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超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BSA-Au NCs体系在氯霉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探讨了用BSA-Au NCs荧光体系,并用该体系建立测定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的新方法。实验表明,BSA-Au NCs荧光体系在pH=7.6的PBS缓冲溶液中可以发出较强的荧光,而加入CAP后,BSA-Au NCs体系的荧光发生猝灭。且CAP浓度在4.0×10^-9~4.4×10^-8 mol/L范围内与BSA-Au NCs体系荧光猝灭的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2,检出限为1.2×10^-9 mol/L(n=11),以此建立利用荧光猝灭法测定CAP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常见离子等对该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离子对实验的干扰有限,不会对实验产生影响。新方法应用于牛奶中CAP的检测,其相对标准偏差(RSD)≤1.88(n=6),回收率为98.8%~101.75%。
- 刘长青廖秀芬陶慧林孙超麦纪战
- 关键词:氯霉素NCS荧光猝灭
- 利用环糊精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检测食品中赤霉素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环糊精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检测食品中赤霉素的方法。利用环糊精的包含作用,使能量转移体系的受体丁基罗丹明B的荧光强度增强,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食品中赤霉素含量的方法。赤霉素的浓度在40~760?纳克/毫...
- 陶慧林徐铭泽张庆军李撰刘帅涛廖秀芬孙超
- 文献传递
- 一种快速检测李氏禾中铬(Ⅵ)离子浓度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CdTeSiO<Sub>2</Sub>量子点-罗丹明B能量转移体系检测李氏禾中铬(Ⅵ)离子的方法。体系以CdTeSiO<Sub>2</Sub>量子点做给体,罗丹明B做受体,利用铬(Ⅵ)离子与罗丹明B通...
- 陶慧林徐铭泽张学洪张庆军黎舒怀廖秀芬孙超韦芳
- 文献传递
- 利用荧光碳点与碲化镉量子点能量转移技术检测农田水中绿麦隆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荧光碳点与碲化镉量子点能量转移技术检测农田水中绿麦隆含量的方法。以荧光碳点作为能量转移的给体,碲化镉量子点作为受体,构成性能稳定的能量转移体系,荧光碳点将能量传递给碲化镉量子点,导致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
- 陶慧林廖秀芬孙超谢襄漓钟福新易忠胜黄艺鹏
- 文献传递
- 碳量子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是一种新型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在现代分析化学中具有显著优势,本论文利用FRE7技术,由浅入深的探讨了一系列新型荧光能...
- 孙超
- 关键词: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核黄素
- 一种快速检测李氏禾中铬(Ⅵ)离子浓度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CdTeSiO<Sub>2</Sub>量子点-罗丹明B能量转移体系检测李氏禾中铬(Ⅵ)离子的方法。体系以CdTeSiO<Sub>2</Sub>量子点做给体,罗丹明B做受体,利用铬(Ⅵ)离子与罗丹明B通...
- 陶慧林徐铭泽张学洪张庆军黎舒怀廖秀芬孙超韦芳
- 文献传递
- 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蛋白-Pb^(2+)“开关”型荧光探针测定尿液中胰蛋白酶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研究了"开关"型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牛血清蛋白(BSA)-Pb2+荧光探针测定胰蛋白酶。实验发现,FITC-BSA探针在Pb2+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存在下,可以发出较强的荧光,此时体系处于"打开"状态。当在pH=7.8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加入胰蛋白酶后,FITC-BSA-Pb2+发生荧光猝灭,探针被"关闭",并且胰蛋白酶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探针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表明,胰蛋白酶浓度与体系荧光猝灭程度在2.4~24μg/mL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2,方法检出限(3σ/k)为0.80μg/mL。该方法应用于尿液中胰蛋白酶的检测,其相对标准偏差(RSD)≤3.0%,回收率范围为102.1%~106.0%。
- 刘长青廖秀芬陶慧林孙超徐杰
- 关键词:胰蛋白酶
- 利用环糊精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检测食品中赤霉素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环糊精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检测食品中赤霉素的方法。利用环糊精的包含作用,使能量转移体系的受体丁基罗丹明B的荧光强度增强,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食品中赤霉素含量的方法。赤霉素的浓度在40~760纳克/毫升...
- 陶慧林徐铭泽张庆军李撰刘帅涛廖秀芬孙超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靛蓝染料快速检测食品中蛋白质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靛蓝染料快速检测食品中蛋白质的方法。利用靛蓝与牛血清蛋白通过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力形成聚集体,造成靛蓝的共振光散射强度发生相应的增强,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靛蓝的共振光散射信号增加值...
- 陶慧林徐铭泽张庆军黎舒怀廖秀芬孙超
- 文献传递
- CdS/ZnS-CdTe量子点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测定痕量汞被引量:6
- 2014年
- 研究了CdS/ZnS核壳型量子点为能量给体,CdTe量子点为能量受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理,及其在超痕量汞测定中的应用。实验表明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下,于pH7.8的硼酸.硼酸钠缓冲液,CdS/ZnS与CdTe量子点之间能发生有效的能量转移。探讨了CdS/ZnS与CdTe量子点间能量转移机理。实验结果表明:Hg2+的加入能使CdS/ZnS.cdTe体系发生荧光猝灭,且Hg“的浓度与体系荧光猝灭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据此建立了CdS/ZnS—CdTe—Hg2+体系测定超痕量Hg2+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Hg“的线性范围为2.0×10^-10~2.0×10^-8g/L,检出限为6.67×10^-11g/L(n=11)。方法应用于水样中Hg2+的测定,其RSD≤4.1%(n=6),回收率为97.2%~99.8%。
- 廖秀芬陶慧林徐铭泽黎舒怀孙超钟福新易忠胜
- 关键词:CDSCDTE量子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