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淑斌
-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更多>>
- 发文基金:漳州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中西文化对“得体”认识的异同——以汉语修辞学和当代英语语用学为视角
- 2009年
- 无论是汉语修辞学还是当代英语语用学,都将"得体"视为最高原则。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言语的得体性是相对的,有特定的文化特点。中国文化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合"礼"就是得体的,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个人主义,在言语行为的具体表现上也就处处体现这种价值观。这并不影响中西方对得体的共同认识,差异只是表面,只要交际双方能做到得体就能确保交际顺利进行。
- 叶淑斌
- 关键词:得体汉语修辞学文化特性儒家思想个人主义
- 关于课外阅读策略与成绩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补充,而课外阅读策略的使用对阅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以福建省漳州师范学院06级英语本科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面谈的调查方式,了解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其与阅读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阅读成绩与阅读策略使用存在明显关联。希望借此引起广大师生对课外阅读策略的关注,并在教学上采取有效的策略训练对策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成绩和阅读能力。
- 叶淑斌
-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
-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文化缺失现象的思考——外语教育改革中之文化教育被引量:6
- 2005年
- 由于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缺失严重,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累累出现“文化休克”或“中国文化失语症”等现象,因此不能达到真正有效的交流。本文试图针对以上两种现象,分析其成因及危害性,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其目的是呼吁高校外语教育不仅要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更不可忽视母语文化的保持与传播。
- 叶淑斌
- 关键词:文化缺失文化教育
- 论语言教学与培养批判性思维相结合的可行性被引量:2
- 2012年
-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却一直比较薄弱。由于外语语言专业学习的特殊性,我们认为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改革教学方法,实践以学科教学为依托,采用问问题的形式教学,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可操作的,这样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 叶淑斌
- 关键词:语言教学可行性
- 语用原则述评:跨文化交际观
- 语用学是语言学中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语用学研究课题很多,其中语用原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研究课题。格赖斯1967年提出“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学说,旨在说明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如何相互合作和如何获取表达者的话语意图。格赖斯的...
- 叶淑斌
-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原则跨文化交际观格赖斯
- 文献传递
- 模糊语言在教师评价语中的运用与功能被引量:1
- 2011年
- 教师课堂评价性语言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讲究语言表达的艺术。模糊语言以其自身的含蓄,委婉,灵活等修辞功能在交际中具有:礼貌客气,委婉含蓄,保护面子等潜在的交际功能。在教师的评价语中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有助于评价语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 叶淑斌
- 关键词:模糊语言委婉含蓄
- 合作与协调——评对格赖斯合作原则的质疑被引量:1
- 2004年
- 通过评论三大语用原则对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的质疑,我们认为他们都忽略了格赖斯对“目的”的重视,话语的数量取决于说话者的现实目的。在逻辑评论的基础上,可以认为人类的交际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协调行为。
- 叶淑斌
- 论英语教育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有机结合——谈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结合模式被引量:4
- 2012年
-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始终令人担忧。要改变这种现象,可以利用外语语言专业学习的特殊性,通过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有机结合,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语言基本技能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将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语言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是理想的教学模式。
- 叶淑斌
-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语言技能思维
- 论言语行为得体性的文化标准被引量:7
- 2005年
- 文化制约影响着语言,中西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造成英汉语在言语行为是否礼貌得体方面有其各自的一套礼貌准则和策略及衡量标准。本文通过分析英汉语对“邀请”、“恭维”这两种言语行为实现模式的差异,指出造成差异的文化根源,并进一步证实面子理论与礼貌原则对解释跨文化语用差异的局限性。
- 叶淑斌
- 关键词:文化差异礼貌理论
- 语用推理与话语的理解被引量:6
- 2004年
- 语用学旨在解释听话人如何理解话语的意图。格赖斯和斯波伯及威尔逊都主张靠语用推理。但是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是从社交语用角度出发,建立在合作原则基础上的推理;斯波伯及威尔逊是从认知角度出发,以大脑中的演绎为基础的推理。本文通过分析这两大不同的语用推理模式,使我们更好理解话语。并且,通过对比指出他们各自的不足,以促使后来学者积极探讨这个课题。
- 叶淑斌
- 关键词:语用推理会话含义话语理解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