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大珂
- 作品数:49 被引量:146H指数:6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利用东南亚侨务资源,推动“海丝”文化建设
- <正>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印尼时,提出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都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重大战略提出来。建设21世纪海上...
- 廖大珂
- 文献传递
- 二战后马来西亚的闽商
- 2013年
- 早期马来西亚的锡矿业和橡胶业主要由闽商开拓。而在二战后,其受到了打击。而此时闽商在金融业、航运业和其他行业则得到了发展。马来西亚独立初期至1969年,马来西亚政府允许华人自由地从事各种经济实行活动,限制不太严格,并实行发展"替代进口"的战略,闽商在纺织行业、食品加工业等为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从1970年起,马来西亚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规定所有华资企业必须将其股份的1/3转让给马来人,中小企业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但同时68年的"面向出口"政策,许多闽商兴办了棕油提炼厂、橡胶制品厂等。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出口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由闽商经营的私人集团或垄断集团。闽商在鲁巴河以东,除了民都鲁之外,在各大城镇如沙拉卓、诗巫、加拿逸、加帛、马鲁帝、林梦等地,大致都占有主导地位。80年代中期以后,马来西亚政府用比较开明的"新发展政策"取代"新经济政策",闽商得到了宽松的政治环境与氛围,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 廖大珂
- 关键词:闽商
- 二战后马来西亚闽商社团的发展被引量:1
- 2013年
- 马来半岛是东南亚地区闽商社团历史最悠久,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闽商社团大致可分为闽商同乡社团和闽商经济行业社团两种。后者又可分为综合性商业社团和行业性经济社团。每种社团的建立和宗旨都适应着闽商在马来西亚当地的发展需求,对于闽商闽企在马来西亚的扎根发展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 廖大珂
- 元代官营航海贸易制度述略被引量:3
- 1998年
- 元代官营航海贸易制度述略廖大珂一、使臣贸易有元一代,朝廷派遣特命使臣,到海外为皇室采办货物之事屡见不鲜。早在至元十年(1270年),元军未下江南,元世祖就“诏遣札术呵押失寒、崔杓持金十万两,命诸王阿不合市药狮子国”。①其后又“每岁下番使臣,进贡希奇物...
- 廖大珂
- 关键词:元代对外贸易
- 明代四夷馆初探被引量:4
- 2016年
- 明代四夷馆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具有教习夷语、辨译朝贡表文及伴送朝贡使臣回国等多项职能的涉外机构。学界已经对该机构的性质、位置、隶属及职能略有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上述的内容进一步考证,并通过探讨四夷馆的组成人员及选用方式、职能及管理制度、组成人员的经济待遇及该馆的财务状况等问题,以求窥见明代四夷馆的生存及运行状况。
- 廖大珂孙魏
- 关键词:明代四夷馆
- 试论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南宋中后期海商资本的衰落被引量:3
- 1989年
- 宋代海商资本的发展曾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各种封建势力对海商资本的沉重压迫。本文拟就这一方面试作初步的探讨。 一 宋王朝建立之后,封建统治者出自各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在财政上的考虑,讲究市舶之利,以助国用,对海外贸易采取某些鼓励的措施。自此,“海商入蕃,以兴贩为招致,侥幸者甚众。”私人海外贸易日益勃兴。
- 廖大珂
- 关键词:海商海外贸易海船资本封建势力市舶司
- 摩尼教在福建的传播与演变被引量:2
- 2005年
- 摩尼教披着佛教和道教的外衣,在唐末、五代传入福建,与福建的民间信仰相结合,开始在下层民众之间流传。宋元时期,摩尼教取得合法地位,迅速崛起,盛极一时,但逐渐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宗教信仰。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迫害,摩尼教迅速走向衰亡,并最终融入白莲教的罗教。
- 廖大珂
- 关键词:摩尼教
- 宋代海船的占籍、保甲和结社制度述略被引量:3
- 2002年
- 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宋朝政府一般不从事海外贩运活动,海外贩运都由私人经营,民间海上航运业迅速崛起.然而,宋代又是封建专制主义不断强化的时代,封建政权为了控制和垄断海外贸易,对私人海外贩运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要加以干涉,严加管制,其中海船的占籍、保甲和结社制度就是为了加强对民间海上航运业的控制而出笼的.
- 廖大珂
- 关键词:官府海船航运业宋王朝
- 广州怀圣塔建筑问题初探被引量:6
- 1992年
- 中国和阿拉伯自古以来就有了往来,双方存在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唐宋时期,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中阿之间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出现了空前的繁荣,阿拉伯人(包括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民族)来中国者甚众。随着阿拉伯人的足迹所至,伊斯兰教也传入中国,因此留下了不少伊斯兰教古建筑,其中最古老的清真寺应首推广州怀圣寺。怀圣寺的原寺已遭毁损,现存的建筑物大多为清代重修,只有寺之西南隅的宣礼楼——怀圣塔是原始的建筑,至今完好无损,仍耸立于珠江之滨,是当时伊斯兰教传播的物证,十分珍贵。因此,对广州怀圣塔的建筑年代和来历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一怀圣塔之名的起源,据南宋方信孺《南海百咏》“番塔”条云:“《厉代沿革》载,怀对将军所建,故今称怀圣塔。”其实在古时,它的名称并不一致,或曰“番塔”,或曰“窣堵波”,或曰“浮图”。入清之后,盖“广人呼为光塔”,因此多称为“光塔”。
- 廖大珂
- 关键词:伊斯兰教徒清真寺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唐宋时期海上交通
- “日落国”考证——兼论明代中国与罗马教廷的交往被引量:3
- 2005年
- 明成祖登基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派遣郑和下西洋,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永乐年间,“日落国”入明朝贡,然而“日落国”究竟位于何处,至今是一个谜。事实上,中国记载的“日落国”即阿拉伯人所谓的Djabulsa,中国载籍中又称“茶弼沙国”,指的是欧洲,而永乐年间入贡的“日落国”即罗马教皇国。“日落国”的入贡,是明代外交和郑和下西洋的一大成就,也是中欧关系史上重要事件。
- 廖大珂
- 关键词:明代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