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艳霞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光效
  • 2篇光效率
  • 2篇发光
  • 2篇发光效率
  • 1篇电池
  • 1篇电致发光
  • 1篇电致发光器件
  • 1篇异质结
  • 1篇异质结界面
  • 1篇银纳米颗粒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有机发光
  • 1篇有机太阳能电...
  • 1篇太阳能电池
  • 1篇纳米
  • 1篇界面层
  • 1篇工作寿命
  • 1篇发光器件
  • 1篇OLED

机构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郝玉英
  • 3篇崔艳霞
  • 2篇孙钦军
  • 2篇王华
  • 1篇许并社
  • 1篇杜晓刚
  • 1篇杨倩
  • 1篇冀婷
  • 1篇张叶
  • 1篇李战峰
  • 1篇李云飞
  • 1篇王志元

传媒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液晶与显示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银纳米颗粒界面层对有机太阳能电池光敏层相分离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研究了在光敏层与阳极缓冲层界面引入银(Ag)纳米颗粒界面层后对PTB7:PC70BM光敏层相分离的影响,并通过接触角测试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的,结果表明,当引入Ag纳米颗粒界面层后,光敏层的表面形貌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是光敏层在横向与纵向方向有了更好的相分离;并发现,引入Ag纳米颗粒引起的光敏层优化的相分离,本质上源于其底部PEDOT:PSS层表面能的减小,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乙醇溶剂;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相关电池性能测试确认,乙醇溶剂处理PEDOT:PSS表面有助于提高电池的电性能。本文研究表明,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中引入金属纳米颗粒,不仅要考虑其光学效应,还要考虑由于光敏层相分离的变化引起的电学效应。
王志元郝玉英孙钦军崔艳霞李战峰冀婷
关键词:表面能表面形貌
具有凹凸界面结构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性能研究
2014年
通过采用毫米尺度的凹凸界面结构实现了有机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OLED)发光效率的提高。在制备OLED器件过程中使用双狭缝模板,在发光层的界面处构建了高度为10nm的凸起,获得最大功率效率为23.9lm/W,最大电流效率为45.6cd/A,与传统的平直界面的OLED相比,分别提高了70%和36%。经过实验数据分析与理论模拟得出初步结论:OLED发光效率提高主要归因于金属界面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激发,提高了金属阴极界面的远场散射,从而提高OLED的出光效率;另外适当凹凸深度也改善了器件的电学性能。
王华杜晓刚郝玉英杨倩崔艳霞张叶
关键词:OLED发光效率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载流子传输与复合的调控被引量:4
2013年
在典型的多异质结器件ITO/NPB/CBP:Ir(ppy)3/Bphen/Alq3/LiF/Al的基础上,利用有机半导体掺杂技术,设计制备了单异质结-单发光层器件、单异质结-p-i-n结构器件、单异质结-双发光层器件及无异质结-混合主体结构器件,并对其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其中,单异质结-p-i-n结构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为32.1lm/W,是参考器件的3.1倍,寿命是参考器件的15倍.无异质结-混合主体结构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为37.2lm/W,是参考器件的3.5倍,其寿命是参考器件的46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载流子传输层和发光层的优化设计,构建电子、空穴传输平衡的载流子传输层和发光层,减少或取消异质结界面仍可以实现对载流子传输和复合的有效调控,从而使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寿命同时得到提高.本研究将为高性能OLED的设计提供实验基础.
郝玉英李云飞孙钦军崔艳霞王华许并社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异质结界面发光效率工作寿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