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红
- 作品数:43 被引量:254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生态补偿机制是控制流域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以珠江流域水污染为视角被引量:6
- 2009年
- 以珠江流域水污染为视角,针对珠江流域水系发达,跨区域河流众多,区域各省生态状况、经济发展结构和水平具有相当的异质性特点,提出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构建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自主性,从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的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生态补偿金管理、政府支持等具体制度方面提出了设想,以建立适应本区域的生态补偿长效法律机制。认为流域水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水污染防治体系中的突出环节,生态补偿机制是控制流域水污染的有效途径。
- 幸红
-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水资源产权
- 政府在跨界水污染纠纷处理中协同治理机制探析被引量:5
- 2014年
- 以广东跨界水污染纠纷处理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跨界水污染纠纷产生机理,明确政府在跨界水污染纠纷处理中角色定位,完善政府环境责任机制,统一水污染排放标准,明确水质超标责任,建立地方政府间的长效协同治理机制。
- 幸红
- 关键词:跨界水污染纠纷政府环境责任
- WTO与中国环境标志法律对策被引量:5
- 2005年
-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标志成为发达国家新的一种"绿色贸易壁垒",对环境和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加入WTO后,中国环境标志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大力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充分利用WTO的现行规则,在WTO的法律框架内寻求相应的法律对策。
- 幸红
- 关键词:WTO环境标志法律制度WTO绿色壁垒
- 公益诉讼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启示被引量:18
- 2005年
-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由环境侵权引起的环境民事纠纷数量激增,传统的解决机制存在多方面缺陷,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针对环境民事纠纷的特点、探讨新的解决方式———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设想。
- 幸红
- 关键词:环境权环境侵权诉讼公益诉讼
- 进一步完善公司法的探讨被引量:1
- 2000年
- 《公司法》的颁布 ,填补了我国经济立法的一项空白 ,对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规范企业行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具有重大意义 ,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但是 ,《公司法》还存在一些不足 ,诸如公司形式、一人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无限责任制等方面有令人遗憾之处 ,部分内容与外商投资立法内容有抵触等 ,认识、正视其不足 ,既是深入领会《公司法》 ,严格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的要求 ,又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法 ,有效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
- 幸红
- 关键词:公司法一人公司
- 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探讨被引量:7
- 2003年
- 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重要的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境负荷,达到保全环境之目的。本文通过分析相关国家排污权交易制度成功经验以及中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中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框架设计提出了建议。
- 幸红
-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外部性
-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探讨被引量:3
- 2008年
- 综观世界各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结合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强制环境责任保险为主、任意性责任保险为辅,扩大责任保险范围、明确环境责任保险费率、索赔时效和责任限额,确定除外责任和免责条款、政府支持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具体设想。
- 幸红
- 关键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侵权突发事件
- 试论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
- 1998年
- 幸红
- 关键词:国民待遇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外国投资者外资国民待遇待遇标准
- 全文增补中
- 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被引量:9
- 2006年
- 环境影响评价是当今世界各国为预防和减轻拟从事的开发行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的一项环境法律制度。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立法及具体操作层面上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文章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入手,在比较分析相关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和实践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法制状况和具体国情,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设想。
- 幸红
-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污染物总量控制保障措施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总量控制是以控制一定的时段内一定区域中“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总重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虽然我国相 关法律法规中作了初步规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完善总量控制法律制度。
- 幸红
- 关键词:污染物总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