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
- 作品数:70 被引量:25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的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5
- 2002年
- 铜绿假单胞菌是耐药性十分突出的一类院内感染条件致病革兰氏阴性细菌 ,根据外排泵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这一原理 ,以铜绿假单胞菌的外排泵为靶点 ,用过量表达外排泵的铜绿假单胞菌 Y5和外膜微孔蛋白 (Opr D2 )缺陷菌株 72 0 8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 PAO1建立了一个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的药物筛选模型。应用此模型可以初筛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的药物以及与现有已知的抗生素有协同作用的活性物质的筛选。应用所建立的方法从 2 44 9株微生物发酵液中 (真菌 170 0株 ,放线菌70 0株 ,海洋细菌 49株 )筛选得到 4株阳性菌 ,多次发酵表明这 4株阳性菌产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物质的性质比较稳定 。
- 王玉峰余利岩杨喆左联姚天爵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耐药性
- 蝮蛇毒神经毒素的分离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从蛇毒中提取出神经毒素。方法 :采用DEAE -sephadexA5 0柱及sephadexG - 5 0柱层析出神经毒素 ,并通过生理记录仪等方法鉴定。结果 :不仅有效地分离出神经毒素 ,而且保留了其较好的生物活性。结论
- 魏有东谢鹏左联
- 关键词:蝮蛇蛇毒神经毒素
- 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的非典型脑干脑炎二例
- 2003年
- 徐平谢鹏邹德智左联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Nipah病毒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 2012年
- Nipah病毒是近年在东南亚新出现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毒,导致Nipah病毒性脑炎的暴发流行,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本文主要就近年对Nipah病毒性脑炎的研究进展包括病毒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及辅助检查等作一综述。
- 左联徐霞红
- 关键词:NIPAH病毒病毒性脑炎
- 中国精神病人外周血博尔纳病病毒P24基因片段检测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博尔纳病病毒与人类精神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套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结合荧光定量(FQ)PCR检测了3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16例情感障碍病人以及5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DV P24基因片段。结果精神分裂症组BDV P24基因片段阳性率为9.7%(3/31);情感障碍组(0/16)和健康组(0/50)均为阴性。精神分裂症组阳性率高于健康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国的精神病人中存在BDV感染,但BDV感染是否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 徐平谢鹏邹德智左联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博尔纳病病毒荧光定量
- 高效离子交换液相色谱法分离绿脓杆菌外膜蛋白被引量:1
- 1999年
- 利用高效DEAE离子交换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了绿脓杆菌标准菌株PAO1外膜蛋白。流动相为pH8.0Tris-HCl缓冲液,色谱柱为TSKgel-DEAE-5PW(0.75cm×7.5cmi.d.)。通过纯化外膜蛋白,可以为研究绿脓杆菌外膜通透性与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及缩短研究周期提供有效的方法。
- 左联周建忠姚天爵
- 关键词:绿脓杆菌外膜蛋白纯化耐药机制
- 脊髓痨临床与神经电生理特征初步研究(附3例误诊病例报告)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目前脊髓痨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结合文献报道病例,回顾性分析近3年在我院及院外误诊的3例脊髓痨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资料。结果目前脊髓痨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除行走不稳、下肢深感觉障碍、跟膝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Romberg征阳性外,其他典型临床特征缺乏。末梢型感觉异常成为主要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结论目前对于定位于脊髓(尤其是腰髓)后根、后索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尤其是年龄40~60岁、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者,需要注意鉴别脊髓痨。
- 李刚徐晓云左联
- 关键词:脊髓痨神经电生理
- 左乙拉西坦抑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内穿孔素的释放及其神经保护作用
- 目的为了研究腹腔注射左乙拉西坦(LEV)对小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对野生型C57BL/6小鼠(WT组);穿孔素基因敲除C57BL/6 ...
- 张玥李颖李刚左联徐霞红
- 文献传递
- nNOS介导小鼠局灶性脑梗死后氧化DNA损伤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阳性神经元表达与脑梗死后DNA损伤修复过程的相关性。方法制作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FbIR),夹闭双侧颈总动脉90 min后恢复血流,再灌注15min后处死动物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A组(n=10):FbIR90/15 min;B组(n=4):FbIR90/15 min+3BR7NI;C组(n=10):假手术对照组;D组(n=4):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NADPH-d阳性神经以元的分布。A、B两组分别用大肠杆菌核苷酸外切酶Ⅲ敏感位点法(escherichia coliexonucleaseⅢsensitive sites,EXOSS)检测AP位点和3-′PO4末端型两种氧化DNA损伤。用EXOSS检测AP位点和3-′PO4末端型两种氧化DNA损伤;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NADPH-d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EXOSS法可检测到大脑不同部位的氧化DNA损伤,主要集中在大脑皮质区、下丘脑弓形核区、纹状体和海马区;特异性NOS抑制剂3BR7NI明显减弱全脑的EXOSS信号强度(P<0.000 1),差异有显著性,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大脑皮质区,而对下丘脑的弓型核等区作用较弱;NADPH-d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纹状体、丘脑和齿状核,下丘脑的弓型核区仅见少量染色,EXOSS/NADPH-d的表达对比显示,在大脑皮质区EXOSS信号主要在NADPH-d阳性神经元中。结论脑梗死后大脑不同区域氧化DNA损伤的机制不一,3BR7NI仅消除大脑皮层区的EXOSS染色,而对下丘脑弓形核区的作用不大,本研究从形态学证实了大脑皮层区nNOS可能参与了脑梗死后氧化DNA损伤修复过程,而下丘脑的弓型核区的这一过程可能有其他机制参与。
- 黄东雅孙慧左联
- 关键词:NADPH-D
-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初步应用被引量:21
- 2002年
- 本研究从牛晶状体中提取醛糖还原酶(AR),以DL-甘油醛为底物、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为辅酶,应用96孔石英板建立了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微量高效筛选模型。酶促反应体系体积为200μ1,其组成成分为: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2)、400mmol/L硫酸锂、5mmol/L 2-巯基乙醇、0. 24mmol/L NADPH、1、2mg粗酶、2mmol/L DL-甘油醛,用蒸馏水补足体积。反应温度为37°C,规定反应体系吸光度每分钟下降0.001为一个酶活力单位。以不含底物的样品为空白对照。开展了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筛选ARI的工作,已经累计筛选真菌和稀有放线菌发酵样品约1500个,其中获得阳性样品6个,阳性率约为0.4%。
- 杨喆余利岩左联田睿李秋萍姚天爵宋京
- 关键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微生物来源并发症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