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金华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省略
  • 3篇同声传译
  • 3篇传译
  • 2篇信息筛选
  • 2篇译笔
  • 2篇英汉
  • 2篇有声
  • 2篇有声思维
  • 2篇省略现象
  • 2篇思维
  • 2篇口译
  • 2篇口译笔记
  • 2篇笔记
  • 1篇学法
  • 1篇学习者
  • 1篇语句
  • 1篇语料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模仿

机构

  • 6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周金华
  • 1篇董燕萍

传媒

  • 1篇现代外语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外语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抑制控制能力在儿童英语二语句法加工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
2022年
本研究通过横断对比,考察了儿童英语二语学习者句法加工能力的发展以及抑制控制能力的作用。受试包括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初中一年级和大学生对照组,要求他们完成句法正确性判断任务和抑制控制任务。实验结果显示,儿童二语句法加工能力随着二语学习经验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且在初中一年级阶段出现句法加工的自动化迹象;在小学五年级实验组和大学生对照组发现了抑制控制能力对二语句法加工的影响。本研究揭示了儿童二语句法加工能力发展的趋势以及抑制控制能力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扩充了统一竞争模型的理论阐释。
梁利娟饶晓慧周金华
口译笔记教学方法新探——论笔记模仿教学法的有效性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是对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笔记教学方法的一次探索。首先讨论了口译笔记的必要性和传统的口译笔记教学方法,然后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笔记模仿教学法,并借用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为笔记模仿在口译笔记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实验设计,检验笔记模仿在教学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证明笔记模仿教学法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周金华
关键词:口译笔记模仿学习口译教学
论英汉无稿同声传译中的省略现象—有声思维实验下的实证研究
本文研究无稿会议同传中的省略现象。旨在探讨译员进行省略的原因以及译员有意识省略的信息类型。国内外关于同声传译中省略现象的研究以大量的实例证明省略现象在同声传译中是普遍存在的。本文借用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以及语用学中的语言经...
周金华
关键词:同声传译省略信息筛选有声思维
文献传递
同声传译中省略现象的原因探究被引量:1
2011年
译员在同传过程中会出现省略行为,包括被动的省略和主动的省略。译员被动省略有六大原因,即听力疏忽、理解困难、精力分配失衡、处理能力有限、输出困难和短期记忆出现问题,主动省略有两大原因,即时间限制和把省略作为应对策略。这对口译实践有几点启示:第一,鉴于同声传译的特点,同传过程中的省略是不可避免,译员应学会进行恰当的省略。第二,译员应该注重进行精力分配训练,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减少被动的省略,实现对同传各项任务的协调处理,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周金华
关键词:同声传译省略
口译笔记特征标注计算机辅助系统CANA的开发
2024年
笔记特征是口译笔记研究的焦点,但笔记特征的标注一直采用纯手工方法,缺乏有效的工具,限制了口译笔记量化实证研究的发展。本研究开发了口译笔记特征标注计算机辅助系统CANA(Computer Assisted Note-taking Analysis system),提高了笔记特征标注的速度和准确性。CANA经过三轮测试与调试,应用于709页译员笔记手稿的标注。结果表明,使用CANA,其标注速度约为纯人工标注的4倍,是有效的口译笔记特征量化工具,可应用于口译笔记研究、教学和训练。CANA的开发是计算机辅助口译研究的一次尝试,也为未来建立口译笔记语料库提供了技术基础。
周金华董燕萍
英汉无稿同声传译中的省略——有声思维下的实证研究
2011年
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尝试性地运用有声思维实验,对无稿英汉同传中的省略现象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无稿同声传译中译员主动省略的原因以及主动省略的信息类型。
周金华
关键词:同声传译有声思维省略信息筛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