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国华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充填
  • 2篇料仓
  • 2篇料浆
  • 2篇充填料
  • 2篇充填料浆
  • 1篇地下矿
  • 1篇地下矿山
  • 1篇压力变送器
  • 1篇叶轮
  • 1篇永磁
  • 1篇永磁铁
  • 1篇优化控制
  • 1篇折流式
  • 1篇正压力
  • 1篇人力资源
  • 1篇人力资源能力
  • 1篇人力资源能力...
  • 1篇人事
  • 1篇人事制度
  • 1篇深部

机构

  • 8篇长沙有色冶金...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康国华
  • 3篇朱志根
  • 3篇余一松
  • 2篇葛文杰
  • 2篇鄢锋
  • 2篇曾祥吉
  • 1篇王洪江
  • 1篇熊有为

传媒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综合经济导刊
  • 1篇矿产保护与利...
  • 1篇采矿技术

年份

  • 6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料仓下料过程仿真方法、料仓参数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料仓下料过程仿真方法、料仓参数优化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引入滑模变结构优化控制方法行仿真计算,可准确判断不同规格的清堵装置条件下的下料速率及堵塞程度,并可进一步指导并优化料仓参数,利于降本增效。
鄢锋杨静雅康国华潘岩曾祥吉谭翔天
人才战略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2003年
康国华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事制度
一种充填管道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填管道系统,包括竖直充填管道、与竖直充填管道底部相连通的水平充填管道、竖直向下的缓冲管道以及设置在缓冲管道内的叶轮;所述缓冲管道顶部与竖直充填管道底部以及水平充填管道相连通,缓冲管道底部封闭;所述竖直充...
刘家明康国华朱志根余一松葛文杰李华华
基于AHP-TOPSIS主客观评判的某深部小矿体采矿方法优选
2024年
针对云南某铅锌矿深部小矿体开采采切比较大、开采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4种适用的采矿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逼近理想解(AHP-TOPSIS)主客观综合评判法,开展了采矿方法优选研究。充分考虑安全、经济与技术3方面因素,提出了9种评判指标,通过决策矩阵计算出各方案贴近度。结果表明:4种采矿方法的贴近度分别为48.61%、42.40%、64.90%和62.94%。根据计算结果,推荐方案3为最优采矿方案,即伪倾斜两步骤分条回采嗣后充填采矿法。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矿山的小矿体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康国华郭陈响李华华
关键词:采矿方法优选层次分析法
一种磁化装置和充填料浆磁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化装置和充填料浆磁化方法,磁化装置包括第一永磁铁、第二永磁铁、支撑架和屏磁外罩,所述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相互磁吸;所述支撑架用于套设在筒体和/或管道的外壁上,该支撑架沿周向对称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刘家明康国华朱志根余一松李华华葛文杰
回风井口成雾原因及除雾技术研究
2024年
针对井口雾气污染工作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井下设备及构筑物严重损害等问题,以云南某铅锌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及回风量对井口成雾析水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Ⅰ级+Ⅱ级折流板除雾器除雾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风流及温度均能引起空气中水蒸气析出,在严冬风流上行越高,雾气越大;井口成雾析水量随回风量增加呈线性增加,随温度及相对湿度增加呈线性降低;温度、相对湿度及回风量平均每下降1℃,1%,1 m3/s,井口成雾析水量分别增加84、17.2、5 g/s,说明温度是井口成雾析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因素对井口成雾析水量影响由大到小排序为温度>相对湿度>回风量。采用Ⅰ级+Ⅱ级折流板除雾器除雾时,回风井巷道内压降为300 Pa,表明气流通过除雾器时会产生压力损失。与加入喷淋试验相比,不加喷淋的双级除雾器除雾方法经济成本显著降低,并且现场除雾效果更显著,因而推荐该矿采用不加喷淋的Ⅰ级+Ⅱ级折流板除雾器除雾方法。
康国华刘家明朱志根崔鹏余一松李华华
一种料仓表层粉体物料抓斗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料仓表层粉体物料抓斗控制方法及系统,针对粉体料仓底部进行网格划分,计算每个网格出现料面峰值的概率,得到压力变送器的最优安装方案;通过压力变送器测量料仓底部正压力,计算得到该测点位置的物料高度;设置压力测点、...
鄢锋潘岩康国华杨静雅曾祥吉谭翔天
地下矿山新型浮箱式膏体充填接顶技术研究及应用
2024年
膏体充填后充填体存在一定下沉量和自流坡度角,导致充填接顶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提升窄长形下向进路式采场的充填接顶效果,避免顶板暴露面积过大而失稳,提出浮箱式点柱接顶技术。分析了浮箱式点柱的承载机理,量化了浮箱尺寸、强度和排间距计算方法。开展现场实验,探究浮箱在高黏度料浆中能否浮起问题。结合该技术在云南某铅锌矿的应用实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和接顶技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浮箱可在高黏度料浆中浮起,且部分凸出充填体,对顶板形成有效支撑。采用该技术的实验采场顶板对充填体浮箱的压力约为0.65 MPa。采用浮箱式点柱接顶技术可以形成充填体-浮箱式点柱共同支护体系,提升顶板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安全效益。
康国华白龙剑王洪江严庆文刘猛陈冲熊有为刘家明
关键词:充填接顶浮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