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克明

作品数:44 被引量:297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专利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油气
  • 8篇地层
  • 8篇气藏
  • 8篇气田
  • 7篇气田开发
  • 6篇页岩
  • 6篇油气田
  • 6篇油气田开发
  • 6篇储层
  • 5篇岩心
  • 5篇气井
  • 5篇温箱
  • 5篇勘探
  • 5篇恒温箱
  • 4篇岩石
  • 4篇油气勘探
  • 4篇渗流
  • 4篇气量
  • 4篇高温高压
  • 3篇低渗

机构

  • 4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西南石油大学
  • 8篇四川科力特油...
  • 4篇中国石油
  • 2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四川科宏石油...
  • 1篇华北油田
  • 1篇四川杰瑞泰克...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4篇周克明
  • 9篇何家欢
  • 7篇李农
  • 6篇张地洪
  • 6篇李宁
  • 6篇鄢友军
  • 5篇张清秀
  • 5篇王丽
  • 5篇王丽
  • 4篇缪海燕
  • 4篇罗涛
  • 4篇王兰生
  • 4篇黄媚
  • 3篇唐显贵
  • 3篇蒋裕强
  • 3篇党录瑞
  • 3篇张锦涛
  • 3篇付永红
  • 3篇雷程
  • 2篇刘彤

传媒

  • 14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2006复杂...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3
  • 1篇199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残余水状态下低渗储层气体低速渗流机理被引量:29
2003年
文章利用低速渗流实验装置 ,在残余水状态下 ,对亲水低渗储层岩石中气体低速渗流机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研究成果表明 :在残余水状态下 ,亲水低渗储层岩石中的气体低速渗流具有明显的非达西渗流特征 ;在克氏回归曲线上 ,存在着界定不同渗流机理影响的临界点。在临界点以下 ,气体渗流受毛细管阻力影响 ,表现为气体有效渗透率随净压力增大而递增 ;临界点以上 ,气体渗流受气体分子滑脱效应影响 ,表现为气体有效渗透率随净压力增大而递减。
周克明李宁袁小玲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储集层油气田开发
一种储层温压下的油水相渗曲线可视化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层温压下的油水相渗曲线可视化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油藏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包括渗流可视化系统、驱替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渗流可视化系统包括高温高压可视釜,放置在高温高压可视釜内的可视化模型和高温高压可视...
罗武郑玲丽张宇豪肖文联郑丁王家兴曾星杰王勇周克明王艺森
气水两相渗流及封闭气的形成机理实验研究被引量:57
2002年
四川盆地天然气藏多数属于有水气藏。随着气藏的不断开发 ,地层压力不断下降 ,导致了边水推进和底水上升 ,严重影响了天然气的产量和气藏的采收率。四川盆地天然气藏地质情况复杂 ,储层非均质性强 ,水侵形式多种多样 ,开发难度极大。本文根据四川盆地有水气藏的实际情况 ,以铁山 2井 3号样品和卧 116井 114号样品的铸体薄片所代表的孔隙结构为背景 ,利用现代激光刻蚀技术 ,研制了均质孔隙和裂缝—孔隙模型地层的气水两相可视化人工物理模型。开展了气水两相渗流及封闭气形成机理试验 ,研究了两种模型中的水驱气机理 ,水沿裂缝的推进和变化规律 ,封闭气的形成方式 。
周克明李宁张清秀唐显贵
关键词:四川盆地气藏裂缝两相流动
气井泡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井泡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该气井泡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恒温箱、放置在恒温箱内的模拟井筒、可操作地向模拟井筒内加注高温高压气体的进气单元、可操作地向模拟井筒内加注高温高压液体的...
李农鄢友军缪海燕周克明曾术悌贾蓉庆王兰生
文献传递
低渗透气藏气体渗流机理实验被引量:7
2008年
针对低渗透气藏含水饱和度较高的特点,改进了气体渗流实验方法,在提高了实验精度的基础上,结合平均压力梯度下气体流速的实验数据处理方式,发现了转折型气体渗流曲线类型——在不同实验压差区域内其气体渗流规律不同,即随压力梯度的增大,阈压效应与滑脱效应依次占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常压状态与覆压状态下低渗含水岩心中气体渗流特征的差异。研究认为,转折型气体渗流曲线是滑脱动力与毛细管阻力这两种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影响因素此消彼长的宏观体现,而拐点的位置反映了两种影响因素主导地位的转化界限。
刘晓旭钟兵胡勇周克明李宁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低速非达西流滑脱
一种圆柱形样品径向热导率测试误差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样品径向热导率测试误差的计算方法,属于干热岩勘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区分圆柱形样品的类型,选定待测圆柱形样品;b、计算圆柱形样品的热传导率实验测试真值;c、计算圆柱形样品的测试结...
何家欢罗涛周克明李武广黄媚何同均谭榕许馨月
气井泡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井泡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该气井泡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恒温箱、放置在所述恒温箱内的模拟井筒、可操作地向所述模拟井筒内加注高温高压气体的进气单元、可操作地向所述模拟井筒内加...
李农缪海燕鄢友军周克明曾术悌贾蓉庆王兰生
文献传递
沉积硫源判别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硫源判别系统,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气源设备(101)、循环硫沉积装置(102)、硫源分析装置(103)和脱硫装置(104)。通过设计与气源设备(101)相连通的循环硫沉积装置(102...
周克明李农蒲治锦何家欢王丽万莹唐大卿谭杰
文献传递
可视化微观孔隙模型中气水两相渗流机理被引量:44
2008年
采用激光刻蚀的均质微观孔隙模型对低渗透油气藏岩心进行了气水两相渗流试验。模型亲水,驱替基质为蒸馏水加甲基红,气体为氮气。研究结果表明:在驱替压差不大的情况下,无论是孔隙还是喉道,气水分布及流动方式主要为水包气,水沿管壁流动,气体在孔道中央流动;水驱气过程中封闭气的形成方式主要有绕流形成的封闭气、卡断形成的封闭气、孔隙盲端和角隅形成的封闭气、"H型"孔道形成的封闭气;同时,水锁也是多孔介质中两相渗流的主要特征,可以通过降低压力使气体充分膨胀和提高驱替压差来提高采收率,降低封闭气量。
李登伟张烈辉周克明郭了萍
关键词:可视化
海相页岩气储层评价发展趋势与综合评价体系被引量:32
2019年
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中还存在着储层有效性评价体系不完善、储层评价体系不能满足页岩气高效开发需要等问题。为了完善储层评价内容与标准,基于现有的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法,分析页岩气储层静态评价的不足及其面临的挑战,建立了页岩气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和孔隙系统划分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页岩压后动态评价参数及其对排采措施的影响,研究了“自动缓解水锁”潜力评价参数,建立了“静—动”结合的储层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气储层评价的新挑战表现为“储层有效性、压后动态评价参数体系、压后排采措施”研究不够深入,导致现有的页岩气储层评价体系相对于生产具有严重的滞后性;②储层有效性评价主要表现为有效孔隙度下限评价,体现在黏土矿物束缚水和不连通孔隙对页岩气开发的影响;③页岩气储层评价发展趋势表现为细化储层静态评价参数、建立“自动缓解水锁”潜力评价指标和“静—动”结合的储层综合评价体系;④确定了“润湿性、吸水滞留能力、吸水膨胀方式、膨胀率和吸水产生裂缝能力”等“自动缓解水锁”潜力评价指标的压后动态评价体系;⑤提出了“页岩气储层静态评价是基础,压后动态评价是补充”的储层评价思路,并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海相页岩气储层评价的“静—动”结合的储层综合评价体系。
蒋裕强付永红付永红董大忠谢军董大忠周克明张海杰陈超马廷虎陈超
关键词:页岩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