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晗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艺术

主题

  • 5篇音乐
  • 2篇音乐形态
  • 2篇小民族
  • 2篇民歌
  • 2篇民族
  • 2篇赫哲
  • 1篇德彪西
  • 1篇调式
  • 1篇演奏
  • 1篇演奏技巧
  • 1篇演奏技术
  • 1篇音乐分析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特征
  • 1篇中古
  • 1篇中古调式
  • 1篇少数民族民歌
  • 1篇声化
  • 1篇前奏
  • 1篇前奏曲

机构

  • 7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7篇吴晗

传媒

  • 2篇戏剧之家
  • 2篇艺术研究(哈...
  • 1篇音乐时空
  • 1篇音乐大观
  • 1篇艺术教育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古调式在浪漫派后期和声终止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经历了一场意味深长的大动荡,是浪漫主义音乐到现代音乐的一个"过渡时期",作曲家们开始寻找新的和声方法,由于浪漫派后期的许多作曲家对中古调式的偏好所至,而又重新发掘了出来,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风格语言特征之一,从不同方面、不同侧面影响着20世纪音乐。
吴晗
关键词:中古调式语言特征音乐
黑龙江四小民族民歌音乐形态学研究
2012年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民族的音乐是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正是以黑龙江四小民族即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及赫哲族的民间歌曲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类别的民间歌曲进行调式特征、旋律形态、节奏与节拍、曲式结构四方面的详细分析,总结黑龙江四小民族民间歌曲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
吴晗
关键词:民歌音乐形态
浅谈五声化和声在和声教学中的运用
2014年
文章解释了五声化和声在西方国家的出现与演变以及在我国的使用情况,分别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德彪西等人的作品并举例分析,阐述了在我国的和声教学中对五声化和声等民族因素的教学运用的缺陷,并从修改教材、更新内容、培养民族和声素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以提高和声教学水平。
吴晗
关键词:和声和声教学
浅谈歌曲的即兴伴奏
2003年
即兴伴奏是指在只有旋律谱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根据歌曲或乐曲的需要,选择与其相适应的音型化的和声序进,起到对旋律的补充和衬托。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作为音乐教师所必须掌握的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无论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还是艺术实践中,钢琴即兴伴奏都是音乐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技能,他对于从事音乐教育的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但是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经过系统的钢琴演奏技巧训练的学生,他可以演奏高难度的钢琴曲,但却未必能很好地为一首简单的歌曲即兴配弹,原因何在?
吴晗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钢琴演奏技巧钢琴演奏技术分解和弦乐曲风格
黑龙江四小民族民间音乐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在生活地域、文化背景、民俗习惯等方面的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本文以这四个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为研究对象,从旋律形态、调性特征、节奏形式等方面出发,进行初步的整理和研究。挖掘其更深层次的音乐文化内涵。
吴晗
关键词: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
黑龙江四个少数民族民歌音乐形态学研究
2013年
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赫哲族的音乐是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黑龙江四个少数民族即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及赫哲族的民间歌曲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类别的民间歌曲进行调式特征、旋律形态、节奏与节拍、曲式结构四方面的详细分析,总结出黑龙江四个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
吴晗
关键词:赫哲民歌音乐形态
音乐的印象——《牧神午后前奏曲》
2014年
文章主要从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中的结构、旋律、配器等方面入手,对音乐进行说明,阐述作曲家是如何运用创作的艺术特征来表达诗歌的内涵意境的,并且简要地说明这部作品是如何通过这些创作手法来体现印象主义的朦胧效果。
吴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