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辉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教育
  • 3篇高校
  • 3篇成人
  • 2篇学历
  • 2篇学历教育
  • 2篇矛盾管理
  • 2篇高等学历
  • 2篇高等学历教育
  • 2篇办学
  • 2篇办学体系
  • 2篇成人高等
  • 2篇成人高等学历
  • 2篇成人高等学历...
  • 1篇当下中国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建设
  • 1篇调适
  • 1篇选聘
  • 1篇选聘机制
  • 1篇学分

机构

  • 7篇南华大学

作者

  • 7篇吴志辉
  • 5篇曾建新
  • 2篇周浩
  • 1篇吴仕艳
  • 1篇谭军红
  • 1篇廖运华
  • 1篇万建军
  • 1篇曾颜璋
  • 1篇吴移谋
  • 1篇彭金生
  • 1篇陈彬

传媒

  • 2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邵阳学院学报...
  • 1篇零陵学院学报
  • 1篇零陵学院学报...
  • 1篇成人高等教育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校成人学分制管理与考试制度的改革
2004年
随着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普遍推行,高校成人教育考试制度已不能适应学分制发展的要求。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成人教育现行的考试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推行学分制后考试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这对于完善成人教育学分制管理,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廖运华吴仕艳吴志辉吴移谋谭军红
关键词:高校学分制管理考试制度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体系的矛盾管理
2005年
本文试图运用矛盾管理学理论,通过深入分析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体系的组成结构、目标及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考察体系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探寻解决矛盾的途径和体系发展与创新的方向,改善体系的不协调因素,促进整个成人高等教育体系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曾建新周浩吴志辉
关键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体系报考条件
高校主体性人力资源的需要与激励研究
2004年
深入分析了激励的作用机制,以及高校主体性人力资源的需要的以高层次倾向性为主、同时呈复合交叉性和动态变化性的特点,对其进行激励必须采取多元性、灵活性的激励方式,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环境激励、工作激励、团体激励等方法,并注意激励的实效性和艺术性,把激励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人力资源管理之中。
曾建新吴志辉万建军
关键词:高校
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体系的矛盾管理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试图运用矛盾管理学理论,通过深入分析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体系的组成结构、目标及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考察体系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探寻解决矛盾的途径和体系发展与创新的方向,改善体系的不协调因素,促进整个成人高等教育体系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曾建新周浩吴志辉
关键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体系矛盾管理高等教育体系管理学理论
论高校管理岗位与管理人员的关系与调适被引量:2
2004年
文章在界定高校的管理岗位与管理人员的基础上 ,探讨了二者对实现高校的目标与任务上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在进行管理岗位设置和管理人员选聘时应遵循服务组织、权责对等、人位匹配和柔性原则。同时 ,高校要加强管理岗的位设计与工作分析研究 ,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人员选聘机制 ,从管理人员的岗位潜力开发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 ,对管理体制进行调适 ,促进高校内部管理。
曾建新吴志辉
关键词:高校管理岗位选聘机制岗位设计
论函授站的性质与边界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深入分析了普通高校函授站的基本性质:法律的代理性质、教育的育人性质和社会的服务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这种性质规定下函授站的行为边界,认为函授站应该确定轮廓清晰而有一定弹性的边界,并进一步分析了函授站的地域性、短期性、依赖性、灵活性和矛盾性的基本特征。
陈彬曾建新吴志辉彭金生
关键词:函授站
论当下中国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的立法实践
2008年
文章从立法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当下中国法治对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平等权与自由权的规范与保护是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体现;二是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维护与恢复是道德建设的有力推进;三是对诚信原则的规定与倡导是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的信念支撑;四是对家庭、邻里伦理道德的维护与弘扬是道德建设的落脚点。从而构成对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的立法实践问题的比较完整的认识。
吴志辉曾颜璋
关键词:法治道德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