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凛冽

作品数:3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氧化应激机制
  • 1篇药物
  • 1篇应激
  • 1篇治疗脑梗死
  • 1篇神经保护
  • 1篇凝血
  • 1篇凝血机制
  • 1篇凝血因子
  • 1篇帕金森
  • 1篇帕金森病
  • 1篇普通肝素
  • 1篇抗凝
  • 1篇抗凝治疗

机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齐齐哈尔市第...

作者

  • 3篇伞勇智
  • 3篇李峰
  • 3篇孟凛冽
  • 2篇付英子
  • 2篇李红丽
  • 2篇杨鸣
  • 1篇马翊竑

传媒

  • 2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帕金森病氧化应激机制及抗氧化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32
2015年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PD发病率逐年增高,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1%。PD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目前病因仍未明确,疾病发生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钙超载、铁离子的堆积、免疫炎症等均与氧化应激有关,能造成氧化性损伤,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氧化应激在促进PD疾病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而越来越备受关注,抗氧化治疗在某种程度上为PD的治疗指出新的方向。本文就氧化应激引起DA神经元变性缺失的机制及抗氧化药物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孟凛冽李峰伞勇智马翊竑
关键词:帕金森病氧化应激神经保护
凝血机制新进展及脑梗死抗凝治疗的展望被引量:13
2012年
"凝血瀑布"学说代表着对凝血过程的深入理解,并且该模型多年来被用于解释各种试验结果,但如今经许多临床和实验室观察,都发现传统的"凝血瀑布"学说并不能完整的体现动静脉中的凝血过程。本篇文章的宗旨就是对如今凝血理论的发展进行总结,并将凝血模型作为一种工具来对临床上应用肝素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抗凝治疗进行展望和启示。
伞勇智李峰杨鸣付英子孟凛冽李红丽
关键词:凝血机制凝血因子抗凝治疗
普通肝素间断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普通肝素间断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并与常规治疗、巴曲酶、低分子肝素进行对比。方法将入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普通肝素组,巴曲酶组,低分子肝素组,每组200例;记录在该患入院时,入院后第一周,及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记录每个患者的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分型;仅对于普通肝素及巴曲酶两组进行凝血象监测。结果 (1)第一周及出院时评分差值比较:普通肝素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评分差值巴曲酶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比较(按疗效等级):普通肝素组与常规治疗组及低分子肝素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素组与巴曲酶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各治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常规治疗组4%,普通肝素组11.5%,巴曲酶组13.5%,低分子肝素组9%,几乎均为尿隐血及牙龈出血事件,其中常规治疗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素组与巴曲酶组组间APTT值比较及Fbg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各梗死类型间评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各梗死类型间疗效比较:腔隙性梗死(LACI)与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CI与PO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CI与PA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CI与PO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各梗死类型间出血倾向比较:TACI与PACI、POCI、LA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I与LACI比较有统计学意义;(8)男女间评分差值、疗效、出血倾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内使用普通肝素间断静脉滴注较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活血类药物有更好的疗效,有助神经功能改善,方法简便,且并不比低分子肝素及巴曲酶具更多的出血风险,相对安全。
伞勇智李峰杨鸣付英子孟凛冽李红丽
关键词:脑梗死普通肝素巴曲酶低分子肝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