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萍 作品数:20 被引量:10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高能量代谢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其预测模型建立 2024年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高能量代谢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人体成分、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并建立高能量代谢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3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根据是否出现高能量代谢分为高能量代谢组(n=94)和非高能量代谢组(n=3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人体成分、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评分、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高能量代谢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检测其预测效能。结果132例原发性肺癌中,94例(71.2%)出现高能量代谢。与低能量代谢组比较,高能量代谢组患者吸烟指数≥400、疾病分期为Ⅲ或Ⅳ期、IL-6水平、低脂肪指数、低骨骼肌指数、营养不良风险均增高(P<0.05),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预后营养指数(PNI)降低(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及疾病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指数≥400、疾病分期为晚期、IL-6≥3.775 ng/L、PNI<46.43为肺癌患者高能量代谢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肺癌患者高能量代谢风险ROC曲线的AUC为0.834(95%CI 0.763~0.90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肺癌患者高能量代谢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和预测效能。 任江珊 贾军梅 孙萍 平梅 张琼琼 刘燕燕 赵和平 陈妍 戎冬文 王康 仇海乐 刘宸安 樊羽羽 于德刚关键词:肺癌 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23年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AD)程度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102例糖尿病患者依据踝肱指数(ABI)分为非下肢血管病变(N-PAD)、轻度(A-PAD)、中度(B-PAD)和重度(C-PAD)下肢血管病变组,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析PAD程度与血清生化指标关系。与对照组相比,N-PAD组、A-PAD组、B-PAD组和C-PAD组的空腹血糖(FPG)、TC、TG、LDL-C升高,而HDL-C、25羟维生素D[25-(OH)D]降低(P<0.05);PAD程度与FPG正相关,与25-(OH)D负相关(P<0.05)。糖尿病患者FPG、25-(OH)D与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密切相关。 范枝芳 孙萍 任毅 杜瑞关键词:踝肱指数 下肢血管病变 矿难病人营养支持对预防再喂养综合征的作用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在矿难病人中采用营养支持对预防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20名矿难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以及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采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支持及膳食营养综合治疗,观察7 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病人营养和电解质水平。结果:20名病人均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且伴有再喂养综合征发生风险,其中13名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7 d后,不同时间相比血清电解质中钾(K)、钠(Na)、磷(P)、镁(mg)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电解质水平逐渐上升。病人不同时间的总蛋白、前白蛋白、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发现再喂养综合征发生风险病人并积极进行营养支持,可有效预防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 吴孟 连晓娇 孙萍关键词:再喂养综合征 营养支持 饥饿 茶多酚拮抗冈田酸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神经毒的作用观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以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的主要特征是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等脑区的神经细胞内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 孙萍关键词:退行性疾病 茶多酚 冈田酸 皮层神经元 神经毒 文献传递 高蛋白饮食体重管理模式对超重/肥胖病人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高蛋白饮食体重管理模式干预对超重/肥胖病人的体重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营养减重门诊就诊的88例超重/肥胖病人,给予高蛋白饮食干预及运动干预2个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比较干预前后体重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2个月后,血糖、血脂及尿酸等生化指标与体重及人体成分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以短期高蛋白饮食为主的体重管理模式可改善超重/肥胖病人的体重及体成分,减重效果显著,并改善糖脂及尿酸代谢情况,肝肾功能未显示异常;干预过程中可出现部分不良反应,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卫星 孙萍关键词:肥胖 高蛋白饮食 减重 代谢 体成分 非典型肺炎的营养治疗和管理 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的变种所引起,特点是传染性强,发病有明显的集聚性,称之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叫SARS。非典型肺炎的特征:好发于冬春季节,病人表现为持续高热、干咳,少数病人咳血丝痰,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热但不... 孙萍 杨建东文献传递 全球领导人共识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实施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5 2023年 营养不良是全球性的问题。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关注到除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外,疾病相关的营养不良的重要性。2018年达成的全球领导人共识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IM),旨在对成年病人进行营养不良评定及严重程度分级,及早营养支持治疗可以降低30 d全因死亡率、入重症监护室概率及再住院率以及远期并发症。鉴于各系统疾病的差异,在实施GLIM标准第一步时营养风险筛查并无统一筛查工具,各筛查工具及评估方法的适用性不同,且在GLIM标准下不同组合的临床效用也不同。该综述旨在探讨GLIM标准下各筛查工具及评定方法在诊断营养不良的适用情况以及GLIM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为临床诊断营养不良提供便捷。 路云丽 孙萍关键词: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评估 β淀粉样蛋白25~35急性给药和慢性孵育对神经元Ca2+非依赖性的K+电流作用的比较 2009年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急性给药和慢性孵育对神经元Ca^2+非依赖性的K^+电流作用的区别。方法急性分离大鼠海马及培养皮层神经元;Aβ25-35急性给药(3min)或慢性孵育(24h);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Ca^2+非依赖性的K^+电流以及Calcein-AM法检测神经元活力。结果Aβ25-35急性给药使急性分离的海马神经元Ca^2+非依赖性的K^+电流幅度明显降低(n=11),而慢性孵育则使培养的皮层神经元该电流幅度明显升高(n=11)。前者是Aβ25-35通过对K^+通道直接的效应发挥其抑制作用,而后者可能主要是通过Aβ25-35上调通道蛋白,改变通道数量而发挥作用。结论不同的给药方式通过不同的机制对海马和皮层神经元的Ca^2+非依赖性的K^+电流产生不同的作用。 张鹏俊 杨小荣 董斌 孙萍 王永 张策关键词:离子电流 神经元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茶多酚拮抗冈田酸诱导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茶多酚(TP)拮抗冈田酸(OA)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神经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冈田酸作用于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茶多酚,采用细胞毒性检测技术,CCK-8检测、Calcein-AM染色,观察茶多酚对冈田酸诱导的皮层神经元损伤的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 TP能够拮抗OA冈田酸诱导的皮层神经元损伤,与对照组比较,TP可以使OA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的活力升高(P<0.05),活细胞的数目增多。结论茶多酚在一定浓度可有效拮抗OA引起的皮层神经元的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孙萍 杨小荣 张鹏俊 赵欣 刘乃红 翁启芳 王永 张策关键词:茶多酚 皮层神经元 冈田酸 神经损伤 大豆异黄酮对2型糖尿病小鼠脂代谢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利用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评估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T2DM小鼠生理生化、血液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建造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type 2 diabetes model control group,T2DM)、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metformin positive control group,PC)、大豆异黄酮不同剂量干预组(75、150、300mg/kg)(soybean isoflavones 75、150、300 mg/kg,SI75、SI150、SI300)。每周监测饮水量、摄食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体重(body weight,BW)。灌胃6w后,测定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cholesterol,LDL-C)、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HE染色观察肝、肾病理学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空肠菌群结构变化。结果大豆异黄酮干预使小鼠体重呈现整体增加趋势,且高剂量组上升态势较低剂量组明显(P<0.05);大豆异黄酮高剂量干预能显著降低T2DM模型小鼠的血清TG(P<0.01)、CHO(P<0.01)、LDL-C(P<0.01)和IL-1β(P<0.01)的水平;相比T2DM组,大豆异黄酮干预组的肝重和肾重指数均有所降低;对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分析,相比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在其他各组中乳酸菌属比例升高;Allobaculum在其他各组中含量极低;苏黎世杆菌属在T2DM组、SI75组几乎消失,但在SI150、SI300中比例升高;Faecalibaculum比例降低;相比NC组,T2DM组的拟杆菌属S24-7群-norank相对增加,而大豆异黄酮干预后明显降低。对各组小鼠空肠菌群结构进行PCA分析,NC组、T2DM组、SI干预组有明显不同的聚类,但SI各组之间聚类差异不明显。结论大豆异黄酮高剂量干预6w可以有效降低T2DM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TG、LDL-C、炎症因子—IL-1β水平,改善T2DM小鼠"多食"和"多饮"症状,相对增加体重,并可能通过减� 苑慧敏 李小琼 朱立颖 王欣 孙萍 李进军关键词:大豆异黄酮 2型糖尿病 脂代谢 肠道菌群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