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惠平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语文
  • 2篇语文教学
  • 2篇文教
  • 2篇教育
  • 2篇教学
  • 1篇性学
  • 1篇学科
  • 1篇研究性
  • 1篇研究性学习
  • 1篇意境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系统
  • 1篇人类文明
  • 1篇人文
  • 1篇人文传统
  • 1篇人文教育
  • 1篇人性
  • 1篇人性美
  • 1篇赏析
  • 1篇受性

机构

  • 4篇鹤壁职业技术...

作者

  • 4篇张惠平

传媒

  • 2篇现代语文(中...
  • 1篇作家
  • 1篇文教资料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浅谈《边城》的人性美被引量:1
2009年
《边城》以灵秀的湘西边陲为背景构筑了善与美的"希腊小庙",在平凡自然的人事中,讴歌了爱情、亲情、邻里之情。作品将人性美作为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以散文诗化的语言文字、美化的社会生活、自然化的人物描绘出湘西世界中的"人性美"。
张惠平
关键词:《边城》人性美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被引量:3
2010年
语文不只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可以说,语言系统的学习和运用,人文精神的积淀和养成,应是语文教育的两个基本坐标。在传递人类文明,弘扬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方面,语文教育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学科的教育所无法替代的。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功利性的影响,
张惠平
关键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语言系统人类文明人文传统其他学科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2007年
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呼唤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研究性学习在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特长化的发展,融“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两种学习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一项对应试教育釜底抽薪的改革措施,是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实施的最佳途径。它为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也为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提出了新的挑战。
张惠平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语文教学接受性学习教育史
鲜明的意境 流动的画面——《再别康桥》赏析
2006年
张惠平
关键词:《再别康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