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松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肉桂酸生物法合成苯乙酮过程跟踪的定量分析方法
- 2014年
- 利用肉桂酸和苯乙酮的紫外光谱吸收特性,把肉桂酸生物法合成苯乙酮过程的复杂转化液体系定量分析,通过投影模拟的方法进行简化,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转化液中肉桂酸转化率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快速有效,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发酵液自身紫外吸收的干扰,其对肉桂酸和苯乙酮的测定的平均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2%和1.45%,平均回收率为101.34%和99.94%。
- 孙松马丽刘雄民关文龙
- 关键词:发酵液肉桂酸苯乙酮生物合成紫外分光光度法
- 松香和酚醛树脂的紫外光谱特性及其反应过程跟踪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一阶导数紫外光谱法考察了松香、酚醛树脂、松香基酚醛树脂及其混合物的紫外光谱特征,建立了在无水乙醇中的定量分析方法,跟踪测定了松香与酚醛树脂反应过程的松香变化。结果表明,在257nm处,松香的吸光度对波长的一阶导数绝对值较大,而酚醛树脂和松香基酚醛树脂为0,利用建立松香物质的量浓度与吸光度一阶导数的定量分析方法跟踪反应过程,能消除酚醛树脂和松香基酚醛树脂的影响。松香吸光度一阶导数绝对值Y与物质的量浓度C定量分析方程为Y=0.0092C+0.00090(c的取值为0.50×10~一5.0×10mol/L),方法的回收率为97.05%~101.33%,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的RSD分别为3.37%,2.60%和2.36%。采用该方法测定反应过程,发现反应2h后松香和酚醛树脂基本完成,与实际工艺设定的反应终点时间一致。
- 关文龙刘雄民孙松李伟光马丽赖芳刘珈伶任凡周东军
- 关键词:松香酚醛树脂
- 反式茴脑生物合成茴香酸体系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根据反式茴脑和茴香酸及其混合物的紫外光谱特性,利用等吸收点建立了一种监测生物合成过程的紫外定量分析方法。混合物在250.0 nm处的吸光度与其总摩尔浓度的标准曲线A250.0=16.931Ct+0.012 8,线性范围为0.01~0.06 mmol/L;当总摩尔浓度为0.04 mmol/L时,混合物在268.5 nm处的吸光度与反式茴脑的摩尔分数的标准曲线为A268.5=0.342 7X+0.311 2。据某样品稀释前后的A250.0、A'268.5、A'250.0和A''268.5及光谱模拟得到该样品浓度为0.04 mmol/L的A268.5=(0.675 6-A'250.0)(A'268.5-A''268.5)/(A250.0-A'250.0)+A''268.5。反式茴脑和茴香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0%和96.4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8%和0.80%,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的t值均小于结果的临界值1.724 7(α=0.05),表明该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无显著性差异,准确可靠,可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监测生物合成过程提供参考。
- 卢智泉刘雄民朱丽芳张磊孙儒瑞唐婷范孙松
- 关键词:茴香酸生物合成等吸收点紫外分光光度法光谱模拟
- 微生物转化肉桂酸至苯乙酮放大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 本论文通过自制50L机械搅拌发酵罐和10L萃取装置对中试规模下的毛霉菌Mucor.sp.生物转化肉桂酸至苯乙酮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起了分析方法-发酵工艺-提取工艺-动力学模型一整套完整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利...
- 孙松
- 关键词:苯乙酮生物催化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发酵动力学微生物转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