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增华

作品数:5 被引量:276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头痛
  • 2篇偏头痛
  • 1篇验案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诊治
  • 1篇诊治体会
  • 1篇治疗干预
  • 1篇头痛患者
  • 1篇偏头痛患者
  • 1篇桥脑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疗法
  • 1篇橄榄
  • 1篇温胆汤
  • 1篇误诊
  • 1篇误诊探讨

机构

  • 5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学会

作者

  • 5篇孙增华
  • 1篇陈宁
  • 1篇谢佑宁
  • 1篇樊蓥
  • 1篇周安南
  • 1篇陈红华
  • 1篇杨玉金

传媒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江苏中医

年份

  • 3篇1997
  • 2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镇静催眠剂引起依赖综合征诊治体会
1997年
镇静催眠剂引起依赖综合征诊治体会南京市中医院(210001)孙增华关键词镇静催眠剂依赖综合征辨证施治心理治疗患者长期服用镇静催眠剂(包括安定类药),常造成对药物的依赖及对药物的耐受性增大。笔者对这类病人采用辨证施治并结合心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经治病例...
孙增华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黄连温胆汤验案3则
1997年
黄连温胆汤验案3则孙增华谢佑宁(南京市中医院210001)关键词黄连温胆汤辨证施治临床经验中图号R249.7黄连温胆汤出于清·陆子贤著《六因条辨》,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而舌黄腻,烦闭欲呕,此邪居肺胃留恋不解”,为苦降辛通之剂。依据组方配伍,笔者...
孙增华谢佑宁
关键词:黄连温胆汤辨证施治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误诊探讨
1997年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是遗传性共济失调中较常见一种类型.有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病因常不清楚.主要病理改变位于橄榄核、桥脑基底核和小脑半球,表现为神经细胞死亡、萎缩、消失,神经纤维髓鞘脱失.除此之外脑干诸核,舌下神经核、面神经核、红核、黑质和基底节以及大脑皮质、脊髓前角等神经细胞均可受损.临床上常以下肢发软、乏力,易跌而求医.逐步出现上肢精细动作不能,构音障碍,意向震颤,部分病人出现进食困难,呛咳,手足徐动,还有部分病例可有舌肌和面肌的肌束颤,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视神经萎缩,晚期常有吞咽困难,部分病例伴发痴呆、尿失禁、下肢痛、深感觉障碍,极少数可并发肌萎缩等.检查可见肌张力增高或正常,腱反射亢进或消失,锥体束征阴性.晚期可见到典型露颤麻痹样症状和体征.本病进展缓慢,常在5~10年活动受限需人服侍.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
孙增华陈宁
关键词:脑萎缩橄榄桥脑小脑误诊
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被引量:276
1995年
偏头痛病因较复杂,近代国内外学者认为该病发作与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有关。本文在原有医学诊断基础上加上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查,作为客观诊断指标。对疗效评定标准采用量化法,以利科研与总结。 1 诊断标准 1.1 反复发作性血管性头痛,每次发作的性质和过程相似,至少发作5次以上,发作间歇期正常。 1.2 发作前可伴或不伴有先兆症状,有先兆的可表现为完全可逆的局灶性皮层和/或脑干功能障碍的先兆症状,如眩晕、耳鸣、复视、共济失调、轻瘫等。
孙增华杨玉金
关键词:偏头痛疗效药物疗法
治疗干预对偏头痛患者MMPI影响的观察
1995年
经过中药活血化瘀、柔肝止痛的口服液系统的治疗干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基本消失,分别进行治疗前及稳定半年以上患者的MMPI测定。结果提示F、Hy、Pt、及Sc量表分显著下降,趋于正常,Hs、D、Pa及Si量表分也有所降低,说明治疗后患者在焦虑、思维混乱和社会内向等方面有显著改善;但患者治疗后的MMPI剖面图仍具有其自身曲线特征,Hs、D、Hy量表分仍偏高,提示偏头痛患者的多相人格偏移仍未完全改变。这可能是偏头痛不易根治的内在因素之一,亦提示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樊蓥孙增华顾人娟周安南陈红华
关键词:偏头痛MMPI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