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恒松

作品数:38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动力工程及工...
  • 9篇文化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海藻
  • 7篇生物质
  • 7篇流化
  • 7篇流化床
  • 6篇燃烧
  • 6篇教学
  • 5篇工程热力学
  • 5篇除尘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清灰
  • 3篇热解
  • 3篇摩托
  • 3篇摩托车
  • 3篇颗粒层除尘器
  • 3篇课程
  • 3篇减震
  • 3篇减震器
  • 3篇除尘器
  • 3篇值模拟
  • 2篇单颗粒

机构

  • 36篇江苏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市节能监...
  • 1篇江苏明星减震...
  • 1篇中机国能电力...

作者

  • 37篇吉恒松
  • 24篇王谦
  • 11篇王爽
  • 9篇何志霞
  • 7篇王助良
  • 6篇姜秀民
  • 5篇颜学升
  • 5篇仲敏波
  • 4篇韩新月
  • 4篇成珊
  • 4篇徐姗楠
  • 3篇单春贤
  • 3篇屈健
  • 3篇郭泽宇
  • 3篇张敏
  • 2篇邵霞
  • 2篇张州榕
  • 2篇张程程
  • 2篇刘庆
  • 2篇柏金

传媒

  • 7篇科技创新导报
  • 4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小型内燃机与...
  • 2篇广州化工
  • 2篇锅炉技术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矿山机械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上海节能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江苏省工程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颗粒层除尘器除尘区压降研究
2008年
介绍了新型颗粒层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工作过程和特点。根据积灰密度定义导出了除尘器标准工作状态和过渡状态下的除尘区压降公式,为合理选择风机等配套设施和确定清灰方案提供了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除尘器压降稳定,除尘过程是一个准稳态过程。
吉恒松王助良仲敏波
关键词:颗粒层除尘器压降除尘清灰
基于感应加热的生物质气化制氢试验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感应加热原理,设计并建立了基于感应加热的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制氢试验装置,从反应器内部为生物质气化过程提供热量,实现了准确控温下的生物质气化制氢。以稻壳为生物质原料,水蒸气和空气为气化剂,进行了生物质气化制氢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蒸汽与生物质的质量比(S/B)、当量比(ER)对产物气成分和产氢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气化温度在800℃时,H2体积分数随着S/B增大或ER减小而升高,H2产率在S/B为1.5或ER为0.22存在最大值。在温度为950℃、S/B为1.5、ER为0.22时,H2体积分数和产率同时达到最大值35.47%和78.22 g/kg。
吉恒松王谦成珊何志霞王爽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制氢流化床
“工程热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建设与思考被引量:6
2019年
本文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工程热力学”为例,探讨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团队对网络课程的建设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思考新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优缺点,为完善网络教学方法及优化学生在线学习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为打造高校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而努力。
柏金王谦吉恒松刘涛
关键词:混合教学教学改革工程热力学
《太阳能利用》课程教学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太阳能利用》课程教学进行了思考。一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三是板书和多媒体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四是不断创新学习,提高自身知识储备。
仲敏波吉恒松宋新南
关键词:太阳能利用教学
柴油机燃油喷射与燃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王谦何志霞潘剑锋吉恒松屈健王平刘涛刘庆李德桃
柴油机广泛应用于商用汽车、载重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发电设备、船舶、国防装备等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配套产品性能。进一步节能和降低排放对柴油机研发提出了挑战,其核心理论和核心技...
关键词:
关键词: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燃烧系统
《工程热力学》“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工程热力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凸显的在线学习和线下交流讨论的优势,研究设计了《工程热力学》"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环节对应的微视频设计和制作、题库的建设、翻转课堂的构建、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全面考核方式的制定等,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最后,总结了基于"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工程热力学》课程特色。
韩新月吉恒松王谦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教学模式
车间湿帘降温系统热湿交换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根据空气降温增湿后对人体舒适性影响很小的特点,在某生产车间设计和安装了湿帘降温系统,通过空气和水在湿帘纸表面的传热传质特征,建立湿帘降温系统的降温增湿模型,系统测试表明,降温增湿模型能准确地反映空气通过湿帘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为湿帘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助良张敏颜学升吉恒松
关键词:湿帘空气调节增湿
海藻类生物质减排CO_2的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CO2减排已经成为全球热点问题,而生物CO2固定技术被认为是符合自然界循环和节省能源的理想方式。海藻作为一种不占用耕地的生物质,其种类繁多,生长周期短,相比陆上生物质能真正实现短时期内的CO2零排放。通过对海藻类生物质一年周期生物固碳的计算,看出其减排CO2的潜力巨大,进而可考虑海藻培养与CO2排放行业实现共建,为我们提供CO2减排一种新思路。
王爽任庚坡王谦吉恒松史俊飙
关键词:CO2减排海藻
摩托车液压前叉减震器气柱力的计算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对摩托车液压前叉减震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前叉管上部密闭空间气体热力学的模型,详细介绍了基于综合反力的气柱力计算方法,给出了减震器结构参数、空气柱体积、气柱力与注油量之间的关系,并与实验测得的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摩托车液压前叉减震器气柱力与空气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基本遵循理想气体多变过程的变化规律,且多变指数n=1-1.05,在实际计算中可以将气柱力的变化过程看作等温过程(即n=1)。
单春贤仲敏波吉恒松邵霞刘爱红
关键词:减震器注油量
焦炉装煤烟尘治理方案的探讨被引量:4
2005年
焦炉装煤烟尘含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袋式除尘器的使用,消除了烟尘的污染,但因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操作复杂,难以得到快速、广泛的推广。根据实验结果和已有应用情况,本文推荐了三相流化床除尘装置和颗粒层除尘器,它们可用于焦炉装煤烟尘治理,其投资和运行费用会大大降低。
王助良吉恒松颜学升陈金玉
关键词:焦炉装煤烟尘治理除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