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3篇疏松性
  • 3篇内固定
  • 3篇骨质疏松性
  • 2篇腰椎
  • 2篇骨质疏松性骨...
  • 2篇骨质疏松症
  • 2篇关节
  • 2篇钢板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腰椎骨折
  • 1篇腰椎管
  • 1篇腰椎管狭窄
  • 1篇腰椎管狭窄症
  • 1篇粘合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治疗

机构

  • 8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周友良
  • 5篇陈大勇
  • 5篇饶根云
  • 5篇沈谷丰
  • 3篇陆沛骅
  • 3篇李孟军
  • 3篇曹俊培
  • 3篇王哲军
  • 3篇陆佳龙
  • 2篇周斌华
  • 2篇虞旭初
  • 2篇谢乐屏
  • 1篇王永刚
  • 1篇廖广珊
  • 1篇王金武
  • 1篇王骏
  • 1篇刘静东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2013年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髌骨切除术后膝关节功能随访观察被引量:5
2005年
谢乐屏王哲军饶根云陈大勇沈谷丰周友良
关键词:随访观察膝关节功能切除术后暴力损伤粉碎性全切除
一单元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2014年
目的研究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一个脊柱运动单元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和可行性。方法对自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应用该技术治疗的1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手术前后压缩高度、成角畸形纠正度、随访1年后的纠正高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有无断钉、断棒、慢性下腰痛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未发生断钉、断棒、慢性下腰痛等并发症,手术纠正高度及成角畸形满意,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与1年后纠正高度和纠正角度丢失不明显。结论一单元椎弓根钉棒固定技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李孟军周友良陆沛骅沈谷丰曹俊培陆佳龙王金武廖广珊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
生物胶粘合技术治疗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骨干骺端骨折碎骨块的生物胶粘合固定技术,总结应用生物胶粘合技术固定游离骨块的临床经验.方法:将骨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按照骨块固定技术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崁插、螺丝钉、克氏针固定,共30例.治疗组采用生物胶粘合...
李孟军周友良陆沛骅沈谷丰陆佳龙曹俊培虞旭初周斌华刘静东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估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骨质疏松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62~80岁,平均7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MRI及双能X线骨密度(BMD)检查。患者采用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进行随访,采用VAS,SF-36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时间121~165 min,平均130 min,出血量400~600 mL,平均51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6个月,平均2.4年。术前、术后VAS评分分别7.1±1.6,3.2±1.9。术后有1例患者跌倒致连接杆断裂,经手术取出,重新安装。结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是治疗骨质治疏松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手段。
饶根云陈大勇周友良周斌华虞旭初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骨质疏松
外踝钢板加拉力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被引量:4
2003年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常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和胫距关节脱位.以往采用内踝螺钉固定,外踝手法复位加石膏固定.疗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自2000年4月~2002年6月采用内踝拉力螺钉固定,外踝钢板固定治疗60例踝关节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陈大勇王永刚饶根云王哲军沈谷丰周友良
关键词:拉力螺钉踝关节骨折
骨密度测定对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警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总结骨密度降低与老年性骨折的关系,探索双能骨密度测定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预警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女性骨折患者的骨密度测定结果作为观察组,与同期在我院门诊就诊的5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检测结果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探索骨密度变化与骨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脊柱骨和股骨颈区的骨密度T值、Z值,骨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能骨密度仪检测患者骨密度可作为预防老年性骨折的一种有效预警方法。
李孟军周友良陆沛骅王骏曹俊培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折骨密度骨科学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人工骨植骨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被引量:12
2007年
肱骨近端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多发生于老年人,而严重骨质疏松给骨折的临床治疗带来许多困难,保守治疗效果往往较差。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普通钢板固定往往导致内固定失败、骨折再移位发生率高。我们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26例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加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取得满意疗效。
饶根云王哲军沈谷丰陈大勇谢乐屏周友良陆佳龙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人工骨植骨植骨治疗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锁定钢板结合羟基磷灰石表面喷涂锁定螺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结合羟基磷灰石表面喷涂锁定螺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经肩关节前入路进入复位后,对仍有明显骨质缺损的部位行人工骨植骨,使用锁定钢板结合带羟基磷灰石表面喷涂的锁定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7例获随访6~23个月,无肱骨头坏死,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3例。结论对于骨质疏松,骨质缺损严重肱骨近端骨折者,可行锁定钢板结合带羟基磷灰石表面喷涂的锁定螺钉内固定治疗,疗效可靠。
饶根云陈大勇周友良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质疏松锁定钢板羟基磷灰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