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怡敏

作品数:69 被引量:44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心肌
  • 20篇缺血
  • 18篇心肌缺血
  • 15篇再灌注
  • 14篇银杏酮酯
  • 13篇缺血再灌注
  • 13篇灌注
  • 10篇心肌缺血再灌
  • 10篇心肌缺血再灌...
  • 9篇再灌注损伤
  • 9篇灌注损伤
  • 7篇中医
  • 7篇教学
  • 6篇生理学
  • 6篇缺血再灌注损...
  • 6篇脉图
  • 6篇课程
  • 6篇急性心肌缺血
  • 5篇动物
  • 5篇动物实验

机构

  • 68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体育学院
  • 3篇浙江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大连经济技术...
  • 1篇上海上药杏灵...

作者

  • 69篇包怡敏
  • 23篇张志雄
  • 22篇许家佗
  • 15篇张志枫
  • 13篇王星禹
  • 13篇刘爱华
  • 9篇屠立平
  • 9篇赵妍
  • 8篇夏趁意
  • 8篇徐颖
  • 6篇李梅
  • 6篇孙鸿杰
  • 5篇费兆馥
  • 5篇崔骥
  • 5篇李云
  • 5篇宁可
  • 4篇黄景斌
  • 4篇董献文
  • 4篇崔龙涛
  • 3篇李蕾

传媒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上海中医药杂...
  • 5篇中国中医基础...
  • 5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中医教育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蓝牙脉诊手环及脉搏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牙脉诊手环及脉搏数据传输方法,属于脉搏诊断技术领域;蓝牙脉诊手环包括:采集单元和蓝牙传输单元;蓝牙传输单元进一步包括信息获取模块和传输模块;方法包括:步骤S1,蓝牙脉诊手环实时采集佩戴者的脉搏数据;步骤...
许家佗崔骥屠立平张志枫包怡敏崔龙涛黄景斌
文献传递
迷走神经在电针提高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室颤阈中的作用被引量:17
2000年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 VFT降低的影响 ,分析探讨迷走神经在电针提高 VFT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结扎兔冠脉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 ,观察比较对照组、电针组、切断迷走神经组等室颤阈值、血浆 c AMP、c GMP,并对其心率变异频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显示电针能明显提高缺血心肌的 VFT(P<0 .0 5 ,P<0 .0 1) ;切断迷走神经后 ,电针的这一作用消失 (P<0 .0 5 ,P<0 .0 1) ;电针能明显降低血中 c AMP,提高 c GMP水平 ,调整 c AMP/ c GMP比值 (P<0 .0 5 ,P<0 .0 1) ;稳定心率总变异 (TV) ,降低 L F/ HF比值 (P<0 .0 5 ,P<0 .0 1)。结论 电针能提高缺血心肌的VFT,这一作用是通过调节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张力及其均衡性进行的 ,迷走神经在电针提高缺血心肌
张志雄包怡敏郁礼兴林秀凤沈蓉蔡承妹
关键词:急性心肌缺血迷走神经电针疗法
基于“寸口”脉搏波测控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模式探索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寸口"脉搏波测控观察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对机体功能的影响,探索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测控的体外循环有效搏动灌注模式。方法将40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20例和非搏动灌注组20例,体外循环方法分别采用搏动灌注法和非搏动灌注法;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寸口"脉搏波波形;手术前后检测血液乳酸脱氢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尿酸,术中血乳酸、尿量,以及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结束后2 h(T2)、体外循环结束后24 h(T3)血液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等指标。结果 20例搏动灌注患者"寸口"均检测到脉搏波(单峰波、双峰波、三峰波),20例非搏动灌注患者"寸口"未能检测到脉搏波;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乳酸脱氢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尿酸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搏动灌注组术中乳酸水平明显低于非搏动灌注组(P<0.05),单位时间尿量明显多于非搏动灌注组(P<0.01);两组患者T1、T2、T3三个时间节点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搏动灌注对改善体外循环患者肾血流灌注及机体缺氧状况有一定的优势;患者"寸口"可检测到单峰、双峰、三峰脉搏波,提示搏动血流能量能有效传递到外周血管,通过一定的优化设计;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测控的体外循环有效搏动灌注模式具有可行性。
郭喆千张志枫许家佗屠立平李欣郭震史美育千英信包怡敏
关键词:体外循环搏动灌注
一种蓝牙脉诊手环及脉搏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牙脉诊手环及脉搏数据传输方法,属于脉搏诊断技术领域;蓝牙脉诊手环包括:采集单元和蓝牙传输单元;蓝牙传输单元进一步包括信息获取模块和传输模块;方法包括:步骤S1,蓝牙脉诊手环实时采集佩戴者的脉搏数据;步骤...
许家佗崔骥屠立平张志枫包怡敏崔龙涛黄景斌
从两门医学基础课的实践探讨整合性课程建设之路被引量:7
2014年
整合性课程教学已经发展成为医学教育的主要课程教学模式。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在相继开展了生理科学综合实验和正常人体学两门整合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后,体会到整合课程的建设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教学内容的适当取舍和整合,顶层设计是课程改革的保障,师资培训是课程建设的关键。
包怡敏束伟夏趁意董献文赵妍张志雄
关键词:课程整合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医学教学
急性运动性疲劳脉图评价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建立急性运动性疲劳脉图评价方法和指标的实验依据。方法:对34名健康大学生应用功率自行车进行力竭运动造模,同步连续监测心肺功能;分别于运动前后检测血压、脉图、血乳酸(LA)指标,并设计应"用运动性疲劳主客观评分表",包括自我感觉疲劳程度(RPE)和客观症状评分两部分,对运动状况进行评价和记录。结果:受试者在负荷运动10min左右耗氧量(VO2)、呼吸商(RER)与心率(HR)达到平台期;运动造模后,RPE均数为16.79,LA/RPE均值37.13;与造模前比较,造模运动后血LA显著升高(P<0.01),收缩压(SBP)显著降低(P<0.01),脉图重搏前波h3、降中峡h4均显著降低(P<0.01),w/t则显著增大(P<0.01),最佳脉压(Pm)显著降低(P<0.01)、脉图生物龄(PY)明显增大(P<0.05),较日历年龄增大显著(P<0.01)。结论:脉图可以客观、有效地评价急性运动性疲劳状态;脉图的h3降低、h4降低、w/t增大、Pm降低、PY增大可作为急性运动性疲劳的脉图主要评价参数和依据。
包怡敏许家佗费兆馥孙鸿杰陆耀飞龚博敏任宏福
关键词:脉图力竭运动
三七总皂苷抗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对心肌自噬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探讨其对心肌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三七总皂苷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恢复血流灌注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含量和心肌组织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LC3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降低趋势(P<0.05),血清肌钙蛋白(cTnT)含量明显升高(P<0.0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的含量也有明显升高(P<0.05);而使用三七总皂苷预处理后,明显改善MIRI大鼠心肌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的趋势(P<0.05),cTnT含量也明显下降(P<0.05);此外PNS预处理后抑制了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II的表达,增加了P6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有效改善因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心肌组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自噬有关。
王飘郑晴胡婷张海银许言午包怡敏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三七总皂苷自噬
银杏酮酯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引发心律失常及自由基变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GBE50)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L/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BE50低、中、高剂量组,丹参组和地尔硫卓组。进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各组均平衡灌注15 min,停灌造成全心缺血30 min,再复灌40 min。观察药物对各组大鼠心律失常,心肌组织与冠脉流出液SOD活性、MDA含量以及心肌组织LDH含量的影响。结果:GBE50能够降低室颤的发生率,部分缩短室颤的持续时间。GBE50用药组心肌组织和冠脉流出液中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心肌MDA、LDH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GBE50可明显减少I/R引起的心律失常,减轻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减少自由基生成有关。
包怡敏张志雄李云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银杏酮酯心律失常
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室颤阈值的影响及其与血钾、血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观察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室颤阈值(VFT)的影响及其与血钾、血镁的关系。方法 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家兔模型,用电刺激心肌获取VFT,观察电针对VFT及血K+、血Mg2+的影响。结果 冠脉结扎后VFT明显降低(P<0.01,P<0.001),并出现一过性低血钾;电针组VFT降低不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同时也出现低血钾现象。结论 电针有明显提高急性心肌缺血早期VFT的作用,此作用并非由于消除了急性心肌缺血早期交感-儿茶酚胺兴奋导致的一过性低血钾的缘故,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的。
包怡敏张志雄郁礼兴蔡承妹郭瑞新
关键词:心肌缺血室颤阈值电针疗法
生理学理论知识与科学家案例融合的德育研究
<正>为了适应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新常态,解决医学专业课程中德育渗透的难题。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研室根据学科特点,利用上海市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中的教师夜间答疑作为课程德育渗透的延伸平台,充分发挥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自...
夏趁意徐颖董献文赵妍包怡敏束伟徐明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