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前进

作品数:57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7篇化学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基因
  • 18篇生物合成
  • 16篇链霉菌
  • 11篇合成基因
  • 10篇低毒
  • 9篇生物合成基因
  • 9篇菌株
  • 8篇基因簇
  • 8篇基因工程
  • 7篇生物合成基因...
  • 7篇菌素
  • 7篇基因工程改造
  • 7篇高效低毒
  • 7篇氨基
  • 6篇食品
  • 6篇食品防腐
  • 6篇食品防腐剂
  • 6篇匹马霉素
  • 6篇防腐剂
  • 5篇异源

机构

  • 5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塔里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航天设备...

作者

  • 57篇康前进
  • 44篇白林泉
  • 13篇邓子新
  • 9篇盛勇
  • 7篇姜春艳
  • 7篇齐震
  • 5篇李兴
  • 4篇吴莹莹
  • 4篇蒋明
  • 4篇芦晨阳
  • 3篇鲍大鹏
  • 3篇林双君
  • 3篇马伟
  • 2篇蒋细良
  • 2篇罗晓霞
  • 2篇谭红
  • 2篇陶美凤
  • 2篇向文胜
  • 2篇李芳
  • 2篇张克诚

传媒

  • 10篇微生物学报
  • 5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食用菌学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农化市场十日...
  • 1篇科技资讯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2010年第...
  • 1篇第二届中国放...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姜春艳王后根康前进刘静白林泉
基于ARTP诱变的安丝菌素P-3高产菌株高通量筛选被引量:1
2021年
美登素家族的安丝菌素P-3(ansamitocin,AP-3)属于大环内酰胺类抗生素,有极强的抗肿瘤活性。鉴于其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提高AP-3的产量成为国内外研究重点。本研究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技术,并结合24深孔板发酵及以线黑粉酵母(Filobasidium uniguttulatum)为指示菌的高通量生物测定筛选技术,最终筛选到两株AP-3产量稳定提高15%的珍贵束丝放线菌(Actinosynnema pretiosum)的突变株——M13和M144。并对高通量生测筛选技术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实验过程的最佳参数:在液体摇瓶YPD中培养15 h时线黑粉酵母指示菌株可达到对数生长中期,且当摇瓶转接至孔板的接种量为10%时,指示菌与AP-3混合培养至30 h达到稳定期,可以明显观察到指示菌在0.2~0.7μg/mL AP-3浓度范围内的线性生长变化,酶标仪OD_(600)读数与AP-3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为y=0.0228x+1.8377,R^(2)=0.9906。以AP-3产量提高15%作为筛选指标,可筛选出高产突变株。对经高通量生测筛选出的突变株经10轮传代发酵后,最终筛选出两株AP-3产量稳定提高的突变株M13和M144。经二代重测序后,可定位突变株内部的突变位点,为今后从全基因组层面解析AP-3的高产原因,以及建立珍贵束丝放线菌ATCC31280的代谢网络提供理论基础。
栾书慧成筱钰康前进马伟白林泉
关键词:高通量筛选诱变
高活性苯丙素类衍生物的定向设计及其生物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苯丙素类衍生物的定向设计及其生物合成方法。该设计方法利用氨基肉桂酸作为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前体,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所获得衍生物与靶蛋白进行对接来评价其生物活性高低。本发明主要涉及三个高活性苯丙素...
康前进胡晓婧欧一新白林泉
低毒纳他霉素衍生物的基因工程创制与高产
纳他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真菌多烯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于食品防腐、抗真菌兽药以及人类角膜炎治疗.多烯类抗生素可以结合真菌细胞膜内的麦角甾醇,进而杀死真菌,但由于其同样可以与哺乳动物细胞膜内的胆固醇结合,因而在临床应用中会表现出...
齐震康前进姜春艳赵一雷白林泉
抗生素生物合成调控元件的功能解析
2016年
抗生素生物合成的整个过程由多个环节构成,受到前体物供给、装配、外运、调控和抗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形成了相应的各种生物合成元件和模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控制生物合成基因转录和翻译等表达水平的调控蛋白及其机制。放线菌的调控蛋白有全局性、多效性和途径专一性三种类型,并形成复杂的级联调控网络,对抗生素的合成实施严谨的控制。调控基因的功能鉴定和调控机理的解析是定向提高生物合成基因转录水平和抗生素产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抗生素高效合成的放线菌底盘生物的必要基础。在该研究执行的前两年,本研究重点对纳他霉素产生菌和天蓝色链霉菌的多个重要调节基因及其调控机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径优化的重要策略之一是提高生物合成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因此,解析抗生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是实施该策略的重要前提。该研究对恰塔努加链霉菌和天蓝色链霉菌中跟那他霉素、十一烷基灵菌红素和放线紫红素相关的多个途径专一性基因和多效性基因进行了功能鉴定,揭示了放线菌抗生素生物合成复杂而特别的调控机制,为途径优化和优良底盘生物的构建奠定了基础,而且通过调控基因的改造显著提高了抗生素的产量或缩短了发酵周期,已经初步显示出改造调节基因是提高抗生素产量的重要合成生物学策略。
李永泉毛旭明康前进白林泉
关键词:抗生素生物合成放线菌
白色链霉菌DSM 41398中洋橄榄菌素和放线吡喃酮的发现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2018年
【目的】从菌株Streptomyces albus DSM 41398的发酵产物中发掘结构多样的由I型聚酮合酶催化形成的化合物,以期找到具有新颖结构或强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结构鉴定的基础上,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分析。【方法】利用HPLC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比较野生型菌株S.albus DSM 41398与I型聚酮合酶编码基因簇失活突变株的发酵产物差异,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定向分离。然后,利用~1H-和^(13)C-NMR以及HR-ESI-MS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推测和分析。【结果】从5 L的S.albus DSM 41398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2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聚酮类化合物放线吡喃酮和洋橄榄菌素,分别定位了它们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并分别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推导。其中,放线吡喃酮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为首次报道。【结论】本研究一方面为基因组发掘S.albus DSM 41398中其他由I型聚酮合酶催化形成的化合物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为相关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改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谢守锋芦晨阳胡晓婧蒋程恺康前进白林泉邓子新
低毒匹马霉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低毒匹马霉素衍生物,分子式为C<Sub>33</Sub>H<Sub>49</Sub>NO<Sub>10</Sub>,化学结构式如下:<Image file="DDA0000595997350000011.GIF" h...
白林泉齐震康前进姜春艳
文献传递
基于化学遗传学筛选产萘醌类化合物内生放线菌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为探究含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美登素的滑桃(Trewia nudiflora)种子中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以及从内生放线菌中寻找萘醌类化合物产生菌。【方法】利用放线菌富集筛选培养基对经消毒处理的滑桃种子进行内生菌分离,根据菌落形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种的分类鉴定。通过对所分离到的内生放线菌拮抗模式病原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物病原真菌(小麦赤霉菌、水稻纹枯病致病菌等)活性检测,以及萘醌类化合物合成关键基因为探针定向筛选萘醌类化合物产生菌。【结果】从分离到的100余株滑桃种子内生菌中鉴定出66株以链霉菌为主的放线菌,发现Streptomyces sp.HTZ27菌株含有目标基因,经固体发酵、化合物分离纯化、鉴定后,发现该菌发酵产物中有呋喃萘醌I,得率接近5 mg/L。【意义】本研究采用的化学遗传学方法可有效提高筛选目标化合物产生菌的效率,所筛选到FNQ I产生菌为深入研究呋喃萘醌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与调控、抗肿瘤分子机理以及产业化应用等创建了有利条件。
李芳康前进姚晓玲李妍妍魏茂龙曹勇林双君白林泉马伟邓子新
关键词:内生放线菌化学遗传学
福林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组装和异源表达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来源于林可链霉菌NRRL2936中的nosokomycin B_(2)的生物合成基因簇(noso-BGC)为基础,组装获得完整的福林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pho-BGC),再利用异源表达策略,激活pho-BGC的表达并通过底盘宿主的优选实现福林霉素发酵产量的提升。【方法】首先,在林可霉素基因簇缺失突变株JCK126基因组中,整合了福林霉素生物合成所缺失的moeA4、moeB4和moeC43个环合成基因(来源于加纳链霉菌ATCC 14672),通过对重组菌株LX19的发酵和提取物的检测确认了pho-BGC在林可链霉菌中的沉默表达。然后,利用基因组装技术将moeA4、moeB4和moeC43个环合成基因与noso-BGC进行连接,得到了含有完整pho-BGC的质粒pJQK572。接着,通过接合转移将质粒pJQK572分别导入Streptomyces coelicolor M1152、Streptomyces lividans SBT18、Streptomyces lividans LJ1018和Streptomyces coelicolor M1446宿主中获得不同的重组菌株LX20、LX21、LX22和LX23。最后,通过对不同重组菌株进行发酵并对提取物进行生物活性分析以及UPLC-TOF MS检测,确定福林霉素在不同异源宿主中的合成情况,并结合二级质谱分析(ESI-MS_(2))对其结构进行确定。【结果】pho-BGC在天蓝色链霉菌M1152中成功实现了异源表达,并在4拷贝天蓝色链霉菌M1446中发酵产量提高了约20%。【结论】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发酵检测确定了福林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在林可链霉菌中是沉默的;然后,在nosokomycin B_(2)基因簇的基础上,构建了含有完整pho-BGC的质粒pJQK572;获得了pho-BGC在不同宿主中的异源表达产物后,利用多种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对发酵提取物进行检测,确定了pho-BGC在天蓝色链霉菌M1152中成功表达,接着通过多拷贝整合技术在菌株LX23中将福林霉素的产量提高了约20%。完整pho-BGC的拼接和在菌株LX20&LX23中的异源表达,为福林霉素生物合成机制的探索和高产优化奠定了基础。
李兴李兴马婧贤陶美凤陶美凤康前进白林泉
关键词:异源表达
一种高效低毒四霉素B衍生物及其定向高产代谢工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低毒四霉素B衍生物及其定向高产代谢工程方法;所述四霉素B衍生物,分子式为C<Sub>35</Sub>H<Sub>55</Sub>NO<Sub>12</Sub>,化学结构式为:<Image file="...
康前进盛勇白林泉欧一新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