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萍
- 作品数:20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MLST分型在2011-2012年上海地区动物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应用
- [目的]为对上海地区动物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并研究各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对上海地区的动物源性食品进行抽样调查,采用国标方法对样品菌株分离,利用MLST分型...
- 刘萍萍王少辉赵秋华李蓓蓓邵东华史子学魏建超马志永
- 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鼠尾静脉注射固定装置,其包括一具有盖体和笼体的鼠容器,该盖体上设有一尾部穿出孔,该笼体上设有数个通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该笼体上设置数个通气孔,节省了该固定装置的制作工序和成本。另外,该鼠尾静脉注...
- 马志永史子学魏建超邵东华王少辉李蓓蓓赵凡凡沈强张书萧刘喆蒋春英刘萍萍姚建楠杨传定
- 文献传递
- 上海市闵行区猪场中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为了解上海地区猪场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流行情况,采用增菌、选择性培养基筛选、PCR和血清型鉴定方法分离鉴定大肠杆菌O157:H7,然后利用PCR方法检测菌株的毒力因子,应用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上海地区不同猪场的280份样品分离得到2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检出率为0.71%,生化试验表明该菌株与大多数O157:H7特性相同。毒力因子检测表明,其中1株携带志贺毒素基因stx1和紧密素基因eae,而另株分离株仅检测出毒力基因eae。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这2株大肠杆菌O157:H7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24种抗生素有多重耐药性,耐药率为62.5%。因此,大肠杆菌O157:H7在闵行区的猪群中存在,且具有多重耐药性,提示应关注畜牧养殖业中抗生素的科学使用。
- 赵秋华王少辉刘萍萍姚建楠李颖利李蓓蓓邵东华史子学魏建超马志永
-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H7毒力基因
- 日本血吸虫蛋白质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蛋白质,该蛋白质具有免疫原性,且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日本血吸虫蛋白质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血吸虫病的疫苗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日本血吸虫蛋白质,对血吸虫病有良好的免...
- 金亚美刘萍萍刘金明林矫矫
-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分子分型及侵袭相关基因研究
- 本研究依据国家标准(GB/T4789.30-2008),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从上海市各大超市及菜市场的禽肉、畜肉、乳制品采集479份样品,分离得到34株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7.1%)。多重PCR血清型分型结果...
- 刘萍萍
- 关键词:血清型生物被膜MLST
- 文献传递
-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分型研究进展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和血清检测无严格特异性,为本病菌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现就目前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分型技术做具体比较分析。指明在实践中考虑到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可以将两种或多种检测分...
- 刘萍萍王少辉马志永
- 关键词:病原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基因分型
- 日本血吸虫蛋白质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蛋白质,该蛋白质具有免疫原性,且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日本血吸虫蛋白质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血吸虫病的疫苗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日本血吸虫蛋白质,对血吸虫病有良好的免...
- 金亚美刘萍萍刘金明林矫矫
- 文献传递
- 上海市动物源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流行病学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了解上海市动物源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在上海市不同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479份动物源性食品样品,依据国标方法进行菌株分离,并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血清型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测定。结果共分离鉴定34株单增李斯特菌,分离率为7.1%(34/47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的耐药率虽然不高,但日趋严重,对氨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最高(55.88%),林可霉素次之(41.18%)。血清型鉴定表明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以血清型1/2a(3a)型为主(76.47%),血清型1/2c(3c)次之(17.65%),而致病性强的血清型4b(4d、4e)仅占2.94%。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实验表明,所有的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被膜,其中76.47%(26/34)分离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微弱。上海市动物源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主要流行1/2a(3a)血清型,耐药率日趋严重,均可形成生物被膜。因此,应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监控。
- 王少辉刘萍萍魏建超邵东华史子学李蓓蓓马志永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性血清型生物被膜
-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分型研究进展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和血清检测无严格特异性,为本病菌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常规检测技术耗时长、灵敏度低、程序复杂、工作量大,就要求建立更灵敏,方便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现就目前分子...
- 刘萍萍王少辉马志永
- 文献传递
- 日本血吸虫幼虫巨大致死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及免疫效果分析
- 2011年
-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nicum)幼虫巨大致死基因(Lethal giant larvae)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RT-PCR分析SjLgL基因在S.japonnicum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SjLgL进行诱导表达,对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刺激免疫动物进行免疫保护试验,检测IL-4、IL-10、TNF-α和IFN-γ的变化。结果表明,SjLgL基因在S.japonnicum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成虫期略高于童虫,雄虫高于雌虫。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小鼠分别获得了22.34%的减虫率和55.49%的肝脏减卵率。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产生了特异性IgG抗体。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刺激免疫动物主要诱发产生Th1型的免疫应答。本实验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在小鼠体内可诱导产生部分免疫保护效果。
- 石艳丽刘萍萍杨云霞刘金明林矫矫宋铭忻金亚美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荧光实时定量PCR免疫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