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明
- 作品数:61 被引量:542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癌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乳腺巨大叶状肿瘤合并破溃出血行全乳切除术一例
- 2021年
- 患者女性,44岁,主因“自觉右乳肿物11年,快速增大2年余,破溃1个月”于2020年7月23日入院。患者11年前因自检发现右乳内上象限肿物,于当地医院就诊,超声检查提示最大径约为2 cm,行肿物穿刺病理学检查示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未行治疗。近2年来,肿物较前逐渐增大,但无乳腺疼痛,乳头溢血、溢液等症状,未予诊治。
- 张慧明王阳王力钟海燕屈广振张海翘屈翔
- 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肿物穿刺叶状肿瘤病理学检查溢液
-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术中合用盐酸氢吗啡酮对罗哌卡因镇痛时效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观察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术中合用盐酸氢吗啡酮对罗哌卡因镇痛时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北京同仁医院拟行足踝手术病人68例,随机分为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及罗哌卡因联合盐酸氢吗啡酮组(RH)两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全麻前给予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R组局麻药为0.4%罗哌卡因30 ml神经周围注射;RH组在0.4%罗哌卡因中加入0.01 mg/kg盐酸氢吗啡酮共30 ml神经周围注射。观察阻滞后12 h、24 h及36 h病人VAS评分及镇痛持续时间。结果 RH组在给药后24 h VAS评分(1.2±0.5)明显低于R组(3.5±1.2),RH组镇痛持续时间(27.5±2.1 h)明显长于R组(22.3±1.8 h),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术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时,与单纯应用0.4%罗哌卡因相比,在0.4%罗哌卡因中加入盐酸氢吗啡酮可以明显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并减轻阻滞作用消退时病人的反跳性疼痛。
- 杨文婧徐源初丽艳张慧明张祥晶
- 关键词:罗哌卡因
- 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加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加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以早期乳腺癌行腔镜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加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行一期假体植入术,3例行一期扩张器植入术。对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进一步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根治性、上肢功能和美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加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检出率100%,通过腔镜获取前哨淋巴结1~9枚(平均3.7枚),共检出前哨淋巴结89枚,共3例因前哨淋巴结转移进一步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其中2例证实同时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无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未发生患侧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无切口下方积液或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10~15个月(平均12.3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非常满意20例(83.0%),基本满意3例(12.5%),不满意1例(4.2%)。结论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可以在完成早期乳腺癌肿瘤根治术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和较少的并发症。乳晕周围注射亚甲蓝所导致的乳头乳晕复合体坏死在腔镜手术中更易发生。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提示前哨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不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淋巴水肿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王子函滕长胜葛智成张慧明苑著高银光尉建安张忠涛屈翔
- 关键词:乳腺癌腔镜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 胃肠道肿瘤样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发生于胃肠道的肿瘤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近10年收治14例术前考虑为胃肠道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组织,对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预后等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32~67岁。8例有上腹不适症状,6例体检偶然发现。10例发生于胃,3例发生于十二指肠,1例发生于空肠。术前影像学检查仅1例CT提示"异位胰腺",1例胃镜考虑"异位胰腺",其余均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或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8例行局部切除术,3例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2例行胃癌根治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或死亡。结论:肿瘤型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易与其它肿瘤混淆。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手段,能明确诊断及避免其它并发症。
- 李智宇崔修铮王一澎张慧明
- 关键词:异位胰腺胃肠道外科手术
-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29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根据Ahmann脾淋巴瘤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4例,Ⅲ期19例。26例患者进行了脾脏切除术,2例因病变侵犯胰尾而行脾脏切除+胰体尾切除术,1例因侵犯胃行脾脏切除+部分胃切除术。术后19例患者接受了辅助性化学治疗,5例使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1例患者接受了区域淋巴结放射治疗。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2~93个月),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3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6%、83%和73%,1、3和5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51%和51%。结论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脾脏及其周围受累器官是重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后应当辅以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措施。
- 张慧明崔修铮李智宇王一澎
- 关键词:脾脏淋巴瘤外科手术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1036例乳腺肿物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37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物切除中的应用经验与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 036例患者乳腺上1 133个乳腺肿物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治疗效果。对手术一般情况、术后病理类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过程中均能清晰显示病变,引导成功率为100%,无感染,无皮肤损伤,23例出现局部血肿、133例出现局部瘀斑,局部出血发生率为13. 7%。术后3个月超声随访结果显示,6例(0. 5%)患者手术部位出现良性病变。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具有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在切除乳腺肿物方面可替代传统手术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 丁国乾高银光葛智成屈翔张慧明王子函苑著
- 关键词:乳腺肿块乳腺超声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
- 纤维乳管镜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0
- 2009年
- 张慧明宣立学
- 关键词:纤维乳管镜乳腺导管细胞学检查碘油造影高频B超
- 232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中长期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接受保乳治疗的23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及生存资料。232例患者均接受肿块扩大切除或乳腺区段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根据情况行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4个月,平均随访57.14个月(2~118个月)。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15例,死亡7例,1例局部复发后行乳房切除手术。发生远处转移的部位包括肺脏8例、肝脏5例、脑6例、骨8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32例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9.06%和96.98%,3年、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7.01%和93.23%。171例肿瘤直径≤2cm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高于其余52例肿瘤直径>2cm者(P<0.05);141例接受内分泌治疗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高于52例未接受内分泌治疗者(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的3年、5年无病生存率低于腋窝淋巴结阴性者(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保乳指征的前提下,早期乳腺癌病例进行保乳治疗安全可行。
- 张慧明屈翔张保宁葛智成赵宁苑著张忠涛
- 关键词:乳腺肿瘤保乳手术预后
- 第30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有关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应用报道被引量:6
- 2008年
- 张保宁张慧明
- 关键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
- 乳腺癌保乳手术中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30例保乳手术中行射频消融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为56岁,范围为27~91岁,对术后疗效、外形满意度及并发症进行门诊随访。结果随访18个月显示,2例(0.87%)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217例(94.35%)患者术后对乳房外形满意,8例(3.48%)患者出现皮肤烧伤及原位硬结。结论保乳手术中使用射频消融技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加强局部肿瘤控制的同时,还可能改善保乳手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张大庆张慧明葛智成王子函高银光高国璇苑著屈翔张忠涛
- 关键词:乳腺肿瘤外科手术射频消融保乳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