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脏
  • 3篇动脉
  • 3篇心脏瓣膜
  • 3篇远期
  • 3篇远期随访
  • 3篇随访
  • 3篇机械瓣
  • 3篇瓣膜
  • 3篇瓣膜置换
  • 2篇动脉瓣
  • 2篇心脏瓣膜疾病
  • 2篇手术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瓣
  • 2篇左心
  • 2篇机械瓣膜
  • 2篇机械瓣膜置换
  • 2篇瓣膜疾病
  • 1篇动力性
  • 1篇动脉壁

机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胡盛寿
  • 7篇周玉燕
  • 5篇朱晓东
  • 3篇吴清玉
  • 3篇祁国奇
  • 2篇李国荣
  • 2篇任兵
  • 2篇韩京梅
  • 1篇赵红
  • 1篇郑哲
  • 1篇马维国
  • 1篇吴洪斌
  • 1篇李京倖

传媒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型左心辅助装置动力性主动脉瓣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16
1999年
提出左心机械辅助的一种新设想动力性主动脉瓣,在主动脉瓣的位置设置一可主动旋转的螺旋桨式机械性瓣叶(叶轮)。瓣叶由置于升主动脉腔内的支架笼中心的一对轴承支承。支架笼通过其外周的编织瓣裙与主动脉瓣环缝合固定。笼内有可自由旋转的转子体,笼架支承主动脉壁从而防止转子与动脉壁接触。转子体与旋转瓣叶通过一共同轴联接并传递动力。将筒状的定子置于主动脉壁外,其功能与普通的电机相同。当接通电源时,定子产生的磁场将驱动叶轮转子体旋转推动血液由心室进入主动脉,达到心室卸负荷的目的。本文对该设想进行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原理正确可行,有必要进一步探索。
李国荣朱晓东胡盛寿任兵李京幸周玉燕韩京梅
关键词:动力性主动脉瓣左心辅助
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中期结果比较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后的早中期结果。方法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单人连续完成的OPCAB(OPCAB组)90例和CCABG(CCABG组)115例,比较其术前、术后早期及中期随访结果。结果OPCAB组无手术死亡,CCABG组手术死亡1例。OPCAB组较CCABG组三支病变比率低(59%比78%),平均旁路移植支数少(3.6±0.8比4.3±1.0),手术并发症低(9.8%比14.6%),但均无显著性差异。随访结果OPCAB组中85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4.4%),随访时间15.65±6.76(5~28)个月;CCABG组中108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3.9%),随访时间17.95±7.35(3~28)个月。随访期间OPCAB组和CCABG组的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再血管化率分别为0%和3.7%(有显著性差异,P<0.05)、1.2%和0.9%、1.2%和0.9%。结论对于选择性病例,OPCAB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早中期疗效。
郑哲胡盛寿周玉燕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微创伤
左心室巨大室壁瘤手术治疗的中远期随访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了解左心室巨大室壁瘤手术治疗的中、远期效果。 方法 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 5 8例左心室巨大室壁瘤行手术治疗后生存的 5 6例患者中的 49例进行了随访 ,随访率 87 5 %,随访时间 (4 7 6± 2 2 4 )个月 ,随访时间最长者 90 0个月。 结果 患者随访期内死亡 10例 ,5年生存率为 6 3 7%。术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径有明显缩小 ;术后 2 9 0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相比 ,有显著提高。所有患者均无再次心肌梗死发生 ,心绞痛复发 6例 ,程度较术前减轻。NYHA心功能分级由术前的 (2 5± 0 7)级转为 (1 3± 0 5 )级。统计分析显示 ,左心室舒张末径大于 70mm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 35 %,为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结论 左心室巨大室壁瘤手术治疗患者 ,中、远期疗效较好 ,绝大部分无心绞痛发生 ,生活质量提高 ,生存率与国外报道相似。
吴洪斌胡盛寿周玉燕
关键词:心脏室壁瘤心脏外科手术随访研究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远期随访被引量:34
2003年
目的 随访 5 5 0 6例次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远期临床结果 ,全面评价远期疗效。方法  1976年 5月至 1997年 5月 ,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实施人工瓣膜置换手术 5 5 0 6例次 ,共 5 2 79例病人 ,其中男 2 76 8例 ,女 2 5 11例 ;平均年龄 (39 86± 10 73)岁。共置换人工瓣膜 6 816枚。总随访率为86 8% ,平均随访 6 5 9年 (0 80~ 2 2 5 8年 ) ,随访总人年次为 2 86 0 8 94病人 年。结果 手术总死亡率为5 98%。人工生物瓣膜结构性衰坏发生率 1 5 7%病人 年。全组血栓栓塞发生率 0 2 2 %病人 年 (机械瓣组为 0 2 8%病人 年 ,生物瓣组为 0 0 7%病人 年 ,P =0 0 0 0 0 )。出血事件发生率 1 0 0 %病人 年 (机械瓣组为 1 34%病人 年 ,生物瓣组为 0 15 %病人 年 ,P =0 0 0 0 0 )。再手术为 0 4 5 %病人 年 (机械瓣组 0 0 2 %病人 年 ,生物瓣组为 1 6 1%病人 年 ,P =0 0 0 0 0 )。再手术原因以生物瓣衰坏为主 ,占再手术 96 35 %。远期死亡率 0 79%病人 年 ,5年生存率 (96 34± 0 31) % ,10年生存率 (92 4 8± 0 5 8) % ,15年生存率 (87 97± 1 13) % ,2 0年生存率 (82 5 1± 2 94 ) %。远期瓣膜相关死亡率 0 6 0 %病人 年 ,5年免除瓣膜相关死亡(97 2 1± 0 2 7) % 。
祁国奇朱晓东胡盛寿吴清玉周玉燕
关键词: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远期随访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心血管病
动力性主动脉瓣瓣架的改进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作者对先前的动力性主动脉瓣的辩架进行了改进。用悬臂式支架代替笼式支架,瓣架由端 环、悬臂、悬臂轴、支架梁、尾环等部分组成。悬臂轴由端环的中心伸出,通过位于顶端的垂直悬壁与 端环相连接以保持其工作位置。轴尾悬空,无支撑点。悬臂轴借滑动轴承支承“转子-叶轮”体。为 降低摩擦消耗,轴表面由耐磨材料制成。端环与普通机械瓣的瓣环相似,其外周嵌入编织的缝合环, 植入时与主动脉瓣环缝合固定。从端环的周边与悬臂轴平行的方向等距离伸出支架梁并在尾端与 尾环相连。支架梁和尾环与主动脉内壁紧贴,支撑动脉壁以防止其与“转子-叶轮”体接触。输入电 压为7V时,动力辫迅速启动,两端容器中液平面开始出现位差并逐步加大,至50mmH2O时趋于平 衡。提高输入电压,液面位差稍有增加,但在16V~25V区间内变化不大。结果显示改进后的动力 瓣性能大幅度提高,表明悬臂式动力瓣的辫架结构比笼式支架结构更趋合理。揭示了动力瓣探索的 一个重要方向。
李国荣马维国胡盛寿朱晓东赵红李京倖任兵韩京梅周玉燕
关键词:主动脉瓣外周机械瓣动脉壁
国人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后远期随访和抗凝治疗现状被引量:40
2004年
目的 通过对 4 5 0 5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病人的远期临床结果随访 ,全面评价国人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的远期疗效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后抗凝治疗现状 ,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1976年 5月至 1997年 5月实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 4 5 0 5例 ,共置换人工机械瓣膜 5 72 9枚。总随访率为 87% ,平均随访 5 5 6年 ( 0 80~ 2 0 17年 ) ,随访总人年数为 2 0 882 4 7病人 年。结果  30d死亡 173例( 3 84 % )。 5 8例发生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 ( 0 2 8%病人 年 ) ,2 73例 ( 1 31%病人 年 )发生出血事件 ,5例再手术 ( 0 0 2 %病人 年 )。远期随访死亡 15 2例 ( 0 73%病人 年 ) ,5年生存率 ( 96 4 9± 0 33) % ,10年 ( 92 6 9± 0 75 ) % ,15年 ( 90 78± 1 5 4 ) %。 88 8%病人了解换瓣术后服用抗凝药物的必要性 ,11 2 %病人不了解抗凝治疗的必要性。抗凝知识的掌握、抗凝治疗检测等与病人文化水平和地区分布有密切关系。结论 远期随访结果表明 ,国人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具有良好远期生存率。部分病人不了解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抗凝治疗方面存在地区差异。
祁国奇朱晓东胡盛寿吴清玉周玉燕
关键词:远期随访抗凝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针对我国瓣膜病人的特点 ,对比研究换瓣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方法  1998年2月至 6月对 115例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病人进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的对比研究。结果 换瓣手术后病人体力活动能力较手术前明显改善 ,尤其户外活动能力较手术前明显改善 ,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手术后 84 %病人恢复患病前的心情 ,其术后的孤独、压抑、焦虑和紧张评分较术前明显减低 ,性生活和脾气急躁较术前也明显改善。术后病人的家庭生活、社会关系及工作生活等方面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 0 0 )。 6 4 %有瓣膜相关损害的病人认为在当地购买抗凝药物不方便 ,而无并发症病人仅为 39% ,两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34) ;担心服用抗凝药物导致出血方面 ,有并发症病人肯定回答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病人 (86 %对 5 5 % ,P =0 0 0 6 )。结论 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可显著改善心脏瓣膜病病人生活质量。应降低人工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祁国奇朱晓东胡盛寿吴清玉周玉燕
关键词: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前生活质量心脏瓣膜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