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文英

作品数:22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全球治理
  • 3篇政治
  • 2篇道德
  • 2篇视域
  • 2篇视阈
  • 2篇思想政治
  • 2篇太虚
  • 2篇主义
  • 2篇教育
  • 2篇高校
  • 2篇一带一路
  • 1篇大学校园
  • 1篇道德教育
  • 1篇道德信仰
  • 1篇德教
  • 1篇第一资源
  • 1篇多边主义
  • 1篇信仰
  • 1篇渊源
  • 1篇园景

机构

  • 19篇南昌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电力职业...

作者

  • 19篇叶文英
  • 2篇刘德才
  • 2篇于龙海
  • 1篇杨柱才
  • 1篇胡晓加
  • 1篇孙凯
  • 1篇孟广磊
  • 1篇黄娟
  • 1篇林臻

传媒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江科学术研究
  • 1篇党政论坛
  • 1篇价值工程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求实
  • 1篇江西行政学院...
  • 1篇河北青年管理...
  • 1篇天水行政学院...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共云南省委...
  • 1篇江西电力职业...
  • 1篇中共南昌市委...
  • 1篇中共合肥市委...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4
  • 3篇2010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探析被引量:2
2014年
全球问题频发使全球治理兴起,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时间不长,自身的角色定位仍处于探索中。基于全球治理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现实国情,我们将从"被"治理者、应然与实然、身份定位三个角度探讨全球治理中中国地位的特殊性,并从提供新思维、坚持全球治理基本原则、推动全球治理公正化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多边主义者"的角色定位。
叶文英于龙海
关键词:全球治理多边主义
全球治理视域下“上海精神”的弘扬路径
2018年
从"上海五国"到"上海八国",从比什凯克、杜尚别、乌法、塔什干到阿斯塔纳再到青岛,习近平总书记不断赋予"上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济,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
叶文英陶志强
关键词:全球治理上海合作组织视域总书记
张载“性”概念之内涵探微被引量:5
2005年
“性”在张载的理论中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张载在对佛老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阐述其对“性”的理解。他认为,气之所以成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因为其固有之“性”,即“性”是“气”运动变化的根源。这种运动变化的能力,来自气内部固有的“二端”性质,“二端”相感是一切事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所以,“性”又是一切存在物的内在本质。人和物正是有其“性”,才不断地产生并变化着。“性”清通神妙,却是可以认识的。
叶文英杨柱才
关键词:太虚
新时代“绿色治理观”视域下江西实现绿色崛起的路径探究被引量:1
2018年
新时代“绿色治理观”包括: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领江西绿色崛起的不二法宝。江西应高度自觉以新时代“绿色治理观”为根本思想遵循,正视自身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禀赋强省优势、生态农业大省优势、区位要素显著优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优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现绿色崛起。
叶文英陶志强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社会建设被引量:2
2007年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社会建设中,就是要纠正以经济增长衡量社会进步的偏颇,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真正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与人的主观目的的统一。
刘德才叶文英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人才思想探析被引量:3
2018年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人才从来都是一个国家持续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是一个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曾在多个不同重要场合阐述了一系列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精准性的识才、爱才、聚才、育才、用才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人才是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抓手、是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基础上,赋予了新时代人才新的内涵。我们要高度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人才思想,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劲人才动力。
叶文英陶志强
关键词:第一资源
浅谈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目标及实施途径被引量:9
2004年
校园景观是校园中各种可见的、有形的文化特征,它显示在校园空间中,反映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价值趋向,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高校应重视校园景观的建设,高起点、高要求建设。
叶文英
关键词:校园景观
加强学生“三观”教育的思考被引量:1
2003年
加强当代学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新世纪的挑战,学校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育内容、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叶文英林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道德教育
“网络+课堂”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运用
2019年
网络教学开创了新的教育与学习环境,为日常教学提供了便利。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殊性,该课程在借助网络平台辅助教学时,对教师、学生、学校及网络教学平台等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网络+课堂”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上科学设计、精心安排,才能发挥这一模式的作用,达到教师、学生、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四方的预期成效,实现“多方互利”。
叶文英陶志强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模式
张载“性”论四题被引量:4
2006年
张载的“性”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主要集中在四个命题中:一是“合虚与气,有性之名”,这可以理解为张载给“性”下的定义;二是“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这是张载“性”论的主要特点;三是“性即天道”,这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张载“性”论中的体现;四是“性率天地”,这是张载人性学说的理论依据。
叶文英
关键词:太虚天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