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小锋

作品数:49 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成像
  • 9篇磁共振
  • 9篇磁共振成像
  • 8篇影像
  • 6篇疼痛
  • 5篇动脉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64层CT
  • 5篇MRI表现
  • 4篇动脉成像
  • 4篇血管
  • 4篇腰椎
  • 4篇腰椎间盘
  • 4篇影像学
  • 4篇肿瘤
  • 4篇淋巴
  • 4篇X线
  • 3篇毒性
  • 3篇影像学表现

机构

  • 48篇烟台市烟台山...
  • 2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烟台国际旅行...

作者

  • 48篇唐小锋
  • 15篇张光辉
  • 14篇周承涛
  • 12篇徐永忠
  • 8篇刘玉明
  • 8篇梁鹏
  • 8篇刘旭林
  • 7篇黄兴文
  • 7篇孙振中
  • 7篇冯佩佩
  • 6篇陈锋
  • 6篇孙殿敬
  • 5篇曲德鑫
  • 4篇张国伟
  • 3篇李淑玲
  • 2篇潘旭红
  • 2篇马恒
  • 2篇彭磊
  • 2篇刘忠光
  • 2篇李忠维

传媒

  • 13篇中华放射学杂...
  • 8篇医学影像学杂...
  • 6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2008年全...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成像优化方案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头颈CTA逐步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但,现行的CTA成像方案普遍存在注射侧头臂静脉高密度伪影干扰颈部动脉起始段显示,以及颅内静脉过度显影而影响Willis环显示的弊端。笔者对此进行了研...
唐小锋盖青竹张光辉徐永忠曲德鑫
关键词: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层析成像颈动脉粥样硬化
文献传递
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的CT及MRI表现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CT及MRI检查对原发性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0年6月至2019年6月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06例原发性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患者为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CT与MRI诊断原发性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的一致性。结果:106例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发现高分化型22例,去分化型59例,黏液型16例,圆细胞型2例,多形性型7例。术前CT检查共有92例患者的肿瘤分化做出正确诊断,准确率为86.79%,对高分化型、去分化型、黏液型、圆细胞型、多形性型脂肪肉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91.37%、93.33%、33.33%、20.00%。术前MRI检查共有96例患者的肿瘤分化做出正确诊断,准确率为90.57%,对高分化型、去分化型、黏液型、圆细胞型、多形性型脂肪肉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96.49%、85.71%、40.00%、62.50%。经一致性检验发现,CT与MRI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13,P=0.000)。结论:CT及MRI检查在不同分化类型的原发性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梁鹏隋旭蕾位思荣唐小锋孙晓苑
关键词:CTMRI病理组织学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
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磁共振成像与脑电图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类型,起病急,症状重,临床表现不典型,其治疗的时机与预后密切相关。头颅CT、MRI、病毒学检测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作用,但这些检查也有其局限性和早期检测敏感性低等缺点,而且不能及时和反复使用。
王东明唐小锋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磁共振成像脑电图临床表现不典型脑脊液细胞学病毒学检测
改良Lee分级系统在评估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孔狭窄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改良Lee分级系统(简称改良系统)在评估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DH)患者椎间孔狭窄(IFS)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和烟台市烟台山医院83例FLDH-IFS患者(手术组34例,保守组49例)的MRI资料,其中男43例,女40例,年龄34~82(61±10)岁。由两名放射科医师2次分别采用临床常用的Lee分级系统(简称Lee系统)及改良系统对所选择患者的MRI图像进行盲法、独立地评估、记录。比较两种系统的评估级别(简称评级)差异及观察者对两种系统评级结果的一致性,分析两种分级系统的评级与临床治疗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种分级系统行保守治疗有效的非3级(0~2级)百分比分别为94.6%(139/147)、64.2%(170/265),两种分级系统需要手术治疗有效的3级百分比分别为69.2%(128/185)、61.2%(41/67);结果在改良系统与Lee系统的评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16,P=0.001)。使用Lee系统分级,两名放射科医师观察者内Kappa值分别为0.735、0.542,高度、中等一致性;观察者间Kappa值为0.426~0.521,中等一致性。使用改良系统分级,两名放射科医师观察者内Kappa值分别为0.900、0.921,几乎完全一致;观察者间Kappa值为0.783~0.861,高度一致性或几乎完全一致。Lee系统评级与临床治疗方式之间具有相关性(r_(s)=0.39,P<0.001);改良系统评级与临床治疗方式之间具有相关性(r_(s)=0.61,P<0.001)。结论对于FLDH-IFS,改良系统能全面、准确地分级,可信度和可重复性高,评级与临床治疗方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李淑玲张国伟曲德鑫李翔朱振利谭江威曲正伟唐小锋刘旭林
关键词:放射学椎间孔狭窄
脊柱损伤的CT与X线平片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进一步探讨CT扫描和X线平片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134例脊柱损伤患者的X线平片及CT表现进行分析 ,脊柱损伤CT分为压缩型、爆裂型、安全带型及骨折脱位型骨折 ,将椎管受累程度分为Ⅳ度 ,并将CT表现与X线平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134例中 ,屈曲压缩型骨折 6 4例 ,爆裂骨折 6 1例 ,骨折脱位型骨折 9例 ;椎管正常为 0度 16例、Ⅰ度狭窄 30例、Ⅱ度狭窄 10例、Ⅲ度狭窄 14例。爆裂型、骨折脱位型骨折均累及椎管 ,X线平片仅发现 2 1例椎体后缘连线不连续。结论 :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CT扫描是全面观察脊柱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周承涛张光辉刘旭林唐小锋张保正
关键词:脊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X线平片
长管状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总结18例长管状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18例病人均拍摄了X线平片,10例做了MRI检查,增强扫描2例;6例做了CT检查;2例手术活检。将X线平片上无明显异常改变,而MRI表现为异常者确定为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上表现为斑点状骨密度增高者,确定为晚期骨梗死。结果:18例病人共累及4 0个部位,累及股骨远段2 1个,股骨近段1个,胫骨近段14个,胫骨远段1个,肱骨近段3个。8例病人被认定为早期骨梗死,10例病人认定为晚期骨梗死。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晚期骨梗死,X线平片可见不规则的斑片状骨密度增高影,CT示病变呈不规则多发类圆形高密度病灶。MRI在T1WI和T2 WI上病变中心区出现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其中5例T2 WI病变中心区可见多发囊样高信号病变。结论:MRI检查对早期骨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怀疑骨梗死时,应常规行MRI检查。
周承涛姜喜刚唐小锋孙振中张保正
关键词:长管状骨骨梗死磁共振成像X线诊断
64层螺旋CT颅颈联合扫描血管成像优化方案及临床应用
唐小锋张光辉任有宽盖青竹刘玉明曲善记徐永忠彭磊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越来越成为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但目前头颈部CTA普遍存在注射对比剂侧头臂静脉高密度伪影干扰以及颅内静脉过度显影而影响Willis环显示的不足,从而影响病变诊断;不能分别...
关键词:
关键词:血管成像静脉图像螺旋CT
急性脊髓型减压病的MRI诊断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描述急性脊髓型减压病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5例有明确潜水作业史,且违反减压规定、快速出水后短时内出现完全或不完全性脊髓损害症状,以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失禁为主要临床表现,经临床综合确诊为急性脊髓型减压病的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见脊髓空泡征及T2WI弥漫性略高信号,在T1WI上呈等信号3例,略高信号和略低信号各1例。3例见猫头鹰眼征,2例见多发腔隙性病灶,T2WI脊髓内条状低信号及T1WI马尾略高信号各1例。结论急性脊髓型减压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潜水并违规减压史和临床表现容易作出准确诊断。
唐小锋袁凤梅马恒王英徐永忠盖青竹
关键词:脊髓疾病减压病磁共振成像
64层CT盆腔动脉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64层CT盆腔动脉成像中低mAs技术应用价值,评价其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选取50例日常盆腔增强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24例使用250mAs进行CT盆腔动脉成像,B组26例使用100mAs。通过CT机自动得到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CTDI)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对2组扫描数据分别进行多种图像后处理,2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图像质量,测量噪声及CT值。两组图像ROI的CT值、噪声、SNR、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评分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2名医师评分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 A组盆腔动脉分支图像质量评分为2.9±0.1,B组为2.8±0.1,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DI、DLP和ED分别为14.7、458.5±13.3和8.7±0.3,而B组分别为6.4、179.9±8.9和3.4±0.2,2组CTDI、DLP和ED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髂内动脉平均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评价144分支,B组评价156分支,A、B组优良者分别达到100%和98.1%。结论低mAs盆腔动脉扫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陈锋潘旭红崔程凯隋旭蕾唐小锋
关键词:盆腔血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淋巴管肌瘤病的CT诊断(附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5
2004年
目的 描述淋巴管肌瘤病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 2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管肌瘤病的胸腹CT表现。结果  2例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为两肺均匀或不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 ,1例伴乳糜胸。腹部CT于 2例检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1例伴有肾脏及腹膜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另 1例伴腹膜后淋巴管肌瘤。结论 淋巴管肌瘤病的胸腹部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胸腹部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但最终确诊须依靠组织病理学检出。
丛振杰刘旭林周承涛唐小锋孙殿敬张光辉曲建力殷庆风赵汉田
关键词:淋巴管肌瘤病CT文献复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