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小君

作品数:20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肛周
  • 5篇术后
  • 4篇脓肿
  • 3篇熏洗
  • 3篇直肠
  • 3篇误诊
  • 3篇疗效
  • 3篇肛门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直肠滴注
  • 2篇直肠滴注治疗
  • 2篇直肠炎
  • 2篇痔科
  • 2篇软膏
  • 2篇湿疣
  • 2篇术后应用
  • 2篇疼痛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机构

  • 20篇青海省中医院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作者

  • 20篇孙小君
  • 6篇张颖
  • 2篇刘香春
  • 2篇方靖
  • 2篇刘有云
  • 1篇王春霞
  • 1篇李英杰
  • 1篇王治英
  • 1篇程秀清
  • 1篇刘晓
  • 1篇孙浩
  • 1篇张海涛
  • 1篇赵钰
  • 1篇潘娟
  • 1篇王建辉
  • 1篇王翔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实用中医药杂...
  • 2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0
  • 3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解活血方直肠滴注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36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清解活血方直肠滴注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清解活血方直肠滴注,对照组用蒙脱石散、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有效率、症状、体征、便常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解活血方直肠滴注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孙小君
关键词: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直肠滴注
肛门恶性黑色素瘤误诊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孙小君张颖
关键词:黑色素瘤肛门疾病误诊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
2017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常见于盆腔,肛周非常少见。本报告就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2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对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水平。[例1]女,34岁。因肛门旁包块反复疼痛不适1年,加重3d由门诊拟“肛旁肿物,脓肿?”收入院。患者于1年前因肛旁肿痛,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肛旁疖肿”,给予抗生素及鱼石脂软膏外敷治疗后疼痛症状略有缓解,但每到月经期肿痛明显。
孙小君
关键词: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肛旁肿痛鱼石脂软膏误诊病例疼痛不适医院就诊
内镜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9年
探讨不同内镜方式治疗对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3例结肠息肉患者进行观察,其中250例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研究组),另外233例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对照组)。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指标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血清炎性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息肉直径≥1 cm及右半结肠息肉是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显著优于高频电切术且更为安全。
孙浩张海涛宁玉凤孙小君
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切术结肠息肉迟发性出血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肛周感染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肛周感染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100例于我院行常规MRI技术诊断的肛周感染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对象,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100例于我院行优化MRI技术诊断的肛周感染性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对象,两组均经手术病理学确诊。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脓肿位置坐骨直肠间隙准确率较对照组准确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诊断脓肿位置骨盆直肠间隙、高位括约肌准确率较对照组准确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脓肿形态不规则条块准确率较对照组准确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诊断脓肿形态类圆形、分叶状准确率较对照组准确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单多房单房准确率较对照组准确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诊断单多房准确率较对照组准确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内口准确率较对照组准确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MRI技术诊断肛周深部感染性病变具有高准确率,经优化后的MRI技术的准确率较常规MRI技术尤为突出。
刘有云方靖孙小君李作瑞祁生平刘嘉刘香春
关键词:准确率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方直肠滴注治疗肛窦炎36例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类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方(蒲公英、鱼腥草、乳香、没药、防风)直肠滴注治疗本病3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7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
孙小君
结直肠息肉与血液流变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与血液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青海省中医院肛肠科住院行肠镜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结肠镜检查结果将诊断为结直肠息肉病变患者纳入观察组(n=135),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或正常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65),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再根据病理检测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观察1组(腺瘤性息肉患者,n=69)和观察2组(非腺瘤性息肉患者,n=66),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直肠息肉与血液流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正常者检出率46.15%、异常者检出率53.85%,与观察组正常检出率17.78%和异常者检出率82.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观察2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四项指标与结直肠息肉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指标异常现象,且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升高会导致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病率的升高,两者间呈正相关性。
黄威孙小君汪小琎张颖刘嘉冯家文冯彬彬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
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肛周脓肿切开根治术治疗。于患者切口病变区,清除自然流出的脓液,以无菌棉拭子从脓肿深部取样培养并分离鉴定病原菌,药物敏感(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观察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腹泻史、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疗程、使用多种抗菌药等资料,探讨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17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38例(32.5%),未发生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79例(67.5%)。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47株。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中,前3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14株、11株、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2.86%、85.71%和64.29%;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81.82%和63.6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7.50%和75.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使用多种抗菌药为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使用多种抗菌药为影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应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按照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潘娟孙小君王治英
关键词:肛周脓肿多重耐药菌感染
分段切除伴肛门整形术结合PPH治疗环形混合痔术后恢复、疼痛及肛门功能的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分段切除整形术联合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环形混合痔术后恢复、疼痛及肛门功能的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25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5例),观察组采用分段切除伴肛门整形术结合PPH治疗,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观察术后12 h、1周及首次排便肛门疼痛情况以及术后半年肛门功能、肛门平整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及首次排便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肛门疼痛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肛门功能正常率为99.20%、肛门平整度Ⅰ度为97.60%,分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9.60%及8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切除伴肛门整形术结合PPH治疗环形混合痔的总体疗效优于外剥内扎注射术,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孙小君王翔
关键词:环形混合痔疼痛肛门功能
综合治疗肛周瘙痒症疗效观察
2017年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肛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局部小针刀、中药熏洗、光子治疗仪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通片及派瑞松乳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仪照射治疗肛周瘙痒症疗效显著。
孙小君
关键词:肛周瘙痒症中药熏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