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开训

作品数:31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重力仪
  • 7篇海洋重力
  • 6篇地磁
  • 6篇海洋重力仪
  • 5篇日变
  • 5篇深海
  • 5篇海洋磁力
  • 4篇水下
  • 4篇海底
  • 4篇海洋磁力测量
  • 4篇海洋重力测量
  • 3篇底辟
  • 3篇地磁日变
  • 3篇水合物
  • 3篇水合物勘探
  • 3篇天然气水合物
  • 3篇泥底辟
  • 3篇气水
  • 3篇气水合物
  • 3篇勘探

机构

  • 24篇广州海洋地质...
  • 8篇国土资源部
  • 3篇广东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31篇廖开训
  • 18篇徐行
  • 8篇王功祥
  • 8篇王劲松
  • 6篇盛堰
  • 6篇陈洁
  • 5篇关永贤
  • 5篇何水原
  • 4篇赵强
  • 4篇张向宇
  • 3篇龚跃华
  • 3篇陶军
  • 2篇吴宣志
  • 2篇梁劲
  • 1篇吴庐山
  • 1篇王俊
  • 1篇陈爱华
  • 1篇梁东红
  • 1篇王建革
  • 1篇余平

传媒

  • 8篇海洋测绘
  • 3篇南海地质研究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质学刊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华南地震
  • 1篇海洋技术
  • 1篇第十六届海洋...
  • 1篇第十七届海洋...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SS31海洋重力仪的长期零点漂移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对两套德国生产的KSS31海洋重力仪十多年来的零点漂移变化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了长期以来零点漂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认为缓慢的正向漂移是海洋重力仪零点漂移之总体趋势,其中会出现一些正负的波动,而大的零点漂移波动往往对应着设备状态出现的大变化。建议在海洋重力仪的搬运、重新安装之后需加强监测;重力仪的恒温系统需长期保持工作状态;最后认为长期对海洋重力仪的零点漂移保持跟踪,对于海洋重力仪的维护、使用以及测量资料的精度保证十分必要。
廖开训徐行
关键词:海洋重力仪零点漂移
南海北康盆地热流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控制因素探讨被引量:12
2017年
热流是天然气水合物储量估算和油气资源评价的基础数据。南海实测热流数据虽然多,但分布不均。为深入认识北康盆地的热流特征,本文首先利用北康盆地获得的实测热流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绘制了北康盆地热流分布图;根据热流和地温梯度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北康盆地热流异常区的成因机制,并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对北康盆地热流分布主要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北康盆地热流变化范围为43.0~115.0mW/m^2,平均为76.8±21.7 mW/m^2;地温梯度变化范围为49.0~133.1℃/km,平均地温梯度为82.2±22.4℃/km。热流整体偏高,具有西高东低,南部高、东南部热流最低的热流特征,且在盆地西北部具有明显的热流异常。分析认为:(1)热流异常区中B区是由于海底高导层埋深影响,A区和C区是由海底流体渗漏区的地下水循环导致热流异常,推测A区为补给区,C区为排泄区;(2)北康盆地热流分布明显受构造作用的控制。西北部及南部受廷贾断裂控制,而东南部为古俯冲带及古洋陆过渡带,西高东低的热流分布特征还与盆地经历的3次快速沉降作用有关,但北康盆地拉张的构造背景引起整体热流值偏高。这对北康盆地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陈爱华徐行罗贤虎廖开训彭登
关键词:北康盆地海底热流地温梯度拉张
海洋磁力梯度测量技术在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海底的泥底辟和泥火山构造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解释中,直接识别泥底辟构造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因为泥底辟构造和火成岩侵入体在形态上十分相似,容易造成解释的多解性。本文就目前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中存在的这些特殊技术问题,通过对海上高精度磁力测量技术方法研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四号”船在南海北部东沙海域的海上试验、对试验结果的系统研究分析以及磁测和地震剖面两种手段的综合解释,成功地尝试了用高精度海洋磁测成果中的磁力总场和梯度变化特征来识别水合物勘探中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的泥底辟构造真伪的技术方法。
徐行龚跃华王功祥关永贤廖开训盛堰
关键词:泥底辟磁总场天然气水合物
直线型海洋重力仪负漂移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6年
分析了直线型KSS31M(SN035)海洋重力仪短期负漂移现象的原因、采取的处理措施和经验总结,认为在减震措施不足的情况下,重力仪长期经受震动,而频繁的搬动会使重力仪弹性系统中的金属弹簧产生较大的弹性疲劳,这种影响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消除,由此可能导致月漂移超标;陀螺稳定平台轴因承受震动磨损较严重,轴承间隙变大,导致安装在平台之上的重力传感器经过抛物线测试之后不能完全垂直指向地心,重力在水平方向存在一个微小的分量,最终导致重力读数偏小,即短期负漂移;重力基点环境的变化等对漂移也有一定的影响。建议在搬动重力仪后将仪器保持足够长时间的恒温后再开机,密切监测一段时间,以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王劲松叶宇星徐行赵强廖开训
关键词:海洋重力测量海洋重力仪零点漂移
低功耗全向性磁日变观测系统设计
2007年
远海区磁力测量常因缺少测区附近的日变观测数据而使磁测结果得不到适当校正,从而导致磁力数据处理产生较大误差,影响了磁法勘探的效果。为有效解决远海区磁日变数据的观测问题,研制能够在深水区进行长时间连续观测的日变站是较好的途径之一。这种适于在远海区工作的日变站需要具有耐压高、数据存储量大及功耗低的特点,同时在探头线圈设计上还考虑了适应其方向难以控制的特性来制作全向性探头,以保证接收信号的强度。而日变站的结构还应能够保障系统良好的信噪比。
陆敬安徐行廖开训于彦江
关键词:低功耗
多型号海洋重力仪的海上比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通过对GT-2M、KSS-31M和ZLS三种不同型号海洋重力仪开展同船环境下的同步系统测试工作,依据海洋地质调查规范要求对获得的测试结果进行预处理,在分析相同测量环境下各重力仪得到数据的空间变化特征和测线交点差的基础上,探讨其相应的技术性能和工作特点。可认为这三种不同类型重力仪的测试结果总体上差别不大,但在船只变速、转向和恶劣海况等因素影响下所表现出的技术特点有较大差异。
张向宇徐行廖开训王劲松关永贤
关键词:海洋重力仪海洋重力测量
新型绝对重力仪在海洋重力基点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自主研发的激光干涉绝对重力仪对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码头的三个重力基点进行绝对重力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处理和筛选,确定了各个基点的绝对重力值。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捷、高效和测量精度高的显著优势,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技术方法探索。可认为通过进一步的技术性能完善和方法改进,绝对重力测量技术将成为海洋重力测量中一种常规的基点测量手段。
王劲松吴琼徐行滕云田廖开训王建格
关键词:海洋重力测量绝对重力仪激光干涉
一种深海拖曳式的质子旋进磁力测量系统
本发明是一种深海拖曳式的质子旋进磁力测量系统。包括有甲板单元和水下单元,其中甲板单元安装在作业母船上,水下单元以压载器作为集成平台,作业母船通过光电复合缆和承重头与压载器连接,水下单元的压载器通过磁力电缆与磁力仪拖鱼连接...
徐行张波王功祥廖开训张志刚于彦红
文献传递
三型海洋重力仪转向数据特征分析
2016年
本文针对三型四套海洋重力仪同船实测转向数据的分析,提出GT-2M海洋重力仪的转向性能较另外两型重力仪相对较为优越的观点。在海洋重力测量领域能对同行起到比较直观的借鉴作用。
王劲松张向宇廖开训徐行赵强王功祥
关键词:海洋重力仪数据特征海洋重力测量
广东阳江深井地磁观测系统研究与数据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对阳江深井地磁观测系统所测到的地球磁场总场强度值数据与附近地面的流动地磁观测台、广东肇庆地磁基准台以及其它地磁台站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阳江深井地磁观测系统的地磁场总场强度记录数据与附近地面观测的相近。深井地磁观测技术和方法有效地过滤了附近的表面高频电磁干扰,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远处的中国南方电网的"糯广线"的高压直流干扰也起到了压制作用。在磁扰弱时,深处地下200m的地磁观测受围岩的感应地磁场影响不大;但当磁扰剧烈时,会受一定程度的感应地磁场影响。广东阳江深井地磁观测技术和方法的实践为深井地磁观测技术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陈幸莲徐行柴剑勇王勇健廖开训黄晖
关键词:深井地磁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