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区云枝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卫生局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酸
  • 2篇乳酸菌
  • 2篇同源
  • 2篇同源重组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耐药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培养
  • 1篇血症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感染调查
  • 1篇诱导型耐药
  • 1篇支睾吸虫病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机构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8篇区云枝
  • 4篇刘春林
  • 3篇赵学峰
  • 3篇罗丽贞
  • 2篇关幼华
  • 1篇吴小洋
  • 1篇谢生富
  • 1篇蔡甜
  • 1篇黄德兵
  • 1篇吴贻敬
  • 1篇梁柏林
  • 1篇韩福郎
  • 1篇吴宝莲
  • 1篇金书林
  • 1篇周金凤
  • 1篇李健芳
  • 1篇陈梅

传媒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足患者合并感染中的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纳入159例糖尿病足患者(Wagner分级1~5),糖尿病足感染(DFI)组(n=75),非糖尿病足感染(NDFI)组(n=84),记录上述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59例糖尿病足患者中男性占64.2%,平均年龄(68.8±11.6)岁,平均糖尿病病程(9.6±7.4)年,HbA1C水平(7.0±3.9)%;溃疡病程(19.4± 15.0)天,溃疡部位以足趾多见(45.3%);Wagner分级法中以1~2级最多,占28.3% ~ 40.3%;并发症相关病变依次是周围神经病变(52.8%),下肢血管病变(30.8%),糖尿病肾病(20.1%);共检出9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0.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28.6%;革兰阴性杆菌占41.8%,以大肠埃希菌检出为主占22.0%;DFI组溃疡病程、HbA1c水平显著高于NDFI组(P<0.01),而年龄、糖尿病病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足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评估DFI患者病情时,有必要监测HbA1c水平,进行个体化治疗.
区云枝刘春林梁柏林吴宝莲
关键词:糖尿病足糖化血红蛋白
降钙素原在菌血症中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预测菌血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各科室首次初诊菌血症成人患者,记录初次血培养采集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PCT结果,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各炎症指标对菌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在研究期间,共纳入120例临床初诊菌血症成人患者,其中菌血症组有47例(39.2%),非菌血症组73例(60.8%)。菌血症组 WBC、NEU、PCT水平显著高于非菌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 预测菌血症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36(95%CI:0.767∽0.904),显著高于 WBC(0.676,95%CI:0.600∽0.792)、NEU(0.696,95%CI:0.617∽0.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 WBC 与 NEU 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 PCT 临界值为0.43 ng/mL时,基本排除菌血症(阴性预测值为94.7%);当PCT最佳临界值为2.27 ng/mL时,其诊断菌血症的灵敏度为74.47%,特异度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84.0%。结论相比 WBC、NEU,PCT 在预测菌血症时显示出更好的价值,而且PCT检测时间短,可以为临床提供快速诊断,指导早期经验用药。
区云枝刘春林邱铨陈艺莹李健芳
关键词:血培养菌血症降钙素原ROC曲线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免疫球蛋白E测定筛查华支睾吸虫病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与免疫球蛋白E(IgE)在华支睾吸虫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筛查华支睾吸虫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共有66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与53例健康对照者入选,检测血清IgE水平、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量(Hb)、Eos,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华支睾吸虫病诊断的统计模型,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统计模型的诊断效能和临界值。结果 Eos与IgE华支睾吸虫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与H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s和IgE联合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明显高于IgE的0.814和Eos的0.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回归方程P=1/[1+e-(-2.374+6.062Eos+0.006IgE)],当临界值为0.16,其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性为30.2%,阳性预测值为64.1%,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联合Eos和IgE检测有助于提高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一指标的检测,而且可以排除部分真阴性标本,对降低劳动力、节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区云枝刘春林谢生富吴小洋吴贻敬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E华支睾吸虫病LOGISTIC模型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乳酸菌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010年
【目的】构建乳酸菌同源重组载体,实现外源基因在乳酸菌中的整合型表达。【方法】根据乳酸菌L.lactis MG1363全基因组中Thy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乳酸菌基因组中ThyA基因起始密码上游及终止密码下游约1000bp的基因序列,将获得的目的基因依次克隆至载体pMUTIN4中,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的条带,以双酶切技术、DNA测序予以确证。【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目的基因成功扩增,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同源重组载体pThyA-up-down。【结论】乳酸菌同源重组载体pThyA-up-down为实现外源基因在乳酸菌中的非抗性、整合型表达奠定了基础。
赵学峰罗丽贞区云枝
关键词:乳酸菌同源重组
多重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调查及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分布、耐药特点以及产碳青霉烯酶表型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该院分离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菌株及病例。采用纸片扩散法(K-B 法)进行药敏试验,改良 Hodge 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初筛,初筛阳性菌株应用2-巯基丙酸协同法进一步检测金属酶。结果在研究期间,共纳入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250株,鲍曼不动杆菌132株。菌株标本类型以痰液(55.5%)为主,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20.9%)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测试药物敏感性较好,均大于70%以上,对 IPM 和 MEM 耐药率较低分别为8.5%、9.5%,然而鲍曼不动杆菌对测试药物耐药率较高达35.2%~77.4%,对 IPM 和 MEM 耐药率分别为35.2%、39.1%。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生率要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44.7%和24.0%;9.1%和2.8%。40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酶初筛阳性11株占27.5%,金属酶表型阳性2株占18.2%;49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初筛阳性37株占75.5%,金属酶表型阳性1株占2.7%。结论该院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不同耐药性,应加强监测。产碳青霉烯酶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主要机制之一。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较低。
区云枝刘春林韩福郎黄德兵关幼华
关键词: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
乳酸菌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乳酸菌同源重组载体,实现外源基因在乳酸菌中的整合型表达。方法:根据乳酸菌L.lactisMG1363全基因组中Thy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乳酸菌基因组中ThyA基因起始密码上游及终止密码下游约1000bp的基因序列,将获得的目的基因依次克隆至载体pMUTIN4中,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的条带,以双酶切技术、DNA测序予以确证。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目的基因成功扩增,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同源重组载体pThyA-up-down。结论:乳酸菌同源重组载体pThyA-up-down为实现外源基因在乳酸菌中的非抗性、整合型表达奠定了基础。
赵学峰罗丽贞区云枝
关键词:乳酸菌同源重组
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检测及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检测自然流产患者体内封闭抗体(BA)水平,观察应用淋巴细胞疗法后的受孕率与成功分娩率,为临床治疗自然流产积累数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486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治疗前BA水平,选择 BA阴性者用分离的配偶淋巴细胞进行皮内注射免疫治疗,治疗结束后复查BA,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486例患者治疗前BA阳性率为12.1%(59/486),其中132例BA阴性者经淋巴细胞免疫治疗3次治疗后共转阳103例,治疗1、2、3、4次后的合计转阳率分别为7.5%、39.4%、74.2%和77.8%。经过免疫治疗后,BA转阳患者的受孕成功率和成功分娩率分别为100.0%和79.6%,4次治疗后BA维持阴性患者的受孕率和成功分娩率分别为75.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能使BA显著转阳,且能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成功分娩率,分娩后的母婴之间并未见明显不适或其他副作用。
赵学峰金书林蔡甜罗丽贞区云枝
关键词:流产抗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检测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为临床医生正确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方法检测葡萄球菌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按照CLSI/NCCLS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情况。结果 152株葡萄球菌中有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7株)呈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其中31株D-试验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7株),检出率分别为45.2%、45.9%,其他药敏表型未检出D-试验阳性菌株。结论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发生率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应常规进行D-试验,报道克林霉素诱导型结果,为临床医生正确用药提供依据。
关幼华周金凤陈梅区云枝
关键词:葡萄球菌属红霉素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