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敏

作品数:5 被引量:14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梯田
  • 2篇纵向岭谷
  • 2篇纵向岭谷区
  • 2篇哈尼梯田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量
  • 1篇需水量计算
  • 1篇需水系数
  • 1篇养分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服务功能
  • 1篇生态效应
  • 1篇生态需水
  • 1篇生态需水量
  • 1篇湿地
  • 1篇湿地类型
  • 1篇湿地生态
  • 1篇湿地生态系统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姚敏
  • 4篇崔保山
  • 3篇翟红娟
  • 2篇刘世梁
  • 2篇杨志峰
  • 2篇胡波
  • 1篇赵淑青
  • 1篇姚华荣
  • 1篇姚维科
  • 1篇温敏霞
  • 1篇王娟
  • 1篇李晓文
  • 1篇衷平
  • 1篇赵慧
  • 1篇郑钰
  • 1篇任丽华
  • 1篇刘杰
  • 1篇胡波
  • 1篇魏国良
  • 1篇董世魁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大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
崔保山杨志峰董世魁刘世梁白军红刘新会李晓文李绍才胡波翟红娟刘杰魏国良衷平姚维科朱建军姚华荣王娟赵慧赵淑青高丽娜郑钰温敏霞姚敏任丽华
(1)任务来源  该成果主要是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之课题“纵向岭谷区重大工程建设与区域生态系统变化交互作用(2003CB415104)”、国家科技攻关西部重大专项课题“西部大型水电工程对流域生态承载力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效应生态系统公路网
哈尼梯田湿地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
湿地结构、功能和服务价值是湿地研究的重要方面,其研究与评价是湿地保护与开发的重要基础。本文选取哈尼梯田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基于哈尼梯田湿地是人工湿地的典范,具有独特的结构、功能特性和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其...
姚敏
关键词:水文结构土壤质量生态服务功能
文献传递
异龙湖湖滨带不同环境梯度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被引量:25
2006年
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特征会发生明显的变异,土壤是其重要的表征要素。以纵向岭谷区红河流域异龙湖湖滨带为案例,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其不同环境梯度下土壤单个养分指标和土壤养分综合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北部湖滨坡地,海拔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而坡位对其影响较大;北部湖滨农田土壤,水分梯度对钾的影响较大,全氮和有机质则一部分受水分梯度影响,另一部分受径流作用的影响;异龙湖湖滨带土壤养分综合质量指数大小的排序为:南部湖滨农田>北部湖滨农田>北部湖滨坡地>南部湖滨坡地。还探讨了不同环境因子对单个土壤养分指标和土壤养分综合质量的影响,其中,气温、湿度、坡向和坡型对土壤中磷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土壤含水量、坡度和海拔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的影响较大;土壤含水量即水分梯度对土壤养分综合质量影响最大。
翟红娟崔保山赵欣胜刘世梁胡波姚敏
关键词:环境梯度土壤养分湖滨带纵向岭谷区
澜沧江(云南段)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被引量:17
2006年
综合分析澜沧江地理地貌、水文气象以及人类活动等现状特征,将澜沧江河道分为三区五段九大支流,并根据需水特征选取了上游旧州、中下游戛旧、下游允景洪3区作为研究区。在多年逐月实测径流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生态现状的时空分析比较、数据资料的集中趋势以及离散程度分析等方法设定了河道生态需水等级系数;在通过对澜沧江径流量集中与离散程度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频度法进行生态径流量的计算;综合河道生态需水等级系数与生态径流量进行澜沧江河道生态需水的计算,并对澜沧江汛期与非汛期河道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澜沧江河道最小、适宜以及理想河道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61·77×108m3、278·22×108m3、358·82×104m3,占澜沧江多年实测平均径流量(567·76×108m3)的28·49%、49·00%、63·20%,占澜沧江多年径流量(765×108m3)的21·15%、36·37%、46·90%。
胡波崔保山杨志峰王娟翟红娟姚敏
关键词:生态需水量河道需水系数纵向岭谷区
哈尼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垂直特征被引量:99
2006年
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区的哈尼梯田湿地分布于海拔144~2000m、坡度在15~75°的山坡上,具有独特的垂直特征,高程变化是其垂直特征的主要驱动力.从景观、类型、植被、水文和土壤几个方面论述了哈尼梯田的垂直特性.哈尼梯田湿地景观呈现“森林-村庄-梯田-河流”垂直特性.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将哈尼梯田湿地划分为5个类型,不同类型上湿地植物——水稻的品种、栽培、耕作方式等均呈现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哈尼梯田涵养水源的能力为5050m^3/hm^2,水质随海拔降低呈现“好-差-好”的垂直特征,这个变化过程反映了梯田湿地对污染物的强有效的降解作用,进入梯田的污染物的浓度随海拔降低呈指数级下降.通过多元统计法分析,得出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排序为:神林或林地>梯地>梯田>水源地,除水源地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含量以及综合质量基本呈现与海拔成正相关关系;全福庄土壤综合质量好于勐品土壤总和质量;哈尼梯田湿地的垂直特性是其区别于其它类型湿地的显著特征,分析和比较哈尼梯田湿地与平原稻田湿地和天然湿地在结构、功能和价值上的异同性,进一步突出了哈尼梯田的垂直特性.
姚敏崔保山
关键词:湿地类型湿地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