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佩欣
- 作品数:39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显微手术治疗巨大颅鼻沟通肿瘤及颅底重建
- 2008年
-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肿瘤手术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颅鼻沟通肿瘤术中以"三明治"法重建颅底的方法,术中采用骨水泥、薄层带蒂颞肌和带蒂骨膜对颅底进行水封性重建。结果:15例患者全部进行了颅底重建,均一期愈合,没有发生脑脊液鼻漏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远期效果良好。结论:以"三明治"法进行颅底重建是安全可行的。
- 孙佩欣朴浩哲孔令权
- 关键词:颅底肿瘤手术
- 经鼻蝶窦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瘤术中脑脊液漏的处理策略
-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中及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例垂体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出现脑脊液漏病例31例,根据脑脊液漏分级标准,术中给予处理。结果 31例脑脊液漏病例术后恢复均佳。结论 ...
- 朴浩哲姚冰孙佩欣张烨隋锐陈一郭旭史记
- 关键词:垂体瘤神经内镜脑脊液漏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探讨分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术者完成的61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20例。24例侵袭海绵窦中,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2例。平均手术时间70 min。术后视力下降均有所改善;38例功能性垂体腺瘤中,激素水平下降33例;头痛缓解22例。并发症情况:暂时性尿崩症6例,低钠血症6例,脑脊液漏6例,颅内感染1例,垂体功能降低3例,术区血肿1例,蝶窦炎症3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或改善。结论内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前周密的手术计划和风险评估,了解垂体瘤生长特点,及术后严密观察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 朴浩哲姚冰孙佩欣张烨隋锐陈一郭旭
- 关键词:垂体肿瘤神经内镜手术后并发症
- 多模态技术在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多模态技术在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更符合神经系统肿瘤临床特点的教学模式。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期间,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轮转的5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C组)和多模态技术教学组(M组)。培训结束后,评价住培医师对教学满意度。通过专家调查法设计问卷,基于柯式模型,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方面对住培医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M组住培医师对教学模式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柯式模型的反应层中,M组住培医师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学习兴趣及总体评价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C组(P<0.05);在学习层面,M组住培医师的理论知识、手术操作和总成绩均明显优于C组(P<0.05);在行为层面,M组住培医师在手术技能、医患沟通、团队合作及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评分也高于C组(P<0.05);在成果层面,掌握神经系统解剖知识和多模态技术的住培医师比例,M组显著高于C组(90%vs 50%)。结论多模态技术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神经外科教学质量及住院医师的满意度,促进了青年医师对复杂解剖结构的理解及手术技能的提升。多模态技术有望在未来的神经外科教学改革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史记姚冰姚冰王秋月隋锐隋锐张烨孙佩欣
- 关键词:神经系统肿瘤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
- 不同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及手术要点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切除的常用手术间隙和下丘脑的保护方法。方法:3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中,男性12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1.8岁。其中30例经翼点入路,6例经纵裂终板入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31例(86.1%),次全切除5例(13.9%)。术后出现多饮多尿33例,血钠紊乱32例。1例死于肺栓塞。术后随访1年~4年,31例全切除的患者中有3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熟练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注意对下丘脑和穿通动脉的保护,能够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减少严重并发症。
- 孙佩欣平措朴浩哲张烨姚冰隋锐
- 关键词:颅咽管瘤手术入路下丘脑穿通动脉
-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
- 2005年
- 目的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探讨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利用显微技术对21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施行肿瘤全切,同时对受累的上矢状窦进行处理,收到满意效果。结果手术全切除肿瘤21例,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者16例(76.19%),Ⅱ级切除者5例(23.81%)。术后随访1年~2年,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孙佩欣朴浩哲张烨姚冰
- 关键词: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手术全切除SIMPSON术后生存质量
-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脑肿瘤摘除钳结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神经外科脑肿瘤摘除钳结构,包括第一主钳体,所述第一主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可调节摘除钳头,所述第一主钳体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主钳体,且第二主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可调节摘除钳头,所...
- 史记朴浩哲张烨孙佩欣姚冰
- 文献传递
- 一种外用侧脑室腹腔分流压力泵的辅助按压装置
- 本发明涉及脑积水侧脑室腹腔分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外用侧脑室腹腔分流压力泵的辅助按压装置。其是克服目前患者家属按压压力泵过程中无法准确定位其体表位置问题。包括压力泵体表固定器及与固定器相连的按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体...
- 史记朴浩哲张烨孙佩欣姚冰
- 文献传递
-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及下丘脑的保护
- 2006年
- 目的 研究经翼点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常用手术间隙和下丘脑的保护方法。方法21例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中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0岁。结果18例患者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术后17例患者出现多饮、多尿,16例患者有血钠紊乱,1例出现双侧丘脑梗塞,3个月恢复。术后随访1-4年,18例全切除的患者中有1例复发,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充分利用适当的手术间隙,保护好下丘脑的结构和穿通动脉,可以降低下丘脑损伤的发生率和提高肿瘤的切除率,获得良好的疗效。
- 孙佩欣朴浩哲车东方张烨姚冰王丽莉
- 关键词:颅咽管瘤手术间隙下丘脑
- 泰绫与明胶海绵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技巧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泰绫及明胶海绵在神经外科各类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及使用技巧。方法随机选取经手术治疗的患者121例,术中出血部位均应用泰绫及明胶海绵止血。其中皮层及深部止血53例,血管窦旁止血36例,经鼻内窥镜垂体瘤手术中止血32例。皮层及深部止血单独应用泰绫;血管窦旁止血及经鼻内窥镜垂体瘤手术中止血应用泰绫和明胶海绵复合物。结果全部121例患者术中止血满意,术后无再次出血进行二次手术者,复查头部CT术区无血肿,远期无感染及排斥反应。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止血应用泰绫与明胶海绵效果较好。
- 张烨朴浩哲隋锐姚冰孙佩欣
-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