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磊

作品数:38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11篇病理
  • 6篇艾滋病
  • 5篇腰椎
  • 5篇淋巴
  • 5篇脊柱
  • 5篇肝炎
  • 5篇病毒
  • 4篇临床病理
  • 4篇免疫
  • 4篇脊柱炎
  • 4篇病毒感染
  • 4篇病理学
  • 3篇原发性
  • 3篇支气管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慢性
  • 3篇肝组织
  • 3篇感染者
  • 3篇HIV感染

机构

  • 38篇北京地坛医院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38篇孙磊
  • 22篇王鹏
  • 15篇张亮
  • 15篇滕晓英
  • 14篇周新刚
  • 10篇郎振为
  • 8篇沈冰
  • 6篇马志园
  • 6篇李鑫
  • 6篇赵红心
  • 4篇李兴旺
  • 4篇张伟
  • 4篇赵昌松
  • 4篇张强
  • 4篇张耀
  • 3篇刘红刚
  • 3篇陈志海
  • 3篇孙胜
  • 2篇肖江
  • 2篇隋永娟

传媒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中国肝脏病杂...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32例艾滋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病理学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艾滋病(AIDS)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病理改变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14年-05日间北京地坛医院532例艾滋病患者BALF标本采用Thin Prep液基细胞学技术涂片后行HEPAS、六胺银(GMS)和抗酸染色。结果 532例艾滋病患者BALF标本细胞学涂片中查见病变者178例(33.5%);包括卡氏肺囊虫116例、分枝杆菌27例、真菌19例、CMV2例、复合感染9例,另外有肿瘤5例。结论目前国内AIDS相关肺部疾病以卡氏肺囊虫及结核感染为主,细胞病理学检查为AIDS相关肺部疾病诊断提供方便快捷的形态学依据,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孙磊李龙萍王鹏张亮滕晓英周新刚齐立明马志园李化梅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病理学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非病毒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TE)技术在非病毒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经肝组织活检诊断为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肝组织活检纤维化程度F0~F1为无显著肝纤维化,F2~F4为显著肝纤维化,分析LSM值与肝组织活检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计算LSM值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ROC、敏感性和特异度等。结果共纳入9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无显著肝纤维化者58例(60.42%),显著肝纤维化者38例(39.58%)。LSM值与肝组织活检纤维化分期间相关系数r=0.500(P <0.001)。LSM值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ROC为0.795(P <0.05);当Cut-off值为11.45 kPa时,敏感性为60.5%、特异度为89.7%,阳性预测值为79.3%,阴性预测值为77.6%。结论 LSM值与非病毒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分期间有较好的相关性;TE对于非病毒性肝病引起的肝纤维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动态监测肝纤维化进展。
程丹颖王笑梅欧蔚妮孙磊万钢纪世博刘聪邢卉春
关键词:非病毒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
MRI诊断大鼠肝癌形成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评价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32只大鼠饮用DEN(diethylnitrosamine)后成功建立大鼠肝癌模型,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肝细胞结节包括再生结节(regenerative nodule,RN)、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结节(dysplastic nodule,DN)、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囊肿和血管瘤,经过PROPELLER(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with enhanced reconstruction)MRI(弥散加权,T2、T1加权及部分增强)扫描,测量每个肿瘤的表面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T2值。每个类型的肝细胞结节测量ADC和T2值,最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影像学诊断。结果 PROPELLER图像和结合参数图像是内在的相互配准,无明显的图像失真或运动伪影。在常规的T1和T2加权图像上肝细胞结节的所有类型显示了复杂的影像特征。囊肿ADC和T2值分别是(4.04±0.28)×10-3mm2/s、(1459.8±312.9)×10-3s,显著高于RN、DN、HCC的ADC和T2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组P均<0.001);血管瘤ADC和T2值分别是(3.57±0.44)×10-3mm2/s、(1377.9±228.5)×10-3s,也显著高于RN、DN、HCC的ADC和T2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组P均<0.001);然而在HCC、DN和RN之间,ADC和T2值无显著性差异;在囊肿和血管瘤之间,ADC和T2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EN能够成功诱发大鼠从肝硬化到RN、DN及HCC的多阶段病变过程;多次激发PROPELLER MRI对于定量腹部肿瘤学影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使用PROPELLER MRI技术,定量的ADC和T2测量能够提供固有的互相配准多参数图,图像无扭曲或明显的运动伪影;利用PROPELLER MRI技术在肝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俊林王丽娜张雪峰孙磊
关键词:PROPELLERMRI肝癌形成DEN
Arginase-1、Glypican-3、HepPar-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脏良性病变组织中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肝细胞抗原(Hep-1)的表达情况,探讨三种抗体及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与肿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HCC患者及146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三种抗体的表达,并结合HCC患者随访资料行临床病理学参数与预后关系分析。结果 Arg-1、GPC-3、Hep-1在HCC及肝脏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6%(146/156)、90.4%(141/156)、85.3%(133/156)和97.3%(142/146)、3.4%(5/146)、98.6%(144/14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肿瘤多发、脉管癌栓、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及Arg-1是影响HCC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与脉管瘤栓是影响HCC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联合应用Arg-1、GPC-3和Hep-1在HCC与肝脏良性结节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Arg-1可作为评估HCC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王鹏周新刚滕晓英张亮孙磊马志园
关键词:肝细胞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细化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分期标准在药物疗效评定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细化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分期标准,并检测其在药物疗效判定中的有效性和敏感性。方法严格参照指南推荐标准,制定细化的分期标准并绘制模式图;分别按照指南推荐标准和细化标准对396例肝穿刺活组织标本进行纤维化分期判读。按照指南推荐标准药物治疗前后病例分布差异用X2检验进行分析;按照细化标准得到的治疗前后纤维化分期的差异进行赋值后,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对,采用SPSS软件完成。结果参照指南推荐标准,治疗前后纤维化分期的改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3.144,P=0.534;按照细化标准,治疗前后纤维化分期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6.55±2.93对比6.19±2.945,P〈0.01。结论细化标准在药物疗效评定中有效,且较指南推荐标准对于药物疗效的评定具有更好的敏感性。
滕晓英周新刚孙磊王鹏王泰龄
关键词:肝硬化
腰椎布氏菌性脊柱炎影像与病理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腰椎布氏菌性脊椎炎病变椎间盘不同时期病理特点。[方法]2012年11月~2015年3月,88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布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男72例,女16例,年龄40~68岁,平均52.6岁。76例行腰椎后路病灶清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12例行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术。术前收集X线片、CT及MRI等影像资料,术中收集病变椎间盘,采用HE和Gimesa染色进行病理观察。[结果]X线片及CT显示88例患者椎间盘均可见炎性改变,其中椎间盘破坏者84例,12例表现为早期椎间隙正常或轻度变窄,多为1~2个临近椎体终板及终板下局灶性骨质毁坏;76例表现为中晚期椎间隙明显变窄,可累及大部分甚至整个椎体,表现为空洞、破坏、硬化、增生。MRI显示12例早期病变椎间盘T1WI呈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及压脂T2WI呈不均匀混杂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76例中晚期病变椎间盘T1WI呈低信号,T2WI及压脂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病理结果示88例病变椎间盘均可见布鲁氏菌Gimesa染色阳性;HE染色发现早期病变椎间盘大量炎症细胞增殖,包含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中晚期病变椎间盘纤维组织广泛增生。[结论]腰椎布氏菌性脊椎炎病变椎间盘不同时期病理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张耀张强赵昌松王晶晶王鹏孙磊赵汝岗李鑫孙胜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病理
超声剪切波频散成像评估慢性乙肝炎症活动度的临床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频散成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症活动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行肝脏穿刺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对患者进行超声剪切波频散成像测量其肝硬度(LS)和剪切波频散斜率(SWDS),收集基线资料和肝功能指标。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肝脏炎症分级(G0~G4)和纤维化分期(S0~S4)。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确定SWDS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肝脏炎症活动度的病理分级进行分组,比较三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并分析SWDS、LS及肝功能指标与肝脏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对肝脏炎症活动度的诊断效能,通过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指标间的诊断效能。结果:炎症和纤维化为SWD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不同炎症活动度组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LS和SW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显示,G2及G3组SWDS和LS显著高于G1组(均P<0.001),ALT仅在G1与G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仅在G1与G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DS和LS与肝脏炎症活动度之间分别呈正向强相关(r_(s)=0.728,P<0.001)和正向中等相关(r_(s)=0.679,P<0.001),ALT和AST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之间相关性较弱(r_(s)=0.376,P<0.05;r_(s)=0.485,P<0.001);SWDS诊断肝脏炎症≥G2级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65、0.933和0.865。结论:SWDS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G2级肝脏炎症活动度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孙晓慧张瑶孙磊崔立刚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腰椎化脓性脊柱炎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腰椎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5年3月,本科收治的16例腰椎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5~74岁,平均(49.23±8.47)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腰背部疼痛、腰椎活动受限,其中存在神经症状11例。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升高。MRI主要表现是T1低信号、T2高信号,其中8例见椎管内硬膜外脓肿,7例见局部脓肿,病变节段:L2/3 3人,L3/4 3人,L4/5 9人,L5 S1 1人。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结果]术后切口Ⅰ期愈合15例,Ⅱ期愈合1例。1例术后2周症状复发,经对症处理后恢复,其他患者腰背部疼痛和/或神经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复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5.45±6.27)个月。无窦道形成,无胸腰椎后凸畸形、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出现。4~9个月后获得植骨融合。[结论]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化脓性脊柱炎的方法。
张耀张强赵昌松王晶晶王鹏孙磊赵汝岗李鑫孙胜
关键词:化脓性脊柱炎腰椎一期手术病灶清除固定融合术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的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通过比较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肝组织活体检查标本并分为免疫清除期组25例、免疫耐受期组19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汇管区中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的表达情况,通过半定量评分系统计算其占CD3阳性细胞的百分数,用t检验比较两组病例间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表达的差异.结果 免疫耐受期组肝组织汇管区T淋巴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所占CD3阳性细胞比率为63.79%±6.94%,高于免疫清除期的54.36%±10.08%,两组比较,t=3.4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于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在免疫耐受期组(66.47%±8.40%)中高于免疫清除期组(52.64%±6.20%),两组比较,t=6.28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在枯否细胞中的表达强度及范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中的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表达水平的差异反映了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不同免疫功能状态.
滕晓英王鹏周新刚沈冰孙磊郎振为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法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组织中浆细胞IgM和IgG的意义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同属自身免疫性肝病,浆细胞浸润在两者中通常都很显著,而且还有其他一些重叠的组织学表现使得两者的鉴别更加困难.既往血清学检测显示,两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比较了PBC和AIH肝组织的浆细胞内IgM和IgG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周新刚沈冰滕晓英孙磊王鹏郎振为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组化法浆细胞浸润IGGIGM肝组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