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正畸牙移动中Osterix的表达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转录因子Osterix(Osx)的表达,初步探讨Osx与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即正畸加力0、3、6、12、24 h和3、5、7、14 d组,以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自身对照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使用自制的加力装置移动磨牙并制备组织标本。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性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Osx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Osx低表达,实验组于加力5 d时Osx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且张力区整体上比压力区阳性染色深。结论:正畸力作用下Osx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是正畸成骨的调控途径之一。
- 朱林李琥夏文倩刘翔陈文静邵胜林汤毅
- 关键词:OSTERIX牙移动牙周膜
- 不同骨面型成人颏部软组织厚度的CBCT初步研究
- 2014年
- 目的利用CBCT结合Dolphin Imaging 11.0软件对不同骨面型成人颏部软组织厚度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择拍摄CBCT影像的骨性Ⅰ类、骨性Ⅱ类、骨性Ⅲ类患者各20例,利用Dolphin Imaging 11.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对重建后的3D图像进行定位,建立三维参考系,定位硬组织颏前点(Po)、软组织颏前点(Pos)的三维坐标等,利用公式计算颏部软组织厚度即(Po-Pos)之间的距离及在各个坐标轴上的差异。结果颏部软组织厚度在骨性Ⅰ类、骨性Ⅱ类、骨性Ⅲ类的男、女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颏部软组织厚度计算数值在骨性Ⅰ类、骨性Ⅱ类、骨性Ⅲ类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但在三维坐标系中,硬组织颏前点Po(x1,y1,z1)在Z轴上骨性Ⅰ类与骨性Ⅱ类和骨性Ⅱ类与骨性Ⅲ类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X轴的线距上,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骨性Ⅱ类与骨性Ⅲ类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骨面型人群颏部软组织厚度在三维坐标系中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水平面上的差异,硬组织颏前点在冠状面上骨性Ⅰ类与骨性Ⅱ类和骨性Ⅱ类与骨性Ⅲ类间有一定的差异,这对正畸治疗的临床诊断、治疗计划的制定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熊莉李文艳陈文静侯伟刘翔林汤毅陈雪峰尹璐余新洲
- 关键词:骨面型厚度CBCT
- 微种植体颌骨植入区的CBCT测量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利用锥体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牙根间以及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侧植入的微种植体周围组织结构。方法收集34例患者的CBCT数据。上颌测量不同植入角度的颧牙槽嵴厚度及种植体与上颌牙合平面间的距离;下颌测量不同植入高度牙槽骨各部位的最小植入角度以及颊侧骨厚度。结果 1上颌距离牙合平面13~17 mm植入微种植体,植入角度为40°~75°,上颌颧牙槽嵴厚度为(4.7±0.3)^(8.1±0.1)mm。2在下颌不同的植入点中,距离牙合平面11 mm时植入角度应大于82°,距离牙合平面16 mm时,植入角度应大于51°;距离牙合平面11 mm时第二磨牙颊侧牙槽骨厚度最小,距离牙合平面16 mm时最大。3不同植入点中,以距离牙合平面16 mm植入时至下颌神经管上缘的平均距离最小,为(9.0±1.6)mm。结纶1为保证上颌颧牙槽嵴骨厚度至少6 mm且不触及上颌窦底壁,理想的植入位置为距离上颌牙合平面13~16 mm,植入角度55°~75°。2在第二磨牙近中根颊侧植入微种植体时,建议植入点与牙合平面距离大于12 mm,植入最小角度依不同植入点而异。
- 李文艳彭嘉琪林巍余新洲尹璐侯伟刘翔林汤毅陈文静
- 关键词:微种植体CBCT上颌窦下颌神经管
- 基于锥体束CT成像的成人安氏Ⅱ类颅颌面骨性结构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成像后研究分析安氏Ⅱ类颅面部的骨性结构特征。方法对40名成年人患者(对照组安氏I类20例,实验组安氏Ⅱ类20例)使用CBCT采集颅面部Dicom数据,使用Dolphin Imaging 11.0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选择描述颅面部骨性结构的22个点进行描记,对14个测量值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眶点、髁突顶点、下颌角点的不对称率呈现由上至下变大的趋势,安氏Ⅱ类的上颌磨牙宽度、下颌升支长度以及左右两侧下颌角点距离冠状面的距离相对安氏I类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氏Ⅱ类双侧下颌磨牙距冠状面的距离以及颏点的位置较安氏I类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BCT三维成像能有效分析颅面部骨组织的各项特征,本组安氏Ⅱ类患者的颅面部骨组织特征主要为下颌升支发育不足、下颌骨及颏部后缩以及下磨牙的远中移动。
- 夏文倩刘翔穆锦全朱林陈文静
- 关键词:锥体束CT
- 基于CBCT成像技术的颜面部不对称分类研究初探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分析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骨的三维形态特征以及其颜面部不对称的发生部位。方法对20例标准组及41例错畸形患者分别使用CBCT采集颅面部数据,使用Dol-phin11.0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选择上下颌骨的部分标记点进行不对称系数的测量。结果上颌骨不对称发生率为20.0%,下颌支不对称发生率为50.0%,下颌体不对称发生率为30.0%。安氏Ⅲ类组上颌骨不对称发生率为38.1%,下颌支不对称发生率为47.6%,下颌体不对称发生率为61.9%。安氏Ⅱ类组不对称发生率为20.0%,下颌支不对称发生率为50.0%,下颌体不对称发生率为35.0%。安氏Ⅲ类组中2例(9.5%)患者仅发生上颌不对称。结论颜面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形态异常,上颌骨不对称通常伴随着下颌骨的不对称,安氏Ⅲ类患者颜面部不对称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
- 刘翔夏文倩穆锦全朱林陈文静
- 关键词:锥体束CT
- 不同年龄段小鼠下颌前导后髁突骨骼改建差异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观测小鼠间歇性下颌前导后髁状突的形态学变化,比较不同年龄段的组织改建差异,为下颌前导的矫治时机和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 周龄和8 周龄BABL/c雌鼠上建立间歇性下颌前导模型,于下颌前导后的14 d和28 d取颞下颌关节标本行Trap染色、Godener三色染色、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技术来研究髁突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变化和骨骼形态学变化。结果:28 d时4 周龄组相对于28 d时8 周龄组,骨体积分数(BV/TV)和骨小梁厚度(TB.Th)减小,骨小梁间距(TB.Sp)增大(P<0.05)。骨小梁数量(TB.N)无明显差异(P>0.05)。14 d时4 周龄组相对于14 d时8 周龄组以及14 d时4 周龄组相对于28 d时4 周龄组,每视野中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数升高(P<0.05)。结论:小鼠导下颌向前与髁突骨骼改建有密切联系,不同年龄段差异显著。
- 王龙凤王冬玥郭舒瑜倪洁丽马俊青李琥邵胜林汤毅李媛侯伟刘翔
- 关键词:不同年龄
- 基于CBCT成像的成人安氏Ⅲ类颅颌面骨性不对称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使用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成像,在三维坐标系中研究安氏Ⅲ类骨性不对称的特征。方法使用CBCT采集41例成年人患者的颅面部数据,在Dolphin Imaging 11.0软件中建立三维坐标系,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骨性结构的标记点的坐标及不对称系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眶点、髁突定点、下颌角点的不对称系数呈现由上至下变大的趋势,颏下点的方差齐性检验有统计学差异,而眶点及前鼻嵴点的不对称系数在安氏Ⅰ类与安氏Ⅲ类的统计比较中,发现有显著差异(P<0.05)。安氏Ⅲ类患者的下颌骨比上颌骨不对称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颅面部骨性结构的不对称率呈由上至下逐渐加重的趋势。安氏Ⅲ类患者的颅面部硬组织并没有显示相对于安氏Ⅰ类对照组的不对称发生率上升。
- 刘翔陈文静
- 关键词:锥体束CT面部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