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瑜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 “1331工程”实施背景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为例
- 2018年
- 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实施"1331工程"及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精神指导下,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积极与故宫博物院、云冈石窟研究院、山西省彩塑壁画保护中心及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建立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壁画、石质文物及田野考古等实践探索,总结出了实践教学的市场化、技术性、艺术性、科学性特点,以及"双师"型教师的重要作用,坚定了"服务地方、市场导向、校企结合、协同培养"的专业建设方向。
- 孙瑜李珍梅邓星亮康敬亭
- 关键词:文物保护技术
- 大同广灵圣泉寺石窟现状与病害调查
- 2022年
- 文章运用实地调查、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开凿于北魏太和初期的大同广灵圣泉寺石窟,进行了有关保存现状与病害情况的调查,发现该石窟存在不同程度的裂隙、烟熏、危岩体、表层风化、动物病害、微生物病害、人工修补等病害问题。针对以上病害,分析、探讨了其成因,并针对典型病害,提出了清洗、脱盐处理、加固等保护建议,以期丰富山西中、小型石窟寺的调研资料,为云冈石窟的保护提供借鉴。
- 孙瑜郝思远
- 论唐代公主可悲婚姻的缘由
- 2010年
- 唐代公主嬖幸男宠的自由行为,及其"不相禁忌"的夫妻关系,反映了公主婚姻的可悲本质。文章从男女两性及女性自身两个角度,分析并揭示了唐代公主可悲婚姻的历史缘由。封建男权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身为公主的政治使命,使唐代公主的婚姻呈现了难以改变的悲剧性色彩。
- 孙瑜
- 关键词:唐代公主缘由
- 《唐鉴》及其史学价值被引量:3
- 2007年
- 本文对《唐鉴》一书的作者,版本、结构特点及其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和考证辨析,并就《唐鉴》的价值及其于研究唐史的作用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 孙瑜
- 隋末唐初以刘武周为首的代北民族共同体的产生及其作用被引量:3
- 2013年
- 隋末唐初,天下变乱,代北地区产生了以刘武周为首的地方武装势力。此一势力先后与稽胡和突厥结成了战时利益共同体,成为雄踞代北的一大割据势力,其所作所为在客观上推进了李唐王朝取代隋杨政权的门阀政治集团的更迭。
- 孙瑜
- 关键词:民族共同体
- 就业导向下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本科层次课程体系改革——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
- 2024年
-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山西大同大学为视角,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种类少、课时数少、缺乏对学生学术意识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应当对照相关高校,结合实际,找准专业定位,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时数;结合地方文物保护的特点,开设专业方向课,并将实践课与之对应,加大实践课比例;以课程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以推进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
- 孙瑜
- 关键词:就业导向课程体系改革
- 平齐民与南北朝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
- 2024年
- 平齐民是5世纪六七十年代因战争而北迁的南朝民,其时,正值北魏太和改制、积极汉化的时期,平齐民藉其学识而受到重用,在北魏政治制度的建设及政治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此外,他们在历史、佛教、医学、建筑等各个领域均有所建树,使北魏的社会文化中融入了南朝因子。平齐民的婚姻、丧葬及饮食文化呈现了南北交互、胡汉融通的特点。平齐民的北迁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
- 孙瑜
- 关键词: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 山西长城地带的沙陀人与北方民族融合
- 在中国古代"中原华夏与四周夷狄"的二元政治格局下,山西长城地带作为华夏边缘,自古以来就是胡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孔道。唐末五代时期,自西域入迁山西长城地带的沙陀人,因骁勇善战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在今山西应县的黄花堆形成了...
- 孙瑜
- 关键词:粟特人民族融合
- 略论唐代公主的政治婚姻被引量:1
- 2009年
- 从唐代公主择婿的特点,以及其随当时形势的变化规律中可以看出,政治是唐代公主婚姻的指挥棒,其唯一标准是它是否有利于强化皇权,是否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 孙瑜
- 关键词:唐代公主婚姻
- 山西大同雕落寺石窟病害调查研究及保护对策被引量:4
- 2019年
- 为探讨小型石窟的科学保护方法,以山西大同雕落寺石窟为对象,基于现场调查与分析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典型病害和保护方法。选取雕落寺主体部分的石窟,分为上、下2个部分,详细论述了各部分石窟的保存现状及病害情况,探讨了不同类型病害的产生原因。基于已有工程实践成果,提出了科学的保护建议。结果表明:雕落寺石窟典型病害包括裂缝、人工抹灰、风化剥落、污染等;其主要诱因与石窟岩体材性缺陷、水的作用、外力作用、生物作用、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传统的修复方法如采取锚杆拉接、灌浆、清洗、黏结等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上述病害的发生,微生物诱导及沉积修复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前景。此外,加强当地人员文保意识的培养亦为科学保护雕落寺石窟的重要内容。
- 富中华孙瑜
- 关键词: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