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萍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磁针
  • 1篇电感耦合
  • 1篇延迟愈合
  • 1篇愈合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效应
  • 1篇肢体肌力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恢复
  • 1篇体针
  • 1篇配合体
  • 1篇肌力
  • 1篇骨不连
  • 1篇骨延迟愈合
  • 1篇耳针
  • 1篇不愈
  • 1篇不愈合

机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李常法
  • 2篇孙萍
  • 1篇李晓峰
  • 1篇豆真真
  • 1篇曾亦
  • 1篇王军茹
  • 1篇贾春生
  • 1篇石晶
  • 1篇赵雷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针灸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耳针沿皮透刺配合体针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肌力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观察耳针沿皮透刺配合体针、头针配合体针及单纯体针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肌力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体针组、头针组和耳针组,每组30例。耳针组采用耳针沿皮透刺法结合体针治疗,头针组采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体针组采用单纯体针治疗,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肌力和神经功能评分变化,观察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肌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耳针组、头针组均比体针组明显改善(P<0.01),耳针组与头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自身比较,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1);临床疗效比较显示,耳针组、头针组疗效优于体针组(P<0.01),耳针组与头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沿皮透刺合体针、头针合体针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肌力和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李常法贾春生李晓峰石晶豆真真孙萍
关键词:耳针体针肢体肌力
针刺合电感耦合治疗骨延迟愈合、骨不连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观察针刺合电感耦合对骨延迟愈合、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包括骨折复位后夹板、石膏、聚氨酯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电感耦合治疗,取穴以肾俞、命门、关元、气海、足三里、悬钟、太冲为主;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30天、120天时拍摄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0天、60天有骨痂生长的例数为23例、29例,而对照组分别为11例、17例,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骨痂生长情况治疗30天及120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事件和副作用发生。结论:针刺合电感耦合是促进骨折愈合的好方法。
李常法王军茹曾亦孙萍赵雷
关键词:电磁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