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楠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圈生态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湿地
  • 2篇土壤
  • 1篇形态分析
  • 1篇湿地土壤
  • 1篇水热
  • 1篇水热合成
  • 1篇土地流转
  • 1篇配合物
  • 1篇潜在风险评价
  • 1篇热合成
  • 1篇稀土
  • 1篇稀土元素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结构
  • 1篇规模经营
  • 1篇含量及分布
  • 1篇合成与结构表...
  • 1篇钒配合物
  • 1篇
  • 1篇

机构

  • 4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张楠
  • 2篇符颖
  • 2篇季宏兵
  • 1篇朱飞燕
  • 1篇周荫庄
  • 1篇张蔷
  • 1篇刘金丽
  • 1篇张立艳

传媒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新颖的Cu-V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采用中温水热方法合成了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Cu(phen)H2O}{Cu(phen)}V4O7(OH)(PO4)3H2O(1,phen=邻菲啰啉),并由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43 31(15)nm,b=1.158 1(2)nm,c=2.076 8(4)nm,α=87.56(3)°,β=82.44(3)°,γ=73.37(3)°,V=1.698 1(6)nm3,Z=2,R(int)=0.273,R1=0.083 4,wR2=0.229 5.配合物1中Cu中心呈现四方锥和平面四方两种配位模式,钒为常见的1+4+1八面体.钒原子形成V4O4立方簇,Cu-O-P连接形成左手和右手螺旋链,结构独特.
张蔷朱飞燕张立艳张楠刘金丽周荫庄
关键词:钒配合物水热合成
野鸭湖湿地表层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对野鸭湖湿地52个站位表层土壤样品的稀土元素(REE)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认为野鸭湖湿地地区总稀土元素(∑REE)含量为131.81~217.49mg·kg^-1,平均含量为173.87mg·kg^-1。REE分馏程度较大,在东小营分馏程度最低也达到了4.70。研究区域内8Eu值0.64~0.78,为负异常,8Ce为0.95~0.99,无异常,与该地区土壤处于弱碱性环境相一致。8Ce与8Eu及8Ce与∑REE相关性表明成岩作用对其影响不明显。该地区REE与pH值不相关,与TOC有较好相关性。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大致为轻稀土(La—Nd)富集而重稀土(Er—Lu)亏损,图形曲线呈右倾斜。不同植被区,表层土壤中∑REE、轻稀土元素(LREE)、重稀土元素(HREE)均表现为耕地〉林地〉芦苇地〉草地〉底泥,而分异程度耕地最大,林地与草地近似,芦苇地最小,推测湿地环境及人工影响对REE分布及分馏影响较大。在湿地环境中,REE可能更多地参与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符颖季宏兵梁夏天张楠
关键词:湿地稀土元素
野鸭湖湿地土壤中砷汞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解野鸭湖湿地土壤砷汞元素分布规律、形态组成及元素累积影响因素,探讨土地利用对土壤砷汞时空变化的影响,在北京延庆县野鸭湖湿地公园及周围几个镇采集表层土壤,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砷汞总量测定,并用五步连续萃取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汞形态,同时利用相关分析研究As、Hg元素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As、Hg元素在野鸭湖湿地土壤中平均含量10.07、0.088 7mg/kg;均超出北京市土壤背景值,其中草地、耕地中少数采样点低于背景值。砷元素与钒、铁、锰显著正相关(r>0.4,p<0.01);汞与锰正相关,钒、铁、锰含量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As的分布;而锰是影响Hg分布的主要因素。As主要形态为残渣态,Hg主要形态为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采用风险评价编码法对研究区域的砷汞元素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2种元素生态风险均较低。
张楠梁夏天符颖季宏兵
关键词:湿地土壤形态分析
河北清河县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土地等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调整,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将受到巨大影响,土地利用现状的改变在所难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的不断演变也内在要求着农用地流转需要较大规模,并且稳定有效.
张楠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