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育彬

作品数:52 被引量:321H指数:11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脑梗
  • 12篇急性
  • 10篇脑梗死
  • 10篇梗死
  • 8篇血管
  • 8篇急性脑梗死
  • 7篇注射
  • 7篇注射液
  • 7篇细胞
  • 7篇疗效
  • 7篇出血
  • 6篇脑出血
  • 6篇抽动
  • 6篇抽动障碍
  • 5篇灯盏
  • 5篇灯盏细辛
  • 5篇细辛
  • 5篇白细胞
  • 5篇白细胞介素
  • 4篇毒性

机构

  • 44篇汕头大学医学...
  • 9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市第二人...

作者

  • 52篇吴育彬
  • 28篇郑璇
  • 19篇庄伟端
  • 10篇肖颖秀
  • 10篇杜登青
  • 9篇郑俊忠
  • 9篇欧利民
  • 7篇魏丽玲
  • 7篇吴映华
  • 6篇胡莲清
  • 6篇奚宝珊
  • 6篇李森美
  • 5篇陈显光
  • 4篇林鑫江
  • 4篇郑璇
  • 3篇何文贞
  • 3篇巫顺秀
  • 3篇许楚芸
  • 2篇林昆
  • 2篇林丽丽

传媒

  • 12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 10篇2006
  • 10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抽动障碍患儿事件相关电位P_(300)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抽动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日本光电公司提供的MEB-9104K诱发电位检测系统测定41例抽动障碍患者(病例组)P300并与22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P300潜伏期为(582.7±137.4)m s,波幅为(24.78±10.25)μV,对照组潜伏期为(501.2±126.0)m s,波幅为(23.15±10.00)μV。2组潜伏期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波幅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各亚型之间P300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之间P300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抽动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缺陷,在治疗该类患者的过程中值得参考。抽动障碍各亚型之间认知功能无明显差别。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药物治疗抽动障碍对认知功能无影响。
胡莲清郑璇欧利民林丽丽庄伟端吴育彬郑俊忠肖颖秀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
尼莫地平和培磊能联合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和培磊能联合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VD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为尼莫地 平加培磊能组(40例),先用尼莫地平 10 g静滴,每日 1次,连续 10~14 d后改口服40 mg;每日 3次并用培磊能 2. 5 mg,每日 2次,共 3 个月。对照组(30例)单纯尼莫地平治疗,方法与实验组相同。比较两组MMSE、HDS、ADL、SSS 4种量表得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3 个月后4种量表得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培磊能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较佳药物组合。
李森美陈显光巫顺秀张庆臣吴育彬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尼莫地平培磊能药物疗法
抽动障碍患者血清多巴胺的测定及意义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了解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患者血清多巴胺的水平,探讨各亚型之间血清多巴胺的水平是否存在差别。【方法】应用德国DLD公司提供的多巴胺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38例抽动障碍患者血清多巴胺并与22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血清多巴胺为(4.2±3.8)μg/L,对照组为(6.7±5.4)μg/L,两组各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各亚型血清多巴胺中位数分别为3.5μg/L,3.1μg/L,1.8μg/L,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抽动障碍患者存在多巴胺的水平异常,各亚型血清多巴胺水平无明显差别。
胡莲清周厚成黄宇泽吴育彬庄伟端郑璇郑少君
关键词:血清多巴胺
西力欣治疗老年人脑卒中并发肺炎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观察西力欣(头孢呋辛酯)治疗老年人脑卒中并发肺炎的疗效。方法:将病例分为西力欣组60例及对照组(青霉素+氧氟沙星)40例,均在采用综合措施治疗原发病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西力欣组有效率88.3%,对照组60.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西力欣组显著进步,对照组进步。二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年人脑卒中并发肺炎,合理选用西力欣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脑卒中的恢复。
吴育彬杜登青郑璇
关键词:老年人疗效
海洛因中毒性脑病3例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 3例 (男性 )海洛因中毒性脑病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观察。结果 :3例均表现为反应迟钝、智力减退 ,语言障碍、肌张力低下。头颅CT或MRI见双侧小脑半球齿状核、侧脑室旁、内囊后肢及枕叶等白质均见异常改变。结论 :语音低沉、四肢肌张力低、小脑性共济失调 ,以及CT、MRI的广泛性、对称性的特殊改变是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重要表现。
吴育彬魏丽玲郑璇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CTMRI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5年
灯盏细辛注射液由中药灯盏花提取 ,有效成分为总黄酮 ,具有扩管 ,降低血黏稠度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脑循环功能等。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吴育彬郑璇吴映华许小玲
关键词:灯盏细辛注射液血管内皮功能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循环
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观察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研究海洛因所致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 (CT和MRI)特征。方法 对13例海洛因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3例均为男性 ,均以烫吸海洛因为吸毒方式 ,9例是在毒品戒断过程中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起病的弥漫性脑损害 ,尤以精神症状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突出表现。 13例CT表现为脑内多发、广泛且明显对称性的低密度灶 ,累及双额、顶、颞、枕叶白质区及小脑半球齿状核和脑干 ,一般无占位征象。 6例同期MRI检查显示病灶的部位、范围与CT所见大致相同。结论 本病的诊断依靠明确烫吸海洛因史及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征象。CT与MRI一样 ,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激素对本病治疗效果差。
许楚芸魏丽玲吴育彬
关键词:海洛因中毒性脑病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 50例脑出血患者按血钠水平分为高钠血症组 2 0例和对照组 1 30例 ,对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高钠血症组死亡 1 3例 ,病死率 65 % ;对照组死亡 2 6例 ,病死率 2 0 % ,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丘脑出血发生率 ,高钠血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空腹血糖≥ 6 .1mmol/L ,血细胞计数≥ 1 0 .0 g/L ,血压≥ 2 3 .9/ 1 4 .6Kpa,体温≥ 39℃及血肿破入脑室者百分比 ,高钠血症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主要与其本身的病理生理改变关系密切 ;其病死率高 。
杜登青吴育彬
关键词:脑出血并发症高钠血症预后
急性脑出血死亡的临床分析
1997年
目的:了解78例脑出血者的年龄和意识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年龄以59岁开始,每10岁为一组;意识状态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患者入院首次计分,应用HP微机,SAS6.03软件分析GCS与脑出血量,部位及存活时间关系。结果:每增大1岁,死亡的危险性增加1.65~3.41倍。意识状态与存活时间存在正相关(r=0.75,P<0.01)而与出血量呈负相关(脑叶r=-0.8002,P<0.01;基底节r=-0.7987,P<0.01)。结论:年龄和意识状态是急性脑出血早期死亡的预测因素。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意识状态越差,存活时间超短,也说明脑出血量大,容易导致死亡,脑干出血意识状态最差。
魏丽玲林昆吴育彬郑俊忠
关键词:脑出血
HTLV-Ⅰ相关性HAM/TSP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6的测定及其意义
2005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瘫痪(HAM/TS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放射方法检测8例HAM/TSP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6水平。【结果】HAM/TSP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6含量分别为(194.76±30.01)pg/ml;(184.12±36.39)pg/ml,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OIND)组血清及脑脊液中IL-6含量分别为(132.61±21.76)pg/ml;(124.95±15.39)pg/ml,正常对照组(NC)组血清IL-6含量为(127.08±22.05)pg/mL。HAM/TSP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HAM/TSP患者血清中IL-6含量与脑脊液中IL-6含量水平不呈线性相关。【结论】IL-6在HAM/TSP发病的免疫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林鑫江郑璇吴育彬
关键词:脊髓疾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