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
- 作品数:179 被引量:686H指数:16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Cu/Ti双层纳米电极高效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方法
- 一种Cu/Ti双层纳米电极高效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方法,步骤如下:1、取硝酸盐污染水,其中硝酸盐氮含量为25~100mg/L,硫酸钠含量0.1~1.0g/L;2、采用以石墨板为阴极,Ti板为阳极,制作Ti纳米电极,再以铜...
- 刘翔刘芳李淼
- 文献传递
- 石化废水稳定塘系统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
- 2009年
- 稳定塘是一种古老而又不断发展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目前在污水资源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如果稳定塘系统防渗处理不当,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在中石化西北某市石化公司稳定塘中试工程一年多运行过程中,研究了3种稳定塘工程不同防渗层的防渗效果,连续对取样井中下渗后污水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进而判断稳定塘系统对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渗效果优劣顺序是:红粘土机械压实>灰混土压实。污水下渗后水中TDS明显增大,平均浓度由1.2g·L-1增大到4.3g·L-1;包气带对COD、氨氮、石油烃、挥发酚、硫化物均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各污染物浓度分别减少了7.8%、24.1%、19.9%、35.3%、37.5%;氰化物浓度几乎不变。由于污水是经过二级生化处理的石化废水出水,其中的有机物大部分是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入含水层中将更难以去除,所以下渗对地下水污染风险最大的是污水中的有机物。此外,下渗使地下水水位上升从而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 刘巍刘翔徐康宁汪诚文
- 关键词:地下水防渗层土壤次生盐渍化
- 一株降解DDT的假单胞菌
- 一株降解DDT的假单胞菌,涉及一种降解DDT的假单胞菌。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假单胞菌菌株,可降解DDT,可应用于DDT污染物的生物强化处理,为降解DDT类有机氯杀虫剂提供帮助。本发明降解DDT的假单胞菌为假单胞菌12-3#,...
- 王继华刘翔牛佳辛佳宋北夏琳
- 文献传递
- 一种Ti纳米电极高效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方法
- 一种Ti纳米电极高效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方法,步骤如下:1、取硝酸盐污染水,其中硝酸盐氮含量为25~100mg/L,硫酸钠含量0.1~1.0g/L;2、采用以IrO<Sub>2</Sub>为辅助电极制作的Ti纳米电极为阴极...
- 李淼刘翔王乐乐丁国玉
- 文献传递
- 强化内分泌干扰物去除的人工复合土层处理系统
- 强化内分泌干扰物去除的人工复合土层处理系统,自上而下包括3层,依次为降解层、吸附层、过滤承托层,降解层填充介质为自然土壤、人工改良土壤或土壤与河沙混合得到的透气性土壤,强化内分泌干扰物的好氧降解;吸附层介质为对内分泌干扰...
- 刘翔姜鲁李建忠辛佳姜艳魏琼琼
- 水铝石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对硝酸盐的去除研究
- 硝酸盐是地下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广泛来源于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和新生儿蓝血症等,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1,2]。
- 李佳澄李淼杨旭王赛张菀刘翔
- 关键词:硝酸盐水铝石水污染形貌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增溶条件下菲的生物降解被引量:21
- 2003年
-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 80 (Tween 80 )对菲的溶解及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吐温 80促溶 ,菲在水中的溶解度有明显的提高。在与菲共同降解的过程中 ,吐温 80亦能作为碳源被降解微生物利用。但是 ,高浓度的吐温 80对菲的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 龙涛刘翔杨建刚余刚
- 关键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生物降解多环芳烃土壤污染生物修复
- 氮在土地处理系统中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及其数学模拟
- 刘翔
- 雄安新区城市水环境指标体系构建初探被引量:1
- 2021年
- 城市水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对雄安新区的水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总结前人成果经验及雄安新区的地域特点,从水环境本身特征和对社会民众的服务作用两个方面提出可用于城市水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水文、水质、水系结构、水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等五大类26项指标,并结合实际调研及相关标准导则设置了相应指标的合理阈值,全面讨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设置原则及计算方法。
- 李靖李淼曾思育汪诚文莫罹龚道孝董欣刘翔
-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指标体系
- 生物除磷过程厌氧释磷的代谢机理及其动力学分析被引量:47
- 2005年
- 运用充分曝气后的好氧末端活性污泥进行了厌氧释磷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释磷过程中VSS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MLSS及灰分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当微生物体内的糖原耗尽时,会引起厌氧吸收HAc及释磷过程的中断.得出ΔρPΔρPHB、ΔρGLYΔρPHB、ΔρPΔCOD、ΔρPHBΔCOD各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48、0.50、0.44、0.92.通过对厌氧吸收HAc及释磷动力学过程进行模拟,得到QHAc,max为164mg·g-1·h-1,QP,max为69.9mg·g-1·h-1,KGYL为0.005,KCOD为3mg·L-1.ΔρPΔCOD与溶液中pH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且得到了二者之间的线性方程.
- 豆俊峰罗固源刘翔
- 关键词:生物除磷厌氧释磷糖原PHB