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淑敏
- 作品数:24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1]。多数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已属ⅢB~Ⅳ期,失去手术机会,放化疗成为其主要的综合治疗手段。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肌体免疫状况密切相关,病人在放射治疗时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
- 赵忠仁崔淑敏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状况
- 基于数控多叶准直装置3D-CRT和SRT在肿瘤临床的应用研究
- 2006年
- 目的 比较基于数控多叶准直装置(M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3D-CRT)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系统圆形准直器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体部肿瘤患者,分为3D-CRT治疗组41例和SRT对照组40例。3D-CRT组病灶45个,设计照射等中心45个;SRT组病灶54个,照射等中心78个。靶区勾画大体肿瘤的体积(GTV)外放10mm,80%~90%肿瘤周边剂量覆盖肿瘤靶区,每周3次,共5~8次,总量30~40Gy。部分患者配合外放疗和其他辅助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3D-CRT和SRT治疗后均全部得到随访,1~3周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1~6个月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卡氏评分增加到70~90。治疗后1~6个月3D-CRT组影像学复查共35例,完全缓解23例(66%),部分缓解11例(31%),总有效率为97%;SRT组共37例,完全缓解25例(68%),部分缓解10例(27%),总有效率为95%,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分别为74%和71%。结论 从放射物理学的角度比较,3D-CRT更适合治疗那些体积大、形态不规则的肿瘤,治疗计划的设计和治疗的时间短、疗效好、不良反应轻;SRT适合治疗那些中等大小、边缘规则、近似圆形的肿瘤,治疗计划的设计和治疗的时间长。
- 张树平陈保民崔淑敏姚春筱王玉瑛高强宋晓芬李真钰
- 关键词:肿瘤放射外科手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颅内脑转移瘤立体放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对比分析X线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 (fractionatedstereotacticradiotherapy ,FSRT)加全脑放疗与单纯FSRT和单纯全脑放疗对颅内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方法 颅内脑转移瘤患者 15 4例 ,中位年龄 5 8 4岁 ,病灶数 316个 ,平均体积 16 5 3mm3 ,6 2例行FSRT加全脑放疗 ,单纯FSRT 32例 ,单纯全脑放疗 6 0例。FSRT等中心剂量 16~ 2 4Gy/1周 ,全脑放疗 30~ 4 0Gy/3~ 4周。单纯全脑放疗 30~ 4 0Gy/3~ 4周后缩野加量 10~ 18Gy/1~ 2周。结果 FSRT加全脑放疗中位生存期 11个月 ,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97 9%。 1年生存率 4 5 % ,2年生存率为 13 3% ,局部复发率 5 %。单纯FSRT ,中位生存期 8个月 ,CR +PR 10 0 % ;1年生存率 2 9% ,2年生存率 9 7% ,局部复发率 6 4 %。全脑放疗中位生存时间 4 5个月 ,CR +PR 6 2 4 % ,1年生存率 8 92 % ,局部复发率 10 7%。FS RT加全脑放疗和FSRT分别与全脑放疗方法疗效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几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局控率分别为χ21,3 =32 5 ,P <0 0 0 1,χ22 ,3 =12 13,P <0 0 0 1;1年生存率分别为 χ21,3 =18 87,P <0 0 0 1,χ22 ,3 =5 97,P <0 0 5 ;KPS评分比较分别为 χ2 =8 87,P <0 0 1,χ2 =7 18,P <0 0 1;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分别为 χ2
- 张树平任晋进姚春筱赵忠仁王玉瑛崔淑敏陈保民吉宏民王金桃
- 关键词:脑肿瘤肿瘤转移放射疗法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IMRT与3D-CRT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比较术前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调强放疗(IMRT)联合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近期疗效、耐受性,并随访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行术前3D-CRT或IMRT联合同期化疗后手术的133例LAR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D-CRT组71例,IMRT组62例。IMRT组:PTV1 50.4 Gy/2.0 Gy×25F,PTV2 46 Gy/1.84 Gy×25F;3D-CRT组PTV2 46 Gy/1.84 Gy×25F。两组放化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评价参照CTCAE 3.0标准,比较两组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病理降期;随访比较两组PFS及OS。结果同期放化疗期间,两组中位剂量、放疗中断率、2级及3级血液学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均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术后4级病理降期率为25.8%,3D-CRT组为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3D-CRT组3级以上病理降期率分别为45.2%和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17)。IMRT、3D-CRT组术后中位PFS分别为36.5、3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中位OS分别为41.5、36.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LARC新辅助调强放疗为可行的治疗方案,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提高了病理降期,延长生存期并降低复发,有待更高的局部加量进一步提高疗效。
- 戚秀荣胡震崔淑敏李欣悦
- 关键词:放射治疗剂量
- X线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颅外体部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张树平赵忠仁姚春筱任进晋王玉瑛陈保民崔淑敏张汉伟褚秀莹张三德王金桃
- 关键词:X线放射疗法肺癌
- 脊椎骨肿瘤的模拟调强放疗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脊椎骨肿瘤放射治疗中保护脊髓的方法。方法患者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5岁(41~85岁),椎骨转移瘤11例,椎体血管瘤2例,3例是初次放疗,10例为再程放疗。采用四川大学的数控多叶光栅(MLC)、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IMRT)和西门子 MD-2型医用直线加速器,模拟调强适形在保护脊髓的前提下对病灶的椎骨进行放疗,90%等剂量线包绕 PTV 并以此为处方线,3次/周,D_T25~30 Gy/5~6次,2周。结果止痛效果好,有效率100%,止痛时间长;脊髓保护好,通过改变数控多叶光栅叶片运动方向对脊髓进行了屏蔽保护;验证结果满意,对三维适形、逆向调强适形和模拟调强适形3种放疗方法用有机玻璃体模来实际模拟这些病例,用电离室测量验证肿瘤和脊髓的绝对吸收剂量,用专用放射治疗验证胶片验证其剂量分布,验证显示:模拟调强适形放疗和逆向调强适形放疗一样能有效的保护脊髓,三维适形法差。结论当没有逆向调强适形放疗设备时,采用数控多叶光栅改变叶片运动方向模拟调强适形对脊椎骨肿瘤放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
- 张树平崔淑敏陈保民戴建平王鹤皋
- 关键词:脊椎肿瘤
- 全文增补中
- 脑转移瘤的X—刀治疗
- 2001年
- 目的:总结我院用X-刀治疗脑转移瘤的经验.方法:用Brain ScanⅡX-刀治疗脑转移瘤79例,共117个病灶.治疗计划:病灶体积12.60±6.11cm3,等中心数2.17±1.19个.放射弧数8.66±3.37个,周边剂量17.16±2.23Gy.结果:全组病例均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疗效满意,局部控制率为94.94%.极少数病人有一过性头痛、头晕、恶心及后期局限性脑水肿等并发症,经激素和脱水治疗后好转.结论:X-刀治疗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好、并发症少.
- 吉宏明张树平崔淑敏张汉伟
- 关键词:脑转移瘤X-刀
- 晚期直肠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
- 张树平陈保民崔淑敏任晋进姚春筱赵忠仁
- 关键词:直肠癌
- 文献传递
-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临床研究
- 2007年
-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圆形准直器系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DCRT组)和对照组(SRT组),均常规放射治疗40Gy后,再分别应用3DCRT和SRT加量照射,两组均为4~5Gy/次,6—7次,隔日1次,每周3次,总量28~35Gy,2~3周完成。结果3DCRT组和SRT组有效率分别为87.9%和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DCRT组和SR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6%、51.5%、36.2%和71.2%、48.9%、26.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3和18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DCRT组和SRT组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率(NTCP)分别为27.3%和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CRT可有效提高NSCLC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质量。
- 姚春筱张树平陈保民崔淑敏王玉瑛高强
- 体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被引量:2
- 2006年
- 陈保民崔淑敏
- 关键词: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