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玓
- 作品数:7 被引量:5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旋转扩张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比较被引量:15
- 2013年
- 气管切开术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常用的开放气道技术之一,尤其适合于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有证据表明,较气管插管相比,早期气管切开可以显著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增加脱机成功率。对于某些不适合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如颈椎损伤、颌面部骨折等,气管切开还可以作为快速开放气道的手段,抢救患者的生命。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一种改良式的能在床旁施行的气管切开方法,具有微创、快速等特点,在ICU中开展的越来越多。本研究比较了传统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和PDT的临床结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 贾佳常玓黄羽臧彬
- 关键词:传统气管切开术重症监护病房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长期机械通气早期气管切开危重患者
-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贾佳常玓黄羽臧彬
- β-arrestin对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β抑制蛋白(即β-arrestin)1和β-arrestin 2是一类介导受体脱敏的重要可溶性蛋白质,对绝大部分与受体耦联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在G蛋白耦联受体(GPCRs)脱敏、内化、复敏、细胞增殖反应和基因转录中具有重要地位。β-arrestin能够通过GPCRs或其他一些信号转导途径影响肿瘤细胞生长、迁移、转移进程。现就β-arrestin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及目前的研究状况予以综述。
- 常玓张晨赵虹李庆昌
- 关键词:信号转导癌症
- 血液灌流对脓毒症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清除效果的分析被引量:2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清除脓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作用及临床收益.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中心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灌流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灌流组患者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接受血液灌流治疗,每日1~2次,每次2h.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d、5d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疾病进展及最终转归.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浆IL-6和TNF-α均逐渐下降,且灌流组治疗5d时明显低于对照组[IL-6(ng/L):27.50±11.24比30.85±15.23,TNF-α(ng/L):146.00±24.35比226.60±34.23,均P<0.01].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逐渐升高,心率(HR)逐渐下降,去甲肾上腺素(NE)使用剂量逐渐减少;灌流组治疗5d时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P(mmHg,1 mmHg=0.133 kPa):90.0±17.0比78.0±17.0,HR(次/min):94.0±18.0比106.0±19.0,NE使用剂量(μg·mg-1· min-1):0.16(0.05,0.42)比0.28(0.21,0.39),均P<0.05].两组治疗后病情逐渐改善;灌流组治疗5d时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0±1.0比6.0±2.0,P<0.0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虽较对照组降低,但无差异(9.0±4.0比10.0±3.0,P>0.05).与对照组比较,灌流组ICU病死率显著下降[10.0%(3/30)比26.7% (8/30),x2=8.594,P=0.032];而ICU住院时间(d:10.1 ±5.6比9.9±4.2,t=0.832,P=0.430)及机械通气时间(h:93.26±37.63比94.69±38.23,t=1.655,P=0.277)均无差异.30例患者中连续灌流5次者12例,连续灌流3次者13例,灌流1次者5例.5次组患者IL-6和TNF-α水平较2次组和3次组显著下降[IL-6(ng/L):24.03±9.34比28.06±19.32
- 常玓贾佳臧彬
- 关键词:脓毒症血液灌流细胞因子
- IL-33在脓毒症中的变化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
- 常玓贾佳
- 血液灌流对血浆炎症介质IL-6和TNFα的清除效果分析
- 常玓
- 白细胞介素-33在脓毒症中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 通过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感染的关系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中心单盲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0例,并根据全身感染严重程度以及有无器官功能不全,将脓毒症患者分为-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组3组;按28d预后将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同期选择ICU11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于患者入ICU3h内、24h、5d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降钙素原(PCT)、IL-33、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33受体sST2水平,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同时记录患者转归、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脓毒症患者IL-33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IL-33诊断感染的价值。结果脓毒症患者人ICU时血浆IL-33较健康对照组及SIRS组明显升高(ng/L:15.43±7.22比0.67±0.24、1.25±1.09,均P〈0.01),PCT较SIRS组明显上升[μg/L:52.23(19.69,73.37)比1.22(0.69,3.73),Z=-2.447,P〈0.001]。-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3组患者随病情加重,APACHEI/评分、PCT、IL-33逐渐升高,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逐渐延长(P〈0.05或P〈0.01)。脓毒症患者人ICU3h内、24h、5d血浆IL-33水平(ng/L)分别为15.43±7.22、11.82±6.16、5.55±2.25(F=4.823,P=0.004);人ICU3h内,IL-33与APACHEⅡ评分(r=0.351,P=0.031)、PCT(r=0.412,P=0.005)、IL-6(r=0.535,P=0.030)、IL-18(r=0.674,P=0.030)、TNF-α(r=0.250,P=0.030)、sST2(r=0.620,P〈0.001)及ICU住院时间�
- 常玓贾佳臧彬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3脓毒症降钙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