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安强

作品数:176 被引量:528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9篇经济管理
  • 54篇农业科学
  • 24篇文化科学
  • 18篇历史地理
  • 17篇社会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4篇农业
  • 33篇代耕
  • 33篇代耕农
  • 33篇珠三角
  • 24篇农村
  • 18篇栽培
  • 17篇社会
  • 16篇人口
  • 16篇农业流动人口
  • 16篇考古
  • 16篇科教
  • 13篇栽培稻
  • 13篇科教兴村
  • 13篇古栽培稻
  • 11篇入侵
  • 9篇农民
  • 7篇有害生物
  • 7篇贫困
  • 7篇外来有害生物
  • 6篇稻田

机构

  • 169篇华南农业大学
  • 1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1篇博罗县农业技...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广州番禺职业...
  • 8篇广东工业大学
  • 6篇郑州大学
  • 5篇广东省文物考...
  • 3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广东省农业厅
  • 2篇广西文物考古...
  • 1篇广东省农业管...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省博物馆

作者

  • 175篇向安强
  • 16篇郑庭义
  • 15篇张波
  • 15篇赖韦文
  • 13篇黄泽文
  • 12篇贾兵强
  • 11篇许喜文
  • 10篇左晓丽
  • 10篇张文绪
  • 8篇王新华
  • 7篇陈锦梅
  • 7篇梅畅
  • 6篇李思思
  • 6篇安宓
  • 6篇马骏
  • 6篇姜峥
  • 5篇王宇丰
  • 5篇林孝文
  • 5篇刘志华
  • 4篇薛小龙

传媒

  • 28篇农业考古
  • 17篇古今农业
  • 14篇广东农业科学
  • 11篇老区建设
  • 8篇企业经济
  • 7篇科技进步与对...
  • 7篇科学与管理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广西民族大学...
  • 6篇天津农业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史
  • 4篇西北人口
  • 2篇广西民族学院...
  • 2篇中国科技史料
  • 2篇作物学报
  • 2篇福建林业科技
  • 2篇继续教育研究
  • 2篇社会工作
  • 1篇自然科学史研...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5篇2015
  • 20篇2014
  • 8篇2013
  • 14篇2012
  • 8篇2011
  • 15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11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古发现广东古栽培稻品名的商业利用
2010年
考古发现的广东古栽培稻有英徳牛栏洞水稻硅酸体、曲江石峡古栽培稻、封开旧屋后山古栽培稻、龙川坪头岭古栽培稻、高明古椰古栽培稻和高州亚公山古栽培稻等。这些珍贵的古栽培稻品种,除历史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品牌命名和旅游开发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两大主题。
刘志华郑庭义陈友订向安强
关键词:考古古栽培稻
“代耕农”问题理论模型构建及其运行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代耕农"这一群体受到各方的压力,也开始出现许多问题。在国内外理论研究中很少有关于"代耕农"问题的理论,更多是与人口迁移流动理论相关。针对"代耕农"问题,构建"球体互动模型",结合实际案例试分析"代耕农"问题的产生过程及发展趋势,包括四个阶段:原始状态、改革开放时期、冲突诱发期、冲突爆发期/缓和期,并基于"球体互动模型"提出解决思路,包括:密度降低化、地域扩大化、彻底修改技术曲线。
向安强姜国兵
关键词:代耕农滤膜
浅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中山市南朗和大涌镇稻田养鸭为例被引量:7
2009年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稻田养鸭就是其中一种特色鲜明、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其为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今后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向、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旅游业发展的持续高涨等,中国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现了很多的困难,保护与利用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本文通过对中山市南朗镇及大涌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稻田养鸭进行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其长久可持续保护与利用。
向安强卢锶敏李思思
关键词:稻田养鸭
浮选法的启发:淘金法在冶金考古田野发掘中的应用——以环珠江口先秦冶金考古为例
2010年
把淘金法和"水选法"移植到冶金考古田野发掘中,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具有可行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以环珠江口地区的先秦冶金考古为例,阐述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冶金考古的田野发掘工作中,对中国冶金技术起源与发展的深入研究,可提供更多实用的考古分析材料.
向安强
关键词:冶金考古
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代耕农”及其相关问题透析——以广东省开平市长沙区民强大队“代耕农”为中心被引量:2
2013年
"代耕农"是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是游离于城乡之间的"编外农民"。通过开平长沙民强大队的"代耕农"现象,呈现其社会景况与社会贡献,透视其面临的入户、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系列问题与困境,剖析其生存困境的深层原因,提出"代耕农"问题与困境的制度性破解方略。希望社会各界对"代耕农"的出路予以关注和思考,妥善解决"代耕农"问题。
向安强吴惠萍马骏
关键词:代耕农农业流动人口珠三角
传统孝道在建设新农村和谐家庭中的作用与重构被引量:3
2009年
在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精华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建设新农村和谐农村这一现实需求,我们提出现代孝道必须重构:孝道要从注重外在仪式转变为注重内心敬爱、倡导"慈孝并重"的平等观、并实现物质赡养向精神赡养的转变。
向安强苏时乐郑庭义李思思
关键词:孝道精神赡养
台湾原始稻作农业形态探研被引量:3
1999年
在台湾历史上,稻作和蔗糖生产并称为“台湾经济的两大支柱”,享有极高的声誉。台湾素有“米仑”之称,是我国主要产米区之一。本文对远古至清初的台湾原始稻作农业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台湾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直至明末清初,台湾土著仍然生活在一种独具特色的原始社会之中。台湾稻作农业至迟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7世纪初叶,荷人治台,既奖励大陆汉人移民开垦土地,又教化蒙昧土著,使其从事定居农耕,是为台湾稻作的发展时期;继之,郑成功入台,采取“寓兵于农”政策,积极开垦荒地,始奠定台湾稻作农业发展的根基;清朝前期,台湾稻作进一步发展,但台湾番族的稻作形态仍较原始,耕作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其中的“野番”和“生番”,稻作农业或无或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
向安强
关键词:农业形态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长效机制的建构被引量:2
2009年
如何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长效机制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课题。联系新农村建设的时代需要,从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流动转移情况出发,立足当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职能的相关管理学理论,分析并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张贻发吴棉棉向安强陈锦梅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
再论农业区域化管理——兼谈“农业特区”的构想被引量:3
2005年
我们曾将农业区域化管理概念引入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并对之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将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从中西方土地发展史的比较入手,说明“三农”问题成因以及农业区域化管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三农”层面进一步阐释农业区域化管理的理念;进而提出“农业特区”的构想。
向安强汪家政龚慧
论农科教整合与操作系统
2003年
农科教结合是新世纪农村工作的主题和农村发展目标。分别就农科教整合系统和农科教操作系统展开了讨论,并强调指出农科教整合与操作系统理论对我国实施农科教结合有指导意义和作用。
王新华杨永忠左小丽王水清向安强
关键词:农科教结合农业经济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