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俊
- 作品数:2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一种路面薄层修补材料的压剪强度测试模具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界面压剪模具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路面薄层修补材料的压剪强度测试模具,包括压头模具、夹具、模具、螺母和压片;先是将模具放置于压力测试平台上,然后将试件放置于模具中;将螺7拧紧使得压片完全贴合待测试件。将试...
- 王孝存周长俊潘宝峰刘飞王丕栋
- 中、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世界各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有着不同的标准与方法,设计过程大都考虑交通荷载、材料特性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中国由于混凝土路面设计起步较晚,设计方法主要依赖于理论计算,未能充分考虑路面实际使用情况,并且一些水泥混凝土路面确实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性破坏和功能性缺陷。该文拟对中国以力学分析为基础和美国以经验为依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进行对比,为中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的完善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 许芸熙陈亮亮周长俊冯德成
-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
- 氯盐侵蚀损伤下风电基础安全分析
- 本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风电基础钢筋混凝土材料遭受环境破坏时的风电基础混凝土与基础环的黏结破坏问题。研究发现,当氯盐侵蚀损伤钢筋混凝土基础为10%时,钢筋混凝土基础和风电基础环出现界面脱黏断裂。随着侵蚀损伤程度增加,界面...
- 张鹏周长俊刘飞齐男张明旭贲星周硕
- 关键词:氯盐侵蚀有限元模型
- 沥青再生剂扩散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 沥青再生剂扩散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本发明涉及沥青再生剂扩散性能评价的试验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它为了解决目前尚未有沥青再生剂扩散的相关实验装置及评价方法不够高效准确的问题。该试验装置包括溶解桶、承样皿、收集装置、进液管和出液...
- 易军艳许勐冯德成周长俊王东升
- 一种用于多孔材料的双边冻胀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一种用于多孔材料的双边冻胀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材料试验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能解决多孔材料在冻结、融化过程中温度场、水分场和变形场的变化,评价多孔材料抵抗冻胀能力试验装置的问题,它包括...
- 马宏岩张锋冯德成林波王东升易军艳周长俊
- 文献传递
- 一种道路路线平面线形设计的“两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路线平面线形设计的“两点”法,属于道路路线平面线形设计曲线法技术领域。其特征含对称基本型平曲线、非对称基本型平曲线、回头曲线、S型曲线4种线形组合;线形组合的已知参数为为起点坐标、起点切向角、起点半径...
- 李玉华赵延庆周长俊刘也嘉徐越彤孙依人周长红欧阳剑陈静云
- 文献传递
- CRC+AC复合式路面配筋率设计指标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Continuously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为CRC)+沥青混凝土(Asphalt Concrete,简称为AC)复合式路面的配筋设计方法尚不完善,根据气候条件,各地用的配筋量也有较大区别。在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不同厚度的沥青层,将改变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内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分布状态,并影响钢筋位置的裂缝宽度。文中利用自行开发的RP_TMP路面温度场计算程序,计算了5cm、10cm、15cm等3种加铺层厚度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及钢筋位置裂缝宽度的影响;采用美国AASHTO2002设计指南中平均开裂间距和裂缝宽度确定方法,以裂缝宽度不超过0.5mm作为控制指标。计算结果显示,AC层的厚度每增加1cm,配筋率大约可以降低0.01%。研究计算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复合式路面的配筋设计。
- 陈亮亮权磊许芸熙周长俊
- 关键词:道路工程复合式路面配筋率温度应力
- 一种道路路线平面线形设计的“两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路线平面线形设计的“两点”法,属于道路路线平面线形设计曲线法技术领域。其特征含对称基本型平曲线、非对称基本型平曲线、回头曲线、S型曲线4种线形组合;线形组合的已知参数为为起点坐标、起点切向角、起点半径...
- 李玉华赵延庆周长俊刘也嘉徐越彤孙依人周长红欧阳剑陈静云
- 文献传递
- 一种表征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RAP结团变化程度的试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征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RAP结团变化程度的试验方法,具体包括:对RAP材料进行筛分、分档处理,对每一档RAP材料的结团程度分别进行试验评价;通过燃烧法去除RAP材料中旧沥青,获得RAP内部的旧集料;通...
- 孙依人李吉阳魏鑫张岩胡明君董素芬周长俊
- 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硬化温度梯度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2
- 2016年
- 硬化温度梯度(Built-in Curling)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中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尚未将其纳入设计之中。为追踪国际上水泥混凝土硬化温度梯度的研究进展,该文系统回顾了近几十年来美国在路面硬化温度场方面的一系列研究,分别介绍了硬化温度场监测、硬化温度梯度对温度应力和刚性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美国现行的AASHTO设计指南中对硬化温度梯度的考虑及尚存在的不足。同时讨论中国当前在此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发展的改进方向。
- 陈亮亮周长俊权磊
-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