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国华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师
  • 4篇高校
  • 3篇师专
  • 3篇教师专业
  • 2篇青年
  • 2篇青年教师
  • 2篇文化
  • 2篇教师专业发展
  • 2篇高校教师
  • 2篇高校青年
  • 2篇高校青年教师
  • 1篇大学文化
  • 1篇道德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机制
  • 1篇师道
  • 1篇师资
  • 1篇师资队伍
  • 1篇师资队伍建设
  • 1篇青年教师队伍

机构

  • 7篇江苏大学

作者

  • 7篇周国华
  • 1篇张忠华
  • 1篇蒋国伟

传媒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江苏高教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教育评论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加强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被引量:3
2010年
对高校而言,能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是学校上水平、上层次的关键。文章从先进的理念、扎实的举措、完善的机制、和谐的环境四个途径对本科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论述,认为本科院校应从战略角度提高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推进高校事业又好又快全面发展。
周国华
关键词:师资队伍
强化工作针对性 力促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被引量:17
2013年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关系着高校发展、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的未来。为了更好贯彻教育部、中央组织部等五部委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我们应针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探索提升其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促进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中成长,并通过丰富、多元的培训和其它制度作保障.促进专业发展,为他们在高校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张忠华周国华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高校青年教师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发展中央组织部
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被引量:11
2013年
建立科学健全的教师激励机制对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激励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师的需要认识不到位、激励手段单一、聘任和考评制度尚不够完善、激励内容缺乏弹性等。根据激励机制的以人为本、公开透明、差异性原则,思考构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体作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薪酬分配体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保持良好的育人环境。
周国华蒋国伟
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动力源,其专业发展程度的高低关系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遭遇到的困境是:准入体系科学性不足,缺乏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关注;轻视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评价机制"功利化"和"短视化"倾向未能扭转等。针对困境,深化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有:以"系统的改革"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将"专业"评价作为高校教师准入的重要尺度;依托平台建设完善培训体系;深化"导师"制度,尝试实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以"督促"青年教师发展。
周国华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教师道德:从“职业”到“专业”的历史转型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不断推进,经验型教师正迅速地向专业型教师转变,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职业道德也必须尽快向专业道德转型,从而进一步深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道德来源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而教师的职业具备规范性,教师的教育活动有专业化考量,才能有助于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对工作的热爱程度也仅仅源于自己的道德底线等,基于此,建立一系列的专业道德考察标准,促进教师更全面的专业化发展,变得十分紧迫而必要。
周国华
关键词:教师职业教师专业教师专业道德
基于大学文化发展的和谐校园构建策略
2015年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必须有与学校办学目标相适应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构成。大学文化作为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核心精神力量,集中反映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体现了大学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大学文化在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中的使命是,用共同的理想与价值追求,高尚的道德观念与审美情趣,以及先进的办学理念等来引导凝聚师生员工。
周国华
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后学术文化适应及其心理机制被引量:2
2023年
学界对学术文化适应和心理机制的研究由来已久,理论基础已相当扎实。文章将其引入高校场域,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复杂的学术文化适应与心理机制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后出现的学术文化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认同、学术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消极心理容易加剧文化适应困难。究其根本,自我防备和群体宽容的失落、科研理想与现实基础的差距、社交方式差异与现实利益冲突,是使海外高层次人才产生学术文化不适的“病因”。可采取重构文化认同、净化学术环境、协调人际关系等措施,使海外高层次人才尽快融入国内高校,实现环境与主体的良性互动。
朱雨欣周国华
关键词:海外高层次人才高校教师心理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