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传媛

作品数:78 被引量:481H指数:12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多动障碍
  • 25篇注意缺陷多动...
  • 19篇儿童
  • 18篇精神分裂症
  • 18篇分裂症
  • 16篇基因
  • 11篇哌醋甲酯
  • 10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8篇基因多态性
  • 7篇性发育
  • 7篇疗效
  • 7篇广泛性发育障...
  • 7篇发育障碍
  • 6篇症状
  • 6篇甲基化
  • 6篇磁共振
  • 5篇心理
  • 5篇学龄
  • 5篇基诺族

机构

  • 48篇昆明医科大学
  • 24篇昆明医学院第...
  • 13篇北京大学第六...
  • 8篇云南省第二人...
  • 2篇杭州市第七人...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云南省药物依...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同仁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长江大学附属...

作者

  • 77篇康传媛
  • 31篇丁凯景
  • 27篇刘瑞湘
  • 27篇万帅
  • 26篇李雪蓉
  • 20篇杨建中
  • 14篇张艳
  • 13篇许秀峰
  • 10篇王艳娇
  • 10篇宣煦
  • 8篇赵兴蓉
  • 8篇王少华
  • 7篇赵旭东
  • 7篇李培凯
  • 6篇王玉凤
  • 6篇刘小彦
  • 6篇杨晓斌
  • 6篇杨晨
  • 5篇曾勇
  • 5篇元静

传媒

  • 7篇中国心理卫生...
  • 6篇中国神经精神...
  • 5篇中华精神科杂...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临床精神医学...
  • 4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昆明医学院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2013全国...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精...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6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中注意缺陷为主型(pre-dominantly inattentive type,PI)和混合...
万帅康传媛刘瑞湘丁凯景李雪蓉王艳娇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盐酸哌甲酯治疗后育儿压力的变化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盐酸哌甲酯治疗后照料者的育儿压力变化。方法:对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93例ADHD儿童使用盐酸哌甲酯治疗6周,使用ADHD症状分级父母评定量表、Conners父母评症状量表(PSQ)评估ADHD儿童症状,使用CGSQ评估儿童照料者的育儿压力。结果:盐酸哌甲酯治疗6周后ADHD儿童照料者的CGSQ总分(46.7±16.9 vs.40.6±13.6)及三个维度评分均下降(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基线ADHD儿童PSQ总分及照料者对孩子的期待越高,照料者基线CGSQ总分越高(β=0.61、0.29,P<0.05)。经过治疗ADHD儿童的PSQ减分率、母亲年龄越大及儿童年级越低,照料者的CGSQ减分率越大(β=0.71、0.41、-0.31,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治疗可减轻照料者的育儿压力,症状改善好、母亲年龄大及年级低的儿童照料者育儿压力减轻明显。
于甜刘瑞湘丁凯景周惠至王少华杨晨杨润许康传媛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盐酸哌甲酯儿童
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心理治疗疗效观察 附1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疗效报告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探讨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心理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疗效 ,并探索社会技能训练的方法。方法 :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心理治疗对 1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进行为期 8周的治疗 ,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t =5 487,P <0 0 0 1)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结果显示 ,总分 (t =3 3 75 ) ,行为因子分 (t =2 493 )、学习 (t =2 5 45 )、多动 (t =3 117)、多动指数 (t =2 43 2 )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5~ 0 0 1)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显示部分患儿部分因子分下降。结论 :本研究所使用的社会技能训练方法切实可行 ,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心理治疗对降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有效。
刘粹王玉凤王希林康传媛位兆国汪毅
关键词:社会技能训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精神病
DAT1和DR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及临床症状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和正常儿童在多巴胺转运体基因(DAT1/SLC6A3基因)、多巴胺D4受体基因(DRD4基因)启...
张婕丁凯景康传媛刘瑞湘张艳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多巴胺D4受体基因甲基化水平
昆明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昆明市区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Conners父母问卷(PSQ)对昆明市辖区2 175名6~14岁小学生进行评定。结果男生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均分皆高于女生(P值均<0.01);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得分均为低、中龄组>高龄组(P值均<0.05);父亲低学历组儿童的学习问题、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得分均高于中等学历组和高等学历组儿童(P值均<0.05),父母关系差是PSQ所有因子分异常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昆明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性别、年龄差异,家庭环境影响儿童行为问题亦明显。
丁凯景康传媛刘瑞湘李雪蓉万帅王艳娇
关键词:精神卫生
经哌醋甲酯系统治疗有效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停药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变化的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经哌醋甲酯系统治疗有效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在停药后静息态脑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3例经哌醋甲酯系统治疗有效的ADHD患儿(服药有效组)及12例未服药ADHD患者(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及ADHD症状分级父母评量表(ARS)评估,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收集服药有效组服药期、停药期及对照组的脑功能数据。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功能连接比较脑功能差异。结果:服药有效组停药后ARS总分上升(P<0.05),年龄与停药后ARS加分率呈负相关(P<0.05)。服药有效组停药后在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眶部额中回、右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内侧额上回等脑区ReHo值变低,而在小脑脑区ReHo值升高(P均<0.05)。结论:经哌醋甲酯系统治疗有效的ADHD患者在停药后临床症状及静息态脑功能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加重或衰退,率先出现衰退的脑区集中在前额叶及前扣带回;年龄可能是停药后临床症状加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王少华周惠至杨晨杨润许孙宁韩冬张琨陈诗康传媛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哌醋甲酯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DAT1和DR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症状的关联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多巴胺转运体基因(dopamine transporter gene,DAT1)、多巴胺D4受体基因(dopamine receptor D4 gene,DRD4)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1例ADHD患儿精神类疾病家族史资料,并采用ADHD症状分级父母评定量表(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rating scale-Ⅳhome version,ADHD-RS-Ⅳ)及自编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量表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定。采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患者外周血的DAT1、DRD4启动子区CpG岛目标片段甲基化状态。结果无抑郁、焦虑和ADHD家族史的患儿DAT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高于有抑郁、焦虑或ADHD家族史的患儿(P<0.05)。DAT1和DRD4甲基化水平在ADHD-RS-Ⅳ总分(≤30分组与>30分组)、注意缺陷因子分(≤17分组与>17分组)、多动冲动因子分(≤13分组与>13分组)低分和高分组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DD量表<9分的患儿DAT1甲基化水平较ODD量表得分≥9分的患儿高(P<0.05),且患儿DAT1甲基化水平与ODD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2.203,P=0.033)。结论 DAT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可能影响ADHD患者对立违抗行为的严重程度,且与患者有无抑郁、焦虑和ADHD家族史存在一定关系。
王少华丁凯景刘瑞湘张婕杨润许周惠至杨晨刘璐康传媛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NA甲基化多巴胺D4受体基因
昆明市儿童行为问题教师检出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本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应用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量表对昆明市926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08%,男女检出率之比为3.13:1;经与20项有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城乡结合部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性别、伙伴关系、父母教育儿童时间、花在儿童身上的金钱、家庭和睦情况。结论儿童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所至,行为问题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宣煦康传媛印彩燕梁志中蒋惠珍许秀峰
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LOGISTIC回归
家长培训合并哌醋甲酯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症障碍患儿家庭关系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了解家长培训合并哌醋甲酯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家庭关系的干预效果。方法对59例ADHD患儿家长进行为期5周的家长培训,在培训前后使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ADHD和对立违抗障碍(ODD)症状分级父母评量表、照料者压力问卷、亲子关系自评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等进行评估。结果和基线相比,培训后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总分、品行问题及焦虑因子分下降,ADHD症状分级父母评量表各因子分(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和对立违抗行为均有下降,照料者压力问卷总分下降,亲子关系自评量表总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总分以及躯体外貌属性、智力和学校行为因子分提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HD患儿家长培训能促进亲子间发展良好关系,减轻家长育儿压力。
张艳康传媛赵兴蓉宣煦丁凯景刘瑞湘王艳娇杨润许李雪蓉万帅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长培训亲子关系
CYP2D6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 探讨CYP2D6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114例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经单一利培酮治疗12周,应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韦氏智能测验数字识记法、数字划消测验分别对患者组进行基线和12周时的测评,同时收集汉族健康对照者178名(对照组);采用TaqMan等位基因分型方法对2组CYP2D6基因的5个多态性位点(rs1065852、rs1135840、rs 16947、rs1080985、rs5030655)进行基因分型,并对不同多态性位点间患者基线时及治疗12周前后量表得分差值进行比较分析.SHEsis在线软件检测Hardy-Weinberg平衡、成对多态位点连锁不平衡、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单倍型分析比较.结果 rs5030655位点为纯合子,非多态性位点.患者组与对照组在4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439~2.327,均P>0.05).rs16947和rs1080985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r2=0.655).rs16947/rs1065852/rs1080985组成的单倍型AGG在患者组(14.26)中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8,P=0.004).治疗前,rs1135840基因型CC患者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得分较基因型CG、GG患者得分少(F=3.205,P<0.05),经多重检验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38).治疗后,rs 1135840基因型CC、CG患者的瑞文标准智力测验得分差值均大于基因型GG患者(F=3.590,P=0.031),经多重检验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38);基因型CC和基因型CG患者的得分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rs 16947基因型AA患者较基因型GG、AG患者的数字划消测验2得分差值小(F=3.249,P=0.043),经多重检验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42),基因型GG和AG患者的得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D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无�
曾雷元静康传媛卫芋君张艳徐莉冯国华杨建中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细胞色素P450CYP2D6利培酮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