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咸青

作品数:55 被引量:21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物理海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天文地球
  • 11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5篇同化
  • 19篇潮汐
  • 17篇伴随同化
  • 11篇反演
  • 11篇值模拟
  • 10篇底摩擦
  • 10篇底摩擦系数
  • 10篇数值模拟
  • 9篇伴随法
  • 8篇内潮
  • 7篇数据同化
  • 6篇反演研究
  • 5篇高度计
  • 4篇卫星高度计
  • 4篇开边界条件
  • 4篇分潮
  • 4篇潮汐模型
  • 3篇行波
  • 3篇行波解
  • 3篇海表

机构

  • 44篇中国海洋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国家海洋局
  • 4篇山东教育学院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南京大学
  • 3篇解放军理工大...
  • 3篇教育部
  • 2篇国家海洋信息...
  • 2篇青岛大学
  • 2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北方交通大学
  • 1篇国家海洋技术...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济宁市水利局

作者

  • 55篇吕咸青
  • 6篇张继才
  • 6篇吴自库
  • 5篇田纪伟
  • 4篇孙丽艳
  • 3篇徐青
  • 3篇王永刚
  • 3篇程永存
  • 3篇魏泽勋
  • 3篇刘玉光
  • 3篇高秀敏
  • 3篇方国洪
  • 3篇谷艺
  • 2篇王丽娅
  • 2篇高松
  • 2篇高艳秋
  • 2篇樊伟
  • 1篇乔彦松
  • 1篇何宜军
  • 1篇曹安州

传媒

  • 6篇海洋学报
  • 5篇应用数学和力...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海洋湖沼通报
  • 4篇海洋科学进展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海洋科学
  • 3篇数学的实践与...
  • 2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2003年中...
  • 2篇海洋监测高技...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物理学报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计算物理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渤、黄、东海内潮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07年
在全球的海洋中,中国东海和临近海域是最显著的内潮生成地之一。本文采用NODC(Levitus) World Ocean Atlas 1998提供的季平均温、盐资料,计算海水的密度,并计算垂向密度梯度的最大值点,得到一个较符合海水实际的密度分层。使用三维非线性数值模型(将海洋分为2层)研究了潮汐(M2,S2,K1,O1分潮)作用下渤黄东海的内潮,揭示了整个海区内潮起伏的空间分布,结果发现大振幅的波动均发生在台湾东北(冲绳海槽)海域和中国近海地形突变之处,其中前者更显著。对于各分潮模拟得到的表面潮与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上层海水的深度和厚度的梯度对内潮有一定的影响;冬季分布区域比夏季小,强度比夏季大。
姜波吕咸青
关键词:内潮数值模拟
利用伴随同化方法优化南海内潮观测站位的研究
2018年
基于南海现有的潜标布放位置,采用等密度坐标内潮伴随同化模型,对潜标布放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东、北两处的开边界条件对于该区域的内潮数值模拟最为关键,位于吕宋海峡附近的站点携带了更多与开边界条件相关的信息,并且由东北向西南依次递减;东开边界条件在全海域的纬向流速、北部海域的径向流速模拟中起着主导作用。基于现有的60个站点反演开边界条件,难以准确模拟该区域的内潮。实验结果表明,在人为的增加5个站点后,3组站点的绝对平均误差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并且在地形变化较为强烈的区域放置呈断面状的站点可以大幅度提高所有站点处的模拟结果,从而提高该区域内潮的模拟精度。
姜冬陈海波吕咸青
关键词:伴随同化
基于伴随同化方法的空间飞行器轨道估计
2013年
基于空间几何原理提出了一个双星无源定位方案,方案中包括两个观测坐标系和一个基础坐标系.每个观测坐标系中分别存在一条由观测卫星发出指向目标飞行器的射线,考虑到实际观测中存在各种误差,任意两颗观测卫星对目标飞行器的定位方向一般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即为异面直线),假定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的中点(相交的情况下为交点)是目标飞行器所在的位置,而公垂线段的长度表征两颗卫星的观测误差.利用空间飞行器的观测数据计算了飞行器在基础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并进行了误差估计.利用一个基于伴随同化方法的数值模型估计了空间飞行器主动段的轨道.正向模型用来模拟飞行器的运动过程,伴随模型用来优化参数.通过同化空间飞行器在基础坐标系下的观测数据得到了空间飞行器的轨道.设计了数值实验以检验该模型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了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的正确性,通过同化卫星对飞行器的观测数据,该伴随同化模型可以对空间飞行器的轨道进行成功估计.
靳光震高艳秋曹安州吕咸青
关键词:伴随同化
海表面温度的变分同化预报模式:初始场的全局优化
2015年
利用变分同化技术,将船舶报资料与海表面温度短期数值预报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了渤、黄、东海的海表面温度短期数值预报。本预报模式利用伴随方法实现了预报模式的全局优化,不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船舶报资料,而且初始温度场的调整由自动的数值迭代过程来实现。在渤、黄、东海海域,4个季节的典型月份的SST连续1个月的24h后报结果与船舶报资料均方差均降至0.8℃以下。同化后海表面温度初始场的绝均差较同化前有显著下降。与以前所用的客观分析方法比较的结果表明,伴随同化的预报精度明显高于客观分析方法。
高艳秋苏洁李磊吕咸青
关键词:伴随同化海表面温度短期数值预报
2018年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综述
2019年
介绍了2018年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基于卫星高度计海面高度异常资料获取潮汐调和常数方法及应用'的命题背景和目的,分析了本赛题的建模及求解思路,对评阅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本赛题还需继续思考的问题.
吕咸青曹圣山
关键词:潮汐分潮海面高度内潮
伴随同化技术在渤、黄海生态模式中的应用:控制变量的选取与孪生实验被引量:9
2006年
在渤、黄海海域建立了物理海洋模型与NPZD生态模型的耦合模型,就伴随同化技术应用中如何从众多模型参数中选择控制变量的难题做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对于渤、黄海海区的NPZD模型,除了用传统的方法选取控制变量之外,代价函数关于模型参数的梯度信息也可以作为选取控制变量的标准之一,这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如何确定控制变量的问题。另外,通过孪生实验验证了在渤、黄海NPZD生态模式中使用伴随同化技术同化水色遥感数据的可行性,这为以后将水色卫星遥感数据同化到海洋生态模型中奠定了基础。
徐青刘玉光程永存吕咸青
关键词:伴随同化生态模型
伴随同化方法在中国近海海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简述了几种常用的资料同化方法,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伴随同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基于其在潮汐模式中、在海水温度场中和在海洋生态模型中的应用等三方面综述了伴随方法在中国近海海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伴随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的评述,指出该方法可对海洋观测方案的优化发挥重要作用,其在生态学流动力学模式中的应用亦应得到充分重视。
高秀敏魏泽勋吕咸青王永刚方国洪
关键词:中国近海数据同化
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同化的渤海和黄海M_2潮流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0年
将基于数学物理反问题的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应用到陆架浅海区正压潮流的三维数值模拟中.孪生实验结果表明,借助伴随同化技术,三维正压潮流模型的水位开边界条件可成功反演.实际实验同化从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提取的潮汐调和常数,通过反演水位的第一边值开边界条件,数值模拟了渤海和黄海的M2潮汐潮流.同化后代价函数以及代价函数关于开边界Fourier系数的梯度的值均大幅度下降,证明了伴随同化方法的有效性.实验过程中潮流资料未参与同化,但由其表达的代价函数值仍然由1下降至0.09,表明从高度计数据反演陆架浅海区的潮流场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与其它工作相比,潮流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误差较小,所得同潮图及潮流椭圆分布图准确体现了渤海和黄海M2潮汐潮流的基本特征.本文工作表明伴随同化方法可有效提高潮流数值模拟的准确度.
张继才吕咸青孙丽艳
关键词:伴随同化TOPEX/POSEIDON
数据同化反演风应力拖曳系数以及垂向涡动黏性系数的分布被引量:11
2001年
所作的孪生实验表明:通过利用变分优化控制技术将气象学和海洋学(表层和 次表层)的观测资料同化到海洋的埃克曼层模型中,可将未知的边界条件(风应力拖 曳系数)和垂向涡动黏性系数的分布同时反演出来.
吕咸青
关键词:数据同化风应力垂向
二维潮波模式底摩擦效应参数化方案同化研究
2012年
基于伴随同化方法对二维潮波模式底摩擦效应的线性与非线性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推导了底摩擦效应两种参数化方案的伴随表达式,并借助孪生实验对所述方法的参数反演能力进行了验证.通过同化高度计资料和验潮站资料,分别使用线性和非线性参数化方案,以及常数底摩擦系数与空间分布底摩擦系数设置的两两组合,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经过同化,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的差异均有了明显下降。结果表明,如果将底摩擦系数设置为全区常数,则非线性参数化方案的模拟结果远优于线性方案;然而,在空间分布设置下,两者模拟得到的水位场与潮流场仅有细微差别,并尝试从底摩擦引起的能量耗散角度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张继才吕咸青孙丽艳
关键词:参数化方案伴随同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