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国忱

作品数:60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哲学宗教
  • 8篇社会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哲学
  • 8篇主义
  • 6篇道德
  • 6篇知识
  • 5篇马克思主义
  • 4篇社会
  • 4篇主客体
  • 4篇唯物
  • 4篇唯物主义
  • 4篇马克思主义哲...
  • 3篇整体性
  • 3篇整体性原则
  • 3篇社会主义
  • 3篇生态
  • 3篇自在之物
  • 3篇西方哲学
  • 3篇现代西方哲学
  • 3篇列宁
  • 2篇大学生
  • 2篇对峙

机构

  • 37篇江苏大学
  • 21篇辽宁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沈阳体育学院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60篇吕国忱
  • 3篇岳丽艳
  • 2篇高佳
  • 2篇孙月娟
  • 2篇郭亭
  • 1篇郑有胜
  • 1篇马丽
  • 1篇蔡健
  • 1篇徐慧杰
  • 1篇朱春艳
  • 1篇王玉华
  • 1篇李久成
  • 1篇王建国
  • 1篇柴静
  • 1篇张华
  • 1篇刘宪武
  • 1篇李莉
  • 1篇陈晨
  • 1篇魏莉
  • 1篇张旋

传媒

  • 8篇辽宁大学学报...
  • 5篇社会科学辑刊
  • 3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哲学动态
  • 2篇江汉论坛
  • 2篇理论探讨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内蒙古社会科...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深圳大学学报...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南京政治学院...
  • 2篇唯实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边疆经济与文...
  • 2篇沈阳干部学刊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浙江学刊
  • 1篇长白学刊
  • 1篇北方论丛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象的性质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
1988年
人们普遍认为,现象是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因而是纯客观的。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现象以客观物质为实体,但又具有认识主体的特性。在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论述过现象的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现象的本质;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现象随着认识层次的深入而具有更明显的主体性。研究现象的主体性,目的在于要对现象作出科学的分析,区分主体行为对客体的“干扰”作用和客体特性本身,以便客观地揭示客体的性质和规律。
吕国忱
关键词:主客体相互作用唯物主义自在之物
实践课题初探
2001年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哲学回应 ,是应用哲学的兴起和传统哲学的失色。实践课题哲学研究是以现有理论为参照系而又不受其束缚 ,把着眼点转向当下实践 ,转向以新的方式展开的创造性活动。本文对实践课题哲学的特点、程序、方法、作用等作了分析。
吕国忱
关键词:应用哲学研究方法
社会形态的张力——关于“卡夫丁峡谷”的另一种视角
2003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落后国家能否跨越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 ,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历史证明 ,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家 ,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有连续性 ,而社会形态的演进则带有跃迁性。社会形态具有张力 ,生产力决定其张力变化的幅度。只有社会形态与生产力水平相互适应 。
吕国忱岳丽艳
关键词: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产力
现象的主体性和客观性被引量:1
1996年
在这纷纭复杂的现象世界中,有些现象人能看到,有些人看不到,还有些现象,虽然人们都能看到,但却因人而异。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物质世界的现象是客观的呢?还是主观的呢?还是主、客观因素兼而有之?人类哲学思维的发展,具体科学所提供的材料以及人们认识发展的过程表明,“现象”是主客观相互联结的产物。没有认识活动,没有主客观的相互联结,也就形不成现象。
吕国忱
关键词:主体性主客体客观性自在之物唯物主义原子物理
时差·位差·认识功能转换
1997年
人的认识过程及其功能的转换与时差、位差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吕国忱
伦理学视域中的实践维度
2013年
实践是一切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出发点和基础。实践维度的优先性不仅体现在优先于感性、直观,更体现在优先于理论思维和逻辑概念。从伦理学视域出发,强调实践维度的重要性,并非要在伦理理论与实践之间实现"哥白尼倒转",而是由于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尤其在当前以经济关系变革为基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变革的新形势下,伦理理论的确定性与实践成果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迫使我们必须将如何更好地践行社会伦理秩序,提高社会成员道德修养提上日程。
吕国忱柴静
关键词:伦理学视域实践维度伦理道德社会关系
关注并反思大众文化——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被引量:2
2001年
吕国忱
关键词:书评文化传播文化风格
列宁主体客体观的重大转变——《唯批》与《哲学笔记》之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学术界读马克思主义文本,往往以早期著作为依据,而不含列宁的哲学著作。这对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是一种"中断"。重读列宁的主要哲学著作,我们会发现,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明确提出:"主体—客体和客体—主体","这就是经验批判主义的原则同格的全部实质,就是最新实证论对'素朴实在论'的最新式的保护的全部实质!"并且把它作为批判马赫主义的武器而贯穿全书的始终。与此相反,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多次提出"主体和客体的一致",并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把列宁的后期观点引进哲学原理,就应该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避免以往教科书滥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从而把哲学理论推向前进。
吕国忱
关键词:哲学客体
模拟——科技发展的动力引擎被引量:4
2007年
模拟渗透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是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但人们对模拟的理解却有自发和自觉之分。被动、复制和历史循环是自发阶段的显著特点,主动、创新和快速发展是自觉阶段的重要标志。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模拟已经成为学习和研究先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杠杆和动力引擎。自觉运用模拟技术,就可以避免盲目性,把社会推向时代发展的快车道。
吕国忱魏莉
对“斗争的绝对性、同一的相对性”的换位思考
2007年
长期以来,人们对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绝对相对问题的理解都书本化、教条化,即认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但是,理论本身的探究和新的社会实践要求对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本质规定重新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进入新的精神境界,得出截然相反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相对性和同一性的绝对性这种新认识。
吕国忱孙月娟
关键词:斗争性同一性相对性绝对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