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志华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解
  • 2篇乏燃料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锶
  • 2篇
  • 1篇赔偿
  • 1篇赔偿责任
  • 1篇气速
  • 1篇膜电解
  • 1篇近因
  • 1篇近因原则
  • 1篇花岗岩
  • 1篇隔膜电解
  • 1篇硅胶
  • 1篇海上保险
  • 1篇核素
  • 1篇核素迁移
  • 1篇后处理
  • 1篇保险
  • 1篇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 2篇核工业第二研...

作者

  • 6篇唐志华
  • 4篇叶明吕
  • 2篇何阿弟
  • 2篇毛家骏
  • 2篇周祖铭
  • 1篇王坚

传媒

  • 2篇核技术
  • 2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动态连续电解还原制备四价铀的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研究了在UO_2(NO_3)_2-HNO_3-N_2H_5NO_3-H_2O体系中,用三级串联电解槽动态连续电解还原制备四价铀的方法,在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当进料液U(VI)浓度为180g/L、硝酸浓度为3.14mol/L、肼浓度为0.210mol/L、加料速度为200mL/h时,可连续制备得到四价铀浓度大于150g/L的产品溶液.
何阿弟叶明吕周祖铭唐志华陆誓俊钱玉娣张炽光
关键词:乏燃料后处理
各种因素对放射性锶、铯在花岗岩上的吸附与迁移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5
1993年
研究了放射性锶、铯在花岗岩上的吸附与迁移行为,着重研究了TBP、EDTA、草酸、草酸铵和腐殖酸以及水相pH值和岩石颗粒度等因素对锶、铯在花岗岩上的吸附影响,研究了锶、铯在花岗岩碎石柱上的迁移行为。
叶明吕陆誓俊谭佐兵唐志华毛家骏
关键词:核素迁移花岗岩
附银硅胶对碘的吸附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1987年
放射性碘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元素。从动力堆核燃料后处理过程废气中去除放射性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已研制和筛选了一种对碘吸附性能良好的附银硅胶吸附剂,本文研究了该附银硅胶对碘的吸附特性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它的吸附机理,为选择最佳除碘工艺提供依据。
唐静娟叶明吕矛云陆誓俊唐志华果泽洪
关键词:气速
放射性锶铯钴铕在地质材料上吸附的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本工作应用间歇法研究了六种地质材料对放射性锶铯钴铕的吸附行为,测定了经过不同接触时间后的吸附比(R_d)。结果表明,上海泥土和浙江泥土对钴铯的吸附比都很高(1041—7261),而所研究的四种岩石对锶的吸附都较差。铕在六种地质材材上具有中等程度的吸附。不同的地质材料对铯的吸附能力差别很大。
叶明呂王坚陆誓俊唐志华毛家骏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
隔膜电解还原法制备四价铀的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研究了在UO2(NO3)2-HNO3-N2H5NO3体系中,采用阳离子交换膜作隔膜、钛板为阴极、镀铂钛网为阳极的电解还原制备四价铀的方法。探讨了阴极电位、电流密度、硝酸浓度、肼浓度、U(Ⅵ)浓度、温度等对U(Ⅵ)的电解还原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定量将U(Ⅵ)还原,制备得到四价铀浓度大于150g/L的溶液。
何阿弟叶明吕周祖铭唐志华陆誓俊钱玉娣张炽光
关键词:乏燃料
海上保险近因原则初探
因果关系是确定海上保险赔偿责任的客观基础,近因原则是长期以来为各国海上保险法学界所广泛采用的颇具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确定海损原因的原则.该文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学说开始阐述,通过对英国历史上近因原则的产生发展的描述及对诸多海上...
唐志华
关键词:海上保险赔偿责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