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收
- 作品数:21 被引量:19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63例单乳管溢液外科诊治体会被引量:4
- 2017年
- 探讨单乳管溢液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疾病良、恶性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3例单乳管溢液患者临床资料。16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导管内乳头状瘤89例,乳腺导管扩张症27例,导管扩张症合并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导管扩张症伴慢性炎症3例,腺病及导管上皮增生14例,乳腺癌2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年龄、月经状态、是否伴微钙化等因素与溢液良、恶性的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乳腺伴微钙化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P<0.05)。乳头溢液病因复杂,年龄>45岁、乳腺伴微钙化是乳腺癌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 张彦收宋振川
- 关键词:乳头溢液乳腺癌
- Ki-67表达水平检测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88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Ki-67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评价其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88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检测新辅助化疗前空芯针穿刺肿瘤组织及术后标本中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及临床相关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9.09%(52/88),Ki-67高表达组对化疗敏感,化疗效果明显优于Ki-67低表达组(P<0.05);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Ki-67的高表达率(P<0.01);新辅助化疗后Ki-67表达下降组化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Ki-67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临床评价指标之一,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张彦收唐甜甜周涛王新乐刘运江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 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空芯针穿刺证实为乳腺癌并行新辅助化疗,在新辅助化疗第1周期前、手术前常规行乳腺MRI检查,记录新辅助治疗前与手术前肿瘤组织ADC值。分析肿瘤组织ADC值的变化(△ADC)与病理反应(MP分级)的关系,并通过ROC观察△ADC值判断新辅助化疗的效能。结果:全组患者中,新辅助化疗后病灶ADC值较化疗前增高(1.27×10^-3 mm^2/s vs.0.98×10^-3 mm^2/s,P=0.000);按类型分组分析显示,除三阴性乳腺癌ADC值化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类型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ADC值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组织学显著反应患者△ADC值明显大于组织学非显著反应患者(0.448×10^-3 mm^2/s vs.0.209×10^-3mm^2/s,P=0.004)。△ADC评价乳腺癌新辅助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敏感度73.1%,特异度66.7%,当△ADC的截断值为0.239×10^-3 mm^2/s时,阳性预测值51.4%,阴性预测值83.7%,准确度68.8%。结论:在大多数乳腺癌中,ADC的变化对早期预测和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 张彦收张庚刘运江
- 关键词:乳腺肿瘤弥散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 乳腺癌手术治疗回顾和进展被引量:87
- 2015年
- 几个世纪以来,外科手术一直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从1882年Halsted首创的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到现在的保乳手术,乳腺癌的外科手术方式在不断演变,然而治疗乳腺癌的最佳术式一直是外科医生争议的热点。本文从最初的根治性乳房切除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及乳腺癌腔镜手术五个方面对乳腺癌手术的变迁进行综述分析,总结不同时代乳腺癌手术治疗的特点,探寻了新的发展趋势。
- 张彦收刘运江
-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
- 前哨淋巴结宏转移的早期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宏转移的早期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诊治的196例SLN宏转移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各临床病理指标与NSLN转移的关系。结果:196例患者中,NSLN转移患者53例(25.5%)。单因素分析显示NSLN转移与年龄、月经状况、原发肿瘤位置、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Ki-67表达、HER-2表达、免疫组化分型无明显关系(均P>0.05),而与原发肿瘤大小、阳性SLN个数明显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阳性SLN个数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OR=2.355)。结论:原发肿瘤大小、阳性SLN个数是SLN宏转移的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重要因素,对于原发肿瘤>2cm,尤其阳性SLN数超过2枚的患者,建议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 张彦收刘运江
-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淋巴转移淋巴结切除术
- 可吸收止血海绵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 探讨可吸收止血海绵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减少引流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术方式均为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术后常规采取加压包扎持续负压引流,实验组则联合使用可吸收止血海绵填塞于腋顶区、腋静脉周围.分别观察患者术后第1、2天的引流液总量、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前两天的总引流量平均为(150.70 ±39.20)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9.45±58.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时间实验组为(4.38±0.71)d,对照组为(6.15±1.07)d(P〈0.05);实验组2例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对照组9例(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联合应用可吸收止血海绵可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置管时间、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 张彦收焦俊琴卞晓丽曹淼王学良刘运江
- 关键词:乳腺癌引流液皮下积液
- 病人在化疗后主观性不良事件评价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病人在主观性不良事件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性收集2019年4—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日间化疗病房384例病人的一般信息。每例病人需填写病人版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PRO-CTCAE)量表(包含6种化疗后常见的主观性不良事件:恶心、呕吐、腹泻、疲乏、疼痛、便秘),每名主管医生评估病人时填写包含相同不良事件的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量表,比较临床医生与病人对主观性不良事件评价的差异性。结果临床医生主观性不良事件总体上报率48.5%低于病人72.4%。将两者对主观性不良事件的总体上报率进行一致性分析,两者主观性不良事件总体上报率一致性一般(k=0.263,P<0.001)。临床医生主观性不良事件的评分最高为2分,病人主观性不良事件的评分最高为4分,评分差异以1分居多,病人评分常大于临床医生评分。将两者对主观性不良事件的评分进行一致性分析,两者主观性不良事件评分的一致性一般(均Weighted Kappa<0.4)。将两者主观性不良事件总体评分进行一致性分析,两者主观性不良事件总体评分一致性一般[k(95%CI)=0.225(0.210~0.239),P<0.001]。结论临床医生与病人在主观性不良事件评价的差异性证明病人可作为补充手段纳入主观性不良事件评估,提高临床医生对药品不良事件评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刘磊索婷婷张彦收王新乐白建英沈永青
-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人
- 青蒿琥酯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青蒿琥酯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计算IC50值。根据IC50值选择后续实验的青蒿琥酯浓度(0、25、50、100μg/ml),0μg/ml青蒿琥酯组作为对照组。采用不同浓度(0、25、50、100μg/ml)的青蒿琥酯干预MDA-MB-231细胞24 h,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线粒体膜电位;0、25μg/ml青蒿琥酯干预MDA-MB-231细胞24 h,利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青蒿琥酯对MDA-MB-231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对MDA-MB-231细胞的IC50为54.24μg/ml。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干预MDA-MB-231细胞24 h,MDA-MB-23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青蒿琥酯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青蒿琥酯组细胞迁移能力低于对照组;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青蒿琥酯可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结论青蒿琥酯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抑制其侵袭及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与调控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 杨超张彦收张庚杜凯邺李静平刘亮
-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线粒体膜电位青蒿琥酯
- 术后背阔肌复位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引流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缝合背阔肌前缘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选取从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改进组(30例):在术中改良根治术完成后即时行背阔肌前缘与侧胸壁前锯肌的缝合;对照组仅行标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0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结果显示改进组患者的中位总引流量(326.03ml)明显少于B组患者的中位总引流量(367.83ml)(P=0.015)。两组的术后引流量在第三天出现明显差异。改进组术后的中位拔管时间(5.66d)明显少于对照组(6.23d)(P=0.009)。缝合背阔肌前缘可以明显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的创面渗液,从而缩短患者带管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 唐甜甜张彦收张丽娜李春晓李云涛周涛
- 关键词:手术方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引流量
- 妊娠相关性乳腺癌诊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ABC)是妊娠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PAB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ABC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考虑抗肿瘤疗效、胎儿安全以及患者意愿,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并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母儿的影响。因PABC临床管理的复杂性,也是临床诊治的难点。本文旨在综述近些年国内外PABC相关诊疗指南中有关其定义、终止妊娠时机、手术治疗与全身治疗等研究进展,以期通过更新的文献证据和系统的指南总结,规范诊疗流程,改善母婴结局。
- 张彦收王春洋刘广谱(综述)杨志芬(审校)
- 关键词:个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