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
-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多标签的药物作用机制预测研究
-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将算法与医学领域结合在现实中会极大帮助病人数据的研究.改进药物作用机制预测算法有利于更准确地进行药物作用机制定位,从而大大减少医生工作量,促进药物研发.本文对哈佛大学提供的病...
- 周颖
- 关键词:药物作用机制神经网络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及ALK重排的相关研究
-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腺癌患者驱动突变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探讨驱动突变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肺功能检查结果分...
- 周颖
- 关键词: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文献传递
- 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兰州市的分析
- 在都市圈的演化过程中,中心城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9年,甘肃省委明确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在这个新的战略构思中,中心带动成为了整个战略的启动和先导机制。中心带动,关乎战略大...
- 周颖
- 关键词:都市圈产业竞争力
- 文献传递
- 一种流域径流变化量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径流变化量预测方法,将流域划分为N个子流域,并计算每个子流域的径流变化量和各因素变化引起的径流变化量;对于每个因素,计算其在整个流域中的加权平均值,得到整个流域的径流变化量和各因素变化引起的径流变化量...
- 靳峰周颖
- 甘肃白银地区成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调查分析甘肃白银地区成人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随机整群抽样调查20~74岁城乡常住居民3500名,测定空腹与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分析DM和IGR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DM、IGR患病率分别为4.26%(人口标化率为3.55%)和5.26%(人口标化率为4.46%);单纯IFG者1.09%、单纯IGT者1.17%、IFG与IGT并存者3.00%,分别占IGR患者的20.6%、22.3%和57.1%;DM新诊断率为65.1%,农村高达78.9%。结论甘肃白银地区成人糖尿病及IGR的患病率、糖尿病的发现率低于我国发达地区;无论仅以空腹血糖或仅以餐后2h血糖作为筛查指标,都会造成20%以上的IGR患者被漏诊。
- 孟作龙胡增军张艳丽王晓敏安思芹韩月香杨惠珍张立莹周颖
- 关键词:糖尿病糖调节受损流行病学调查空腹血糖
- 一种基于气候和植被变化的径流预报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候和植被变化的径流预报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待预报的对象的历史数据库,确定预报模式和人工智能模型,选择参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因素,训练用于径流预报的人工智能模型,使用训练好的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径流...
- 靳峰周颖
- 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探讨
- 2010年
- 目的观察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在LAD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LADA患者3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30例、健康人(NC)30名的血清胰岛素(Ins)、C-肽(C-P)和IL-6、TNF-α的水平。结果 LADA组空腹、餐后Ins和C-P均明显低于T2DM组(P<0.01或P<0.05);NC组、T2DM组、LADA组的IL-6和TNF-α水平依次增高(P<0.05或P<0.01)。结论 LADA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比T2DM患者严重。IL-6、TNF-α可能参与了LADA的自身免疫过程及T2DM的免疫炎症过程。
- 张立莹孟作龙周颖赵艳
- 关键词:白介素C-肽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滚动式径流预报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滚动式径流预报方法及系统,根据滑窗大小L和滑窗步长Step对历史径流数据和历史降雨量数据进行数据划分,构建样本数据库;获取当前径流序列R和当前降雨量序列F;使用当前降雨量序列F在样本数据库中...
- 靳峰周颖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调节受损血糖水平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调节受损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2-3月在兰州大学附属白银医院在岗职工中开展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lc普查,测定空腹血糖、服糖后2 h血糖及HbAlc,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血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HbAlc.研究资料纳入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且服糖后2 h血糖<11.1mmol/L者,无糖尿病、血红蛋白病、肝、肾疾患等.进入结果分析的对象共726例,男197例,女529例,平均年龄(39±10)岁.其中正常糖耐量636例(87.6%),糖调节受损90例(12.4%),糖调节受损诊断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率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双变量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糖调节受损占HbAlc≤5.7%人群的2.3%,占HbAlc≥5.8%的人群中89.3%.HbAlc≥5.8%时预测OGTT诊断的糖调节受损状态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99%、0.89和0.98;(2)OGTT诊断的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及糖调节受损状态的患病率,在HbAlc为5.8%组与5.7%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077、22.219和27.780,P<0.01或P<0.001);(3)HbAlc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糖调节受损的患病率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957、0.928和0.936,均P<0.01).结论 (1)HbAlc预测糖调节受损与OGTT具有一致性,与OGTT诊断的糖调节受损状态相关的HbAlc最佳临界值为5.8%;(2)HbAlc与OGTT诊断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糖调节受损状态的血糖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且HbAlc为5.8%与其相关性极其密切.建议当HbAlc≥5.8%时均应行OGTY检查,以明确有无糖调节受损.
- 孟作龙李坤山方莹周颖赵艳韩月香王晓敏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调节受损葡萄糖耐量试验
-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
-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体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其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住院的亚...
- 王晓敏孟作龙周颖赵艳杨惠珍安思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