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新
-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白花木瓜果实香气成分GC-MS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为探明白花木瓜果实的香气成分,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木瓜果实中的香味物质,用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各成分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花木瓜果实中鉴定出48种成分,包括17种醇类、13种酯类、7种酸类、5种烷烃类、3种杂环类、2种醛类和1种烯烃类。其中含量较高的依次为α-松油醇(20.14%)、苯甲醛(10.43%)、芳樟醇(8.66%)、十六烷酸(6.30%)、癸酸(2.94%)、顺-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2.56%)和4-癸烯酸甲酯(2.47%)。
- 张訸姜力姜永新赵平
- 关键词:果实香气成分GC-MS
- 一种低聚原花青素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聚原花青素的制备方法,其在原花青素植物原料或其提取物中加入茶多酚并溶于重量百分比浓度酸水溶液中,于40~100℃条件下反应0.5~5h;反应后的溶液经吸附树脂吸附、蒸馏水洗涤去杂、乙醇水溶液洗脱、浓缩和...
- 赵平张加研姜永新尹继庭姜力华燕
- 文献传递
- 无子刺梨新鲜果实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18
- 2013年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无子刺梨新鲜果实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从中共分离了63个成分,并鉴定了其中的5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5种芳香族类、16种烯烃类、8种烷烃类、7种醇类、6种酸类、5种酯类、6种酮类和4种醛类。其中,1,1,6-三甲基-1,2,3,4-四氢化萘的含量最高(20.16%),其他含量较高的有十四烷(6.56%)、β-芹子烯(5.33%)、己酸(5.19%)、二氢-β-紫罗兰醇(5.01%)、三甲苯(3.63%)、十五烷(2.93%)和肉豆蔻酸(2.15%)。研究结果将为深入了解其香气特征、改善产品风味及开发天然香料等提供参考。
- 姜永新高健赵平张德国李永和
-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响应面法优化云南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片段化条件
- 2018年
- 以云南松树皮PPC为原料,片段化产物1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盐酸浓度和原料/茶多酚比(PPC/TP)对云南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片段化主产物生成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反应条件,以主产物含量为响应值,对30个试验点调查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分析,并通过方差分析对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最佳片段化条件为反应温度51℃、反应时间120 min、盐酸浓度3%、原料/茶多酚质量比为1∶1。在此条件下,片段化主产物的含量达到861.897μg/m L,与理论预测值(864.664μg/m L)较为接近,说明响应面法优化云南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片段化反应方法可行。
- 张霞李美娟姜永新李娜张加研李莲芳赵平
- 关键词:云南松树皮响应面法
- 松树皮原花青素片段化产物的LC-ESI-MS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茶多酚与松树皮原花青素进行片段化反应,形成了3个新的片段化产物,通过LC-ESI-MS联用技术分析获得了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信息,并推测出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表)儿茶素-(4β-8)-(-)-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4β-8)-(-)-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4β-8)-(+)-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
- 姜永新朱宏涛王军民张颖君张加研华燕赵平
- 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片段化产物的分离鉴定及活性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多种柱层析手段,分别从基于茶多酚的思茅松和马尾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片段化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1个主要产物。通过MS、1H NMR和13C NMR波谱解析,其化学结构鉴定为(-)-表儿茶素-(4β-8)-(-)-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1)。结果表明,茶多酚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EGCG)在片段化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化合物1是EGCG通过4β-8与(-)-表儿茶素C-4位上的正离子键合形成而来。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了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均高于茶多酚、多聚原花青素及其片段化总产物,SC50值分别为6.12±0.03 g/m L和41.41±0.66 g/m L。
- 李娜但汉龙姜永新李美娟张加研赵平
- 关键词:松树皮思茅松马尾松抗氧化活性
- 白花木瓜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木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常用的中药材品种之一,也是重要的药食同源资源之一。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木瓜富含有机酸类、三萜类、黄酮类、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抗菌消炎、抗肿瘤、保肝和免疫调节等生理功效。由于其临床应用广泛。近年又被应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领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 尹继庭姜力姜永新左成琳江鸿建赵平
- 关键词:营养成分
- 思茅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降解优化(英文)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以基于茶多酚的思茅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降解反应中(-)-表儿茶素-(4β-8)-(-)-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化合物1)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思茅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的最佳降解条件,为思茅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降解产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HPLC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各反应溶液中化合物1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反应温度(50~90℃)、反应时间(30~180 min)、盐酸浓度(0.1%~5%)和茶多酚/多聚原花青素比率(1∶3~3∶1,w/w)对化合物1生成的影响。采用4因素5水平中心组合旋转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其降解条件,以化合物1的含量为响应值,以上述4个因素为自变量,利用Design-Expert V8.0.6软件对28个试验点测定所得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通过方差分析对模型进行显著性检测。【结果】反应温度、盐酸浓度和茶多酚/多聚原花青素比率明显影响降解反应中化合物1的生成,建立的回归模型极显著(P<0.000 1),且线性系数良好(R2=0.952 6),说明建立的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试验结果,可用于分析和预测化合物1的生成。思茅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的最佳降解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0 min、盐酸浓度1%和茶多酚/多聚原花青素比率3∶2。经验证此条件下反应液中化合物1的浓度可达718.57 nmol·mL^(-1),与理论值(721.39 nmol·mL^(-1))较为接近。【结论】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的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思茅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降解以获取主产物(-)-表儿茶素-(4β-8)-(-)-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的方法可行。
- 李娜姜永新李美娟罗旭璐刘云阚欢张加研赵平
- 关键词:降解响应面法
- 樟叶越桔(原变种)新鲜叶芽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樟叶越桔(原变种)新鲜叶芽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出44种挥发性成分,鉴定其中27种成分的组成,包括8种醇类、5种烷烃类、5种酯类、3种烯烃类、2种酸类、2种醛类、1种酮类及1种吡喃类。其中二甲基十氢化萘的含量最高(47.035%),其他含量较高的有芳樟醇(3.185%)、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1.398%)和苯乙醛(1.034%)。
- 尹继庭姜力姜永新王军民赵平
- 关键词:叶芽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几种植物原花青素及其片段化产物的抗ROS活性评价被引量:6
- 2014年
- 利用野生型AB系斑马鱼建立的整体斑马鱼ROS检测模型,对提取于马尾松树皮、云南松树皮、木荷树皮、桂皮、莲房、澳洲坚果内壳和油茶籽粕的原花青素及其片段化产物进行了体内抗ROS活性功能评价。结果表明,这几种原花青素通过基于茶多酚的片段化反应后,其产物的抗ROS活性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桂皮和油茶籽粕的原花青素片段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得到显著提高。
- 李美娟劳乔聪姜永新俞航萍姜力李春启张加研赵平
- 关键词:原花青素斑马鱼活性氧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