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茂
- 作品数:58 被引量:33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丛枝菌根真菌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姜瘟病的防效及抗病机理初探被引量:4
- 2023年
- 【背景】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R.S)引发的姜瘟病是生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是两类重要的共生微生物。【目的】前期研究发现,AMF与DSE可提高生姜对姜瘟病的抗性,但其抗病机制尚不清楚,极大地限制了利用这两类共生真菌对该病的防治。【方法】在温室条件下做盆栽试验,以生姜组培苗为材料,设立接种AMF、DSE和不接种AMF、DSE的对照(CK)处理,并在上述处理下的植物生长4周后淋入病原菌液,病原菌接种1周后,通过测定菌根侵染率、发病率、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磷(P)含量、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研究AMF和DSE互作对病原菌侵染后生姜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AMF和DSE分别使姜瘟病发病率降低了45.27%和52.04%(P<0.05)。AMF+DSE组合处理抑病效果更好,发病率较对照降低60.87%(P<0.05)。AMF、DSE及二者共同作用的防效分别为62.54%、59.02%和68.50%。植物防御性酶活性表明,AMF显著提高了生姜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分别提高10.87%、1.15%、13.26%和0.14%;DSE显著提高SOD、POD、CAT和PPO活性,分别提高9.85%、17.47%、3.64%和0.67%;AMF与DSE互作显著提高SOD、POD、CAT和PPO活性,分别提高15.76%、18.19%、18.11%和14.93%(P<0.05);MDA含量在AMF、DSE和二者互作条件下分别显著降低了3.38%、9.31%和25.79%(P<0.05)。【结论】AMF和DSE对姜瘟病有较好的防效,不仅能提高生姜幼苗的抗病能力,还能促进其生长,且二者共存时效果最好。
- 汪茜覃晓娟陈廷速周生茂宋娟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
- 5种染色剂对生姜根系丛枝菌根(AM)真菌的染色效果比较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建立一种生姜根系内生真菌的最佳染色方法,更好地观察、分析生姜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生姜根系的侵染情况,便于国内学者应用。【方法】在盆栽灭菌条件下,利用AM真菌对生姜进行接种试验,探讨5种染色剂(酸性品红、台酚蓝、苏丹红Ⅳ、苯胺蓝、墨水)对生姜根系丛枝菌根真菌的染色效果。【结果】5%醋酸墨水染色液的染色效果最佳,根皮层细胞内AM真菌的菌丝、泡囊、孢子等结构清晰可见,且能够明确分辨AM真菌与其他未知真菌,根的染色效果可以长久保存。【结论】墨水染色操作简便、毒性低、成本低廉、染色效果极佳,适用于生姜根系AM真菌的染色和制片观察。
- 汪茜龙艳艳李冬萍张金莲宋娟周生茂车江旅陈廷速
- 关键词:生姜根系丛枝菌根真菌染色
- 生姜组织培养的影响因子被引量:11
- 2012年
- 生姜是重要的辛辣类蔬菜作物,长期以来用地下块根无性繁种,所带的病毒病菌常常导致产品产量和品质降低。目前组织培养是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最为有效的方法。现从外植体选择、外植体消毒方式、培养基、蔗糖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及培养条件等方面对生姜组织培养进行综述,并阐明了目前生姜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 尚小红周生茂文俊丽梁任繁康红卫
- 关键词:生姜
- 一种缓解葱属蔬菜连作障碍的腐殖酸肥料
- 本发明属于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缓解葱属蔬菜连作障碍的腐殖酸肥料及应用。一种缓解葱属蔬菜连作障碍的腐殖酸肥料及应用,其成分包括:甘蔗灰10‑25份、腐殖酸15‑25份、土壤生物菌剂10‑15份、壳聚糖5‑10份...
- 陈琴陈振东郭元元张力李洋宋焕忠车江旅蒋月喜周生茂唐娟黄皓秦龙妹方俊翔陈燕华
- 文献传递
- 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2025年
- 为确定引起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研究采集了广西生姜主产区疑似镰刀菌枯萎病的生姜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获得16株病原菌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和TEF-1α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接种3株典型菌株的分生孢子悬浮液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16株菌株均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聚为一支,经柯赫氏法则验证,明确了尖孢镰刀菌是引起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
- 杨维超李小莉文俊丽黄皓周生茂袁高庆
- 关键词:病原菌鉴定尖孢镰刀菌
- 苦瓜抗白粉病SCAR分子标记的开发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获得与苦瓜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加快苦瓜抗白粉病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高抗白粉病野生苦瓜MC18为父本、高感白粉病苦瓜栽培种MC1-2为母本创建F2代分离群体;经单株抗病性鉴定后,以BSA法构建F2代单株的高抗和高感白粉病苦瓜DNA近等基因池;利用SRAP技术筛选多态扩增片段,对仅在抗白粉病近等基因池和父本中出现的差异片段进行回收、测序、比对和转化成SCAR标记,并利用已知抗病性的单株DNA分析标记与苦瓜抗白粉病的相关性。【结果】从118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到稳定阳性差异条带的引物组合5对,其中ME20EM5引物对扩增的差异条带长度为332 bp,与葡萄抗体蛋白基因(抗性基因)的DNA序列有较高相似性,并将其成功转化成与苦瓜白粉病抗性相关、大小为320 bp的SCAR标记。【结论】开发的SCAR-ME20EM5分子标记可用于苦瓜抗白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周生茂尚小红梁任繁郭元元文俊丽黄皓陈振东班美玲黄如葵
- 关键词:苦瓜白粉病SRAPSCAR
- 瓜类蔬菜白粉病及其抗性分子遗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瓜类蔬菜是蔬菜产业重要的种类之一,但其产量和品质严重受到白粉病的影响。解决白粉病危害瓜类蔬菜生产最为有效的途径是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而对瓜类蔬菜白粉病菌及其抗性分子遗传机理的了解和运用是加快抗病品种选育的前提和基础。文章综述了瓜类蔬菜白粉病病原菌种类和分布、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抗性分子标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瓜类蔬菜抗白粉病育种提供参考和借鉴。
- 周生茂班美玲尚小红郭元元文俊丽梁任繁黄皓陈振东黄如葵
- 关键词:瓜类蔬菜白粉病抗病性分子遗传
- 富硒豆芽生产方法
- 本发明涉及豆芽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富硒豆芽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富硒培养液:配置质量比0.05~0.10%的亚硒酸钠培养液;(2)选豆:选择富硒土地种植出的黄豆,挑选时选择颗粒饱满、色泽鲜艳、表面光滑无损伤...
- 刘永贤潘丽萍梁潘霞廖青周生茂黄皓郭元元
- 文献传递
- 诸葛菜OvCYP86MF基因的克隆及其特性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为进一步阐明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86MF在诸葛菜发育中的分子机理,本文根据已知同源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诸葛菜中获得一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OvCYP86MF)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876bp,含有1605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可编码534个氨基酸,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61.4kDa和6.90,具有细胞色素P450蛋白的典型特征,即保守结构域FNAGPRLCIG;原核表达显示该基因的融合蛋白在体外可以诱导表达;DANSTAR和Clustal W软件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十字花科物种拟南芥相似性很高,达到80%以上,亲缘关系最近;与CYP86C亚家族成员在氨基酸水平上的相似性均高于50%,因此推断该基因属于CYP86C这个亚家族。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花蕾中特异表达。
- 王玲平周生茂曹家树
- 关键词:诸葛菜克隆
- 夏播不结球白菜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对38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进行了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在调查的16个性状中,叶裂、叶色、叶面、腋芽、叶缘、叶刺、叶柄色的变异系数都很小,叶形、叶数、腰围和单株重的变异系数比较大,说明这些性状在遗传上是比较稳定的,而...
- 史卫东周生茂文俊丽
- 关键词:不结球白菜形态性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